世间与人皆形态万千
文/森风
昨晚,北京又下了一场大雨。我来北京后,已经经历了好几场大雨,我喜欢下雨后北京突然清爽而干净的天气,但是我不太喜欢雨后的回家路。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会有不同,明明都是从一片天空下落的水。南方的雨落在地上后,不会在地面停留过久的时间,几乎是在落下的那一刻就迅速地侵入地下,侵入土壤,即使一开始是落在柏油路上,也会顺着地势从高往低处流,而后在低处慢慢消失。我在南方几乎很少一大块或者一小块的积水,很难见到。屋顶上落下的雨,迅速地落在地上,渗入地表,然后消失不见,我小时候还以为这地底下有着一个渗透开关呢,一下雨就开,不下雨了就关。一夜过后,只要雨停了,第二天的地面除了有点湿湿的之外,是看不到任何积水的。
但是北方的雨,似乎完全不一样。我经历过石家庄的雨和北京的雨,哪怕是经过一夜的沉淀,第二天依旧能够看到沉积的水渍,或者称为水塘更贴切些,它们似乎无法漏到地底下去。于是,只要一下雨,小区外面的路就会变得非常难走。
小区外的路是一大条主路,柏油材质的,但是小区好像是五六十年代就修了,所以路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已经是斑驳不堪,年久失修了,处处都是坑坑洼洼。主路的两旁都是长高了的杂草,杂草下的土地是松散的泥巴,泥巴一遇到雨就会特别泥泞,形成好多个坑坑洼洼,产生一摊有一摊的积水。
我住的是一个特别大的小区,小区里的人和车都特别多,每天早上九点出门的时候,会有许多同行的上班族,还有一辆接着一辆的车子。主路不宽,最多能让两辆车同时通过,并排时,车与车之间贴特别近,甚至毫无缝隙,稍微一偏差便会产生摩擦。当两辆车同向行驶并排时或者反向行驶相遇时,行人便无路可走,走在半路的行人只能把自己蜷缩在泥泞不堪的泥路上,与杂草争位置,等车子驶过了,行人才能通行。
前几天,北京下了一场雨,下班回到家,走到小区外的主路上时,一眼望过去,路上已然湿漉漉的,只要稍微走得快一点,水滴就会溅到裤腿上,所以我必须走得很慢,尤其是当车辆行驶过来时,我甚至必须停下脚步等车子开过去,我才能小心翼翼地挪动步伐。
当时,天也有些黑了,我跟在一个男生的后面,踩着他走过的路,这样我走路时能够避免一些危险区域。刚走了几步,对面有一辆车开过来了,他看到有行人,就放慢了速度,慢慢地开过去了;我看到有车子,就停住了脚步,等车子慢慢地开过去了,我才开始走路,继续踩着前面男生的痕迹。
走到中途的时候,对面又有一辆车开过来了,我刚想停下脚步,突然听到一辆小电动车的声音,正与我同方向地朝小区大门行驶,我瞄了它一眼,眼看着它快要与那辆朝外开的车子擦肩而过,我和前面的男生静静地与杂草待在一块儿。等电动车过去了,那辆朝外开的车子突然加快了速度,轮胎摩擦地面,把主路上的水滴用力地往外甩。
“我草。”前面的男生狠狠地骂了一句。
“我靠。”我紧接着又骂了一句。被车子甩出来的水渍准确无误地冲向了我的裤脚,一阵凉意又准确地刺激了我小腿,真难过。
我带着不愉快的情绪一路放慢着脚步前行,走到了小区门口,幸好后面的路上再也没有遇到过车子。我走进小区,路过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子时,我突然心血来潮地用力踩了一下地面上的水渍,水溅到了车子的轮胎上,虽然在黑夜里看不出任何痕迹,但是我的心好像平衡了一点。
走远几步后,我回头对着轮胎,默默地道了个歉,并希望它不会是下一辆把水渍甩在我裤脚上的车。
行人终有一天会成为车内的人,而车内的人也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行人。
