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谍影》:忘了刘禅吧,蜀汉的官二代们真的太出色了!

因为“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在,刘禅的形象一直不好,连带着整个蜀汉的官二代似乎都很无用?当然不! 就拿关、张、赵、马、黄“五虎将”来说,除了马超后代缺少记录,黄忠儿子早逝,其他三位的后代们,其实都有建树。
“常胜将军”赵云有2个儿子:长子赵统,次子赵广。赵云死后,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贲中郎将。次子赵广任牙门将,在沓中战死沙场。二人虽然没有像父亲赵云一样威震疆场,但也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
《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据水断桥描写的传神入微,因此张飞吹胡子瞪眼的形象也被固定下来。实际上,张飞并非只是一个会用蛮力的武人,出身士族的他,不但喜欢画美人图,草书更是颇有建树。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是刘禅的皇后。次女在蜀汉灭亡之后,跟随刘禅去了洛阳。张飞的两个儿子,长子张苞早夭,次子张绍在蜀汉官至侍中尚书仆射。长孙张遵官拜尚书,与诸葛瞻驻守绵竹关,在绵竹关失守战死。

同张遵一起战死的诸葛瞻,就是诸葛亮的儿子。建兴12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临终前曾作《诫子书》与诸葛瞻。短短几十字中,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期望。此时诸葛瞻只有八岁。因为诸葛亮在蜀汉极高的威望,诸葛瞻十八岁便担任羽林中郎将。35岁已经官至代理都护并任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事务。景耀六年,魏国西征将军邓艾奇袭阴平前线告急,诸葛瞻带兵出征。然而,诸葛瞻并没有其父诸葛亮的谋略,犹豫不决错失战机,战死绵竹。战前,诸葛瞻拒绝了邓艾的劝降,愿以一死报社稷。干宝曾经评价:“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五虎将之首关羽的儿子关平,应该算是蜀二代中能力最出众的。《三国演义》中,关平是关羽的义子,是关羽过五关追寻刘备时,经过关家庄,在刘备安排下,所收的义子。其实,关平是关羽的长子,亲儿子的。《三国志》中对于关平的记载不多,但是可以看出,关平作为关羽的儿子和信任的副手,一直随关羽南征北战。

建安24年,蜀军取得定军山大捷,一举斩杀曹魏悍将夏侯渊。魏军失帅,数次对阵中皆落于下风,曹操以“鸡肋”为口令放弃汉中,撤军北还。刘备乘机攻占汉中,自立汉中王。此时,东吴都督吕蒙病重,接替人选迟迟未定。东吴陷入江东系和淮泗系的权力之争。对于经营荆州静待时机多年的关羽来说,正是北上伐魏的良机。为了能在有生之年复兴汉室,关羽趁东吴使团来荆州求亲之机,带领蜀军进攻襄樊。关平作为副将随父出征。
虽然关羽对于荆州局势做好了一系列安排,但事情似乎处于意料之外:荆州境内的东吴和曹魏使团相继被屠戮殆尽,作为公安城军议司长官的赵累茫然不知所措。赴荆州求和的东吴淮泗系二号人物甘宁竟然死在公安街头。小小的公安城,竟然隐藏着无数秘密。神秘组织“寒蝉”曾在定军山相助蜀汉,这次为何与东吴的“解烦营”合作?关羽败走麦城的背后,是何人给他挖的坑?荆州的情报为何会发生重大错误?文化悬疑小说《三国谍影》以火烧赤壁、定军山之战、荆州失守、火烧连营等《三国演义》中的最著名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三国之间惊心动魄的情报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