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s a warrior.
万万没想到,对上一篇是在8月27日写的,正中灵魂最痛处。大概是写完就开始进入地狱式补资料的日子,然而皆是枉然。上个9月1日前后耗尽了所有精力,导致下半年难以进入状态,整天浑浑噩噩,最后发现一整年全部寄望没有pass,三人一同申请就我一个被刷下来,可谓晴天霹雳,万念俱灰。
年来万事灰人意,只有看山眼不枯。
However,当街迎风,涕泗横流,无论多少次,生活还是得过下去。坎儿跨不跨过去,总有一天得跨过去的,唉。Then keep going咯。(写着写着又眼湿湿了 ╥﹏╥ )
========怂怂的分割线========
连着一周疯狂宅煲电影,今天看了《猎凶风河谷》。
我一直觉得“鹰眼”在妇联里可谓废柴,but演员谜之好感。猩红女巫的演员从出场我就很喜欢,很喜欢她的眼珠颜色,浅蓝淡灰,晶莹剔透。但我忘了这部电影下载的时候是为了他俩。看到奥尔森所演的女FBI一个姑娘冒着大雪驾车而来,才醒起。
皑皑大地,风雪骤然来去,交通通讯严重滞后,一切看起来都是小城镇小case。所以只派了一个FBI出警,还是个年轻的姑娘。除了死者Natalie是印第安人,比较敏感,就是一桩普通的奸杀案。No,法医说甚至不是一桩谋杀,死者的直接死因是肺出血,肺部血块因空气温度太低而凝固。
故事像日常一样铺开,每一步都按部就班。就像片头,日常的捕食,狼觊觎着羊群——警官们一步一步追查凶手,都不需要抽丝剥茧,真相就在眼前。倏地一声枪响,恶狼倒地——杀机顿现,危险像大货车一样冲到我的眼前,火拼了接近半分钟,作为观众的我还没合上张大的嘴。
"But she was 18 and I chose to trust her.And I chose wrong."
Natalie的父亲面对FBI时咄咄逼人——甚至有点似目露凶光,提到惨死的女儿措词负气、语态刻薄。但当打开门,看见是男主时,神态一放松,悲伤没顶而至。此时此刻,只有过来人才能理解,才有资格安抚家属的痛。
这时候,他,作为受害者的父亲,和我,作为一名全程跟踪的观众,都以为这是一个不识自爱的女孩子。就像很多社会新闻,可能她仗着有几分姿色到处撩人,有人见色起义,可能她胸大无脑识错男人,甚至是滥交的恶果。
"Why did she say was?"
Natalie的弟弟出场时十足一个loser,终日不归家,与瘾君子厮混,同伴还嗨到持枪袭警。但他敏感地察觉女警问他姐姐的事情时用了“was“。一个过去式。
英语语法最浪漫,莫过于过去式用法。同一个字,加个ed,变一下型,何事秋风悲画扇。
"I won't bring him back.You have to know that."
十分欣赏和认同男主角最后对凶手的处置。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塘鹅峰前那一行目测最多不超过2公里的脚印,求生,频死,真是一条优秀的赎罪之路。
影片最后,两位丧女的父亲,两个大男人猫在秋千旁,像道听途说的八卦一样,谈论起那个据说逃脱的凶手——“with a whimper”,轻蔑而痛快。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就像在坍塌的隧道中找到了出口,余生注定不完整,但No one's missing.
Natalie光着脚在雪中跑了六英里(9.6公里)。
She's a warrior.
© 本文版权归 popplewell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