昨晚,北京又下了一场大雨。我来北京后,已经经历了好几场大雨,我喜欢下雨后北京突然清爽而干净的天气,但是我不太喜欢雨后的回家路。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会有不同,明明都是从一片天空下落的水。南方的雨落在地上后,不会在地面停留过久的时间,几乎是在落下的那一刻就迅速地侵入地下,侵入土壤,即使一开始是落在柏油路上,也会顺着地势从高往低处流,而后在低处慢慢消失。我在南方几乎很少一大块或者一小块的积水,很难见到。屋顶上落下的雨,迅速地落在地上,渗入地表,然后消失不见,我小时候还以为这地底下有着一个渗透开关呢,一下雨就开,不下雨了就关。一夜过后,只要雨停了,第二天的地面除了有点湿湿的之外,是看不到任何积水的。
但是北方的雨,似乎完全不一样。我经历过石家庄的雨和北京的雨,哪怕是经过一夜的沉淀,第二天依旧能够看到沉积的水渍,或者称为水塘更贴切些,它们似乎无法漏到地底下去。于是,只要一下雨,小区外面的路就会变得非常难走。
小区外的路是一大条主路,柏油材质的,但是小区好像是五六十年代就修了,所以路也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早已经是斑驳不堪,年久失修了,处处都是坑坑洼洼。主路的两旁都是长高了的杂草,杂草下的土地是松散的泥巴,泥巴一遇到雨就会特别泥泞,形成好多个坑坑洼洼,产生一摊有一摊的积水。
我住的是一个特别大的小区,小区里的人和车都特别多,每天早上九点出门的时候,会有许多同行的上班族,还有一辆接着一辆的车子。主路不宽,最多能让两辆车同时通过,并排时,车与车之间贴特别近,甚至毫无缝隙,稍微一偏差便会产生摩擦。当两辆车同向行驶并排时或者反向行驶相遇时,行人便无路可走,走在半路的行人只能把自己蜷缩在泥泞不堪的泥路上,与杂草争位置,等车子驶过了,行人才能通行。
前几天,北京下了一场雨,下班回到家,走到小区外的主路上时,一眼望过去,路上已然湿漉漉的,只要稍微走得快一点,水滴就会溅到裤腿上,所以我必须走得很慢,尤其是当车辆行驶过来时,我甚至必须停下脚步等车子开过去,我才能小心翼翼地挪动步伐。
当时,天也有些黑了,我跟在一个男生的后面,踩着他走过的路,这样我走路时能够避免一些危险区域。刚走了几步,对面有一辆车开过来了,他看到有行人,就放慢了速度,慢慢地开过去了;我看到有车子,就停住了脚步,等车子慢慢地开过去了,我才开始走路,继续踩着前面男生的痕迹。
走到中途的时候,对面又有一辆车开过来了,我刚想停下脚步,突然听到一辆小电动车的声音,正与我同方向地朝小区大门行驶,我瞄了它一眼,眼看着它快要与那辆朝外开的车子擦肩而过,我和前面的男生静静地与杂草待在一块儿。等电动车过去了,那辆朝外开的车子突然加快了速度,轮胎摩擦地面,把主路上的水滴用力地往外甩。
“我草。”前面的男生狠狠地骂了一句。
“我靠。”我紧接着又骂了一句。被车子甩出来的水渍准确无误地冲向了我的裤脚,一阵凉意又准确地刺激了我小腿,真难过。
我带着不愉快的情绪一路放慢着脚步前行,走到了小区门口,幸好后面的路上再也没有遇到过车子。我走进小区,路过一辆停在路边的车子时,我突然心血来潮地用力踩了一下地面上的水渍,水溅到了车子的轮胎上,虽然在黑夜里看不出任何痕迹,但是我的心好像平衡了一点。
走远几步后,我回头对着轮胎,默默地道了个歉,并希望它不会是下一辆把水渍甩在我裤脚上的车。
行人终有一天会成为车内的人,而车内的人也终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