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西夏陵
走访西夏陵
有朋自远方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朋友忙完公干就要返回南方。朋友来访,我尽地主之谊,当晚宴罢,又约定明日陪他去走访西夏陵。次日天亮,秋雨朦朦,上午八点,我来了朋友下榻的酒店,租了辆轿车陪同朋友前往西夏陵。
汽车西行出城,雨也就停了,贺兰山黛色朦朦,大路旁杨柳青青。秋天是宁夏的好季节,田园瓜果飘香,原野百花绽放。唐朝名士韦蟾诗曰,“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贺兰山东麓的果园一个接一个,树上硕果累累。我请开车师傅在一个果园前停车,给朋友买了几斤果农刚采摘的红苹果,对朋友笑曰:“区区薄礼不成敬意,祝您平平安安。”
“好好,谢谢啦!”朋友很高兴,拿起个大苹果看了看,闻了闻,“好漂亮,好香!”
汽车在贺兰山下继续行驶……
千年之前,银川曾是西夏的都城,名曰兴庆府,从银川到西夏陵约有四十公里,坐落在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皇帝的陵寝及皇家墓群,还有众多的大臣贵族陪葬墓。
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冬十月,三十四岁的李元昊在庆兴府南郊筑坛祭天称帝,国号大夏,又称大白高国,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绵亘两万多里。到了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公元1044年),西夏与辽朝和宋朝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西夏历代皇帝实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周旋于北宋和辽朝之间,辽朝封西夏皇帝为夏国王,以示友好,北宋封西夏皇帝为夏国主,花钱买和平。
我和朋友来到西夏陵,购票走进陵园,首先参观了西夏博物馆,朋友对西夏文物兴趣盎然,看得很仔细,朋友看了西夏疆域模型图之后问我:“如此看来,现在宁夏的面积,没有过去西夏的疆域大。”
我说:“昔日,西夏疆域面积为83万平方公里,现在,宁夏的面积只有为6.64万多平方公里,也就是相当于西夏的京畿地区。”
我和朋友边说边走上博物馆二楼,朋友在西夏壁画《唐僧、孙悟空、白马取经图》前驻足,图中的唐僧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后面跟着是人身猴面牵着马的孙悟空,师徒二人正在崖边隔空向观音礼拜,马背的莲花座上驮是从西天取回的经卷,这是我国最早的唐僧取经图。
朋友感叹:“没想到千年之前西夏人就在讲述唐僧取经故事了,而且这幅壁画还告诉人们,唐僧取经路上的孙悟空并非杜撰,传说中的沙僧和猪八戒是后来者。”
我说:“西夏文化远比人们想象的多姿多彩。”
朋友边走边看,指着展柜内的瓷蒺藜问:“这是何物?”
我告诉朋友说:“这是西夏仿照宋朝火蒺藜制造的世界上最早的炸弹,内装火药和铁块,点燃引火线用抛石机或人抛出去,爆炸后,瓷蒺藜和铁块四散射出,杀伤敌方的人马。”
朋友惊讶:“这么厉害!”朋友又指着一把铁剑说,“这把铁宝剑锈得很厉害。”
我告诉朋友说:“当年西夏铸造的“夏国剑”质地精良,刃如秋霜,当时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北宋名臣苏轼得到一把夏国剑,兴奋之余,请晁补之作歌赞曰,‘红妆拥坐花照酒,青萍拔鞘堂生风,螺旋铓锷波起脊,白蛟双挟三蛟龙,试人一缕立褫魄,戏客三招森动容。’《宋史·王伦传》记载,金军进攻北宋,汴京失守,宋钦宗驾临宣德门,城中的兵民大喊大叫,十分混乱,侠士王伦乘势不请自到,他来到宋钦宗面前自荐说,臣能控制他们。宋钦宗解所佩夏国宝剑以赐。北宋名臣和皇帝都佩戴夏国剑,可见之名贵。”
朋友更惊讶了:“真没想到西夏的铸造技术如此精湛!”
