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说话的朴树
去看了朴树的演唱会。为什么会想到去看,其实是之前心情不好的时候反复听反复听,大事发声,好好地之前的巡演都听了很多遍,就想戴上耳机让自己沉浸在音乐中,不去瞎想。
演唱会的歌我都听过,一开场的音乐我很喜欢,心情很好,但是唱到好好地时候,感觉自己就想起了之前听歌的心情。其实已经不觉得难过了,但是总是会不自觉变成之前听歌的心情。就比如现在听到林勾勾的编号89757那张专辑,就会回忆起当时初中住我姑姑家,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如果开门就会有风,会觉得这就是夏天。所以现在一听这些歌都觉得很美好。
朋友在一旁拍演唱会的视频,我以前第一次看也会这样,觉得好像要那相机记录什么才是来过,或者激动到给别人分享。其实之前录过的视频再也没看过,和别人分享,别人也未必能体会到你当下的心情。就自己享受就好,静静地欣赏。应该多去感受自己的心情,也许再次听朴树的歌会想起在无锡听演唱会的记忆。
回程的路上,和朋友聊到了未来。她是因为父母的执念,觉得公务员好,就全职考公近两年。我觉得完全没必要,她都不喜欢公务员体系,但是为了父母还是一直再考,自己胜负欲也很强,想要证明自己努力是有成果的。但我很不理解,为了自己的盲目胜负欲选择一条不喜欢的道路,我是接受不了。突然想到会不会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说法,不过都是一些选择罢了。比如不接受加班,但是如果是一份很喜欢的工作,可能也会选择加班,比如喜欢一个人,为了和ta在一起,也会选择迁就妥协。当开始选择的时候,都会让自己变得适应这一个选择。
我爸妈对我是散养的,并放任自由,他们起初也是希望我考公务员,但是我说我不想考,他们也没说什么。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不想强加我的愿望在他身上,他是独立的,他有自己的选择,他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现在开始有点理解为什么要生孩子,也许就是体验一下父为人父母的心情,或者是人的天性。虽然我给不了我孩子很优越的条件,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穷有穷的快乐。我也不想孩子背负大人的想法一直活着,根本没法感受生活的快乐。
不知道这样想会不会有点奇怪。我记得以前看电影版歌剧《悲惨世界》,看完后,感动的不行,觉得每个主角都很好,故事情节,以及歌剧都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当我正要为此悲花伤月的时候,和我一起看电影的几个朋友都表示,怎么那么难看,没意思。这是我第一次觉得我自己格格不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