我又告诉朋友说:“甘肃省武威市西夏博物馆陈列有西夏人制造的一尊铜火炮,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铜火炮。”
朋友说:“真是难以想象,西夏文明是如此的光辉灿烂。”
我和朋友走出了西夏博物馆,向西拾级而上,去参观雄伟的泰陵。夏陵共有九座皇帝的陵寝,还有二百五十三座陪葬墓,陪葬墓主人为爵高位重的皇亲国戚或贵族官僚。目前开放给游人参观的是一二三号陵,三号陵为泰陵,据专家考证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陵寝。
李元昊为党项拓跋氏,他自称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祖籍银州(今陕西省米脂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造西夏文。北宋在外交上采取重辽轻夏之策,强制西夏称臣。李元昊不愿称臣,于是向北宋发动进攻,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中,夏军歼灭宋军精锐十多万人。并在贺兰山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夏·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公元1048年),李元昊夺媳为妻,为儿子宁令哥所弑,年仅四十五岁,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三号陵有五十二座陪葬墓,主要分布于三号陵西、南两面。三号陵墓内城,黄土夯筑。只剩残垣断壁,高大的黄土陵台十分醒目,不过,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光秃秃的屹立在荒漠中。有学者认为,泰陵在未被破坏前,是一座八角五层的实心密檐塔,有“陵塔”之说,论点之清晰,证据之充分,令人信服,博物馆里展出的建筑构件也是很好的证明。
贺兰山上飘着大朵的白云,我和朋友伫立在一片高地上,向西北方向望去,只见近处郁郁青青,远处苍苍茫茫,遥想当年,在历史的舞台上,西夏曾强盛一时,后被蒙古军 所 灭,享国一百九十六年,西夏历史上出现了十位皇帝,但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个个埋藏帝王将相的 黄土堆 ,令人不尽感慨万千。
西夏的风土人情很有特点,元末党项人余阙曾参加宋史,辽史、金史的修撰,他在《青阳先生文集》称赞了党项人的美德,他说,党项人性格质直尚义,人们相处虽然是异姓,但好像姻亲。朋友之间互通有无,互相接济。逢年过节相互拜访,互致问候。老少相坐,只按年龄辈份,不论官爵高低。为长者祝寿拜舞,上下怡然相欢。醉酒后与乡邻亲戚互相道别,大家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也是平常之事。
朋友问:“李元昊被他儿子宁令哥杀死了,宁令哥继位当皇帝了吗?”
我回答:“没有,国相没藏讹庞捕杀了宁令哥,并杀其母野利氏,拥立李元昊的小儿子,不满周岁的李谅祚为帝。”
朋友道:“这么说西夏皇权旁落外戚了。”
我回答:“正是这样,李谅祚年幼,没藏太后摄政。没藏讹庞是没藏太后的哥哥,是皇帝的舅舅,也是国丈,他的他的女儿小没藏嫁给李谅祚为皇后,没藏讹庞是总揽朝政,权倾朝野,出入仪卫类似于王者。”
朋友问:“后来呢?”
我回答:“李谅祚十二岁开始参与国事,对没藏讹庞专权日益不满。暗中与大将漫咩结为心腹,以应对突变。没藏讹庞眼见朝中侧目,预感将有变故发生,谋先下手,正在寻找时机。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约十五岁,长的如花似玉,十四岁的李谅祚垂涎美色与表嫂梁氏偷情,他白天在朝中处理国事,晚上睡在梁氏的卧室。”
朋友道:“李谅祚色胆大,梁氏的胆子也不小,她与皇帝发生奸情,会有生命之忧。”
我回答:“按常理应该是这样,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会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夏奲都五年(公元1061年)四月,藏讹讹庞的儿子发现了李谅祚与梁氏的私情,非常怨恨,他与其父密谋在梁氏的卧室埋伏武士,待李谅祚入而杀之,另立新君。此事被梁氏获知,她秘密入宫告诉了李谅祚,李谅祚处变不惊,立刻召没藏讹庞入宫议事,命大将漫咩领兵执杀了没藏讹庞及其子,并诛其全族,并赐死小没藏皇后。李谅祚夺回了皇权,梁氏功不可没,李谅祚接她进宫,册封为皇后。
朋友道:“唔,这个女人不简单!”
我说:“的确如此,梁皇后当年仅十五六岁,她与皇帝婚后的生活很美满,生有一儿一女。李谅祚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在内政外交上颇有作为之时,却英年逝,七岁的儿子李秉常继位,尊梁皇后为太后,开始了她的执政生涯。梁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争议的传奇人物,她宠幸佞臣,罢黜重臣,囚禁皇帝,但是难以否认,梁太后具有非凡的执政能力,军事才华和外交智慧,灵活地处理了三国之间的关系,把何时战何时谈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成功的平衡了国中各方势力,创造了临朝听政的别样传奇。
我和朋友游览了三号陵之后,又乘电瓶车南去游览一二号陵,这段路程可不近,放眼望去只见绿草茫茫,黄花点点,那些或高或矮的封土堆,星罗棋布在贺兰山下,既显壮观也显凄凉。
一二号陵亦称双陵,陪葬墓三十四座,这两座陵墓旁的展示牌上没写明陵主,这可能是因为西夏文献的缺乏,陵主难以确定的缘故。可是朋友偏偏问及了双陵墓主是谁,我说:“有专家认为,李继迁葬于贺兰山下裕陵,李德明葬于贺兰山下嘉陵。李元昊称帝后,追谥李继迁曰神武皇帝,庙号太祖。追谥李德明曰光圣皇帝,庙号太宗。这两座陵墓相距很近,又在最南端,是李继迁和李德明的陵寝。”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李王墓,贺兰之东,数冢巍然,即伪夏所谓嘉、裕诸陵是也,其制度仿巩县宋陵而作。人有掘之者,无一物。”
河南省巩县宋陵,有皇帝及皇后、大臣等的陵墓三百余座,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皆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四部分组成,围绕陵园建筑有寺院、庙宇和行宫等,苍松翠柏,肃穆幽静。可惜的是金朝占据中原之后,将陵墓建筑彻底毁坏,珍宝亦被历代摸金校尉盗掘一空。
参照宋陵可以想见,当年的夏陵是多么的辉煌肃穆,但是命运也和宋陵一样凄惨,据史书记载,七百九十年前, 成吉思汗第六次征战西夏,蒙古军放了一把秋天的火,焚毁了夏陵并挖陵抢宝。
我和朋友沿着碎石小道在双陵区走了一圈,看着这些无言的封土堆,油然而生天地之悠悠,夏陵之悲壮的感觉。西夏曾经有过灿烂文明,国家也很强盛,留下的皇陵却如此的荒凉。
李继迁是西夏王朝的奠基者。唐朝时期,党项人受到吐蕃人的威胁,拓跋部集中到银州(今陕西省榆林)、夏州(今陕西省靖边)定居,唐朝设羁縻州笼络统治,黄巢起义进长安,李继迁的先祖拓跋思恭奉诏勤王,黄巢兵败,唐王赐拓跋思恭李姓,拜夏州节度使,晋夏国公,统辖夏、银、绥、宥、静五州之地,拓跋思恭未称国而王其土。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夏州李氏政权六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內争。李继捧率族人到汴京献五州之地,留居京师。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派使者诏令李氏远亲近支全部入朝,并派大军兵临夏州。
李继迁不乐附宋,带领部落数十人奔走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李继迁向当地戎人出示其祖先拓跋思忠的画像,戎人纷纷拜谒哭泣,追随他的人日渐增多。李继迁志在收复五州故地,同时臣附辽朝。辽朝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宋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三月,李继迁攻破灵州城(今宁夏吴忠境内),改名西平府,定为都城。次年,李继迁夺回了五州故地。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李继迁因箭伤而卒,时年四十一岁。长子李德明继位。
李德明继位后继续开疆扩土,宋大中祥符十年(公元1017年),有人向李德明报告,在怀远镇(今宁夏银川市)之西的贺兰山上看见了龙,李德明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派大臣率役夫东渡黄河,大兴土木,营造城阙、宫殿及宗社,将治所从西平府迁到怀远镇,改名兴州。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冬十月,李德明病逝,时年五十一岁。
风飒飒兮,木萧萧。朋友又问及了梁氏的其人其事,我尽自己所知作了回答。梁氏以太后身份,前后执掌西夏朝纲十年,在退居后宫两年后,于夏大安十一年(公元1085年)冬十月,梁太后病逝,谥号曰恭肃章宪皇后,葬在贺兰山下。据专家考证,西夏陵都是单人入葬,并无夫妻合葬。贺兰山下古冢稠,不知哪一座陪葬墓是梁太后的坟丘。
我陪朋友在夏陵游览了约两小时,中午返回城中,稍作休息,我与朋友在一家宁夏特色的饭庄里把酒话别,餐后,朋友打车去河东机场。晚饭时分,他就从南方的家中打来电话说,已经平安到家。
我说,欢迎您再来银川做客。
2017年8月29日
耕于桑田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夜汴浮生录:盛世光影下的罪与罚 (1人喜欢)
- 汴京夜宴:州桥夜市里的北宋风华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