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我
每次出差,高铁或是飞机,看着窗外不断消逝的城市,总是不自觉得开始思索人生
又想到了上周看的《无问西东》中的一些人和话
梅贻琦认为,吴岭澜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于一种麻木的忙碌、踏实中。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这段来自民国时期的教诲,告诉吴岭澜,面对时代浪潮,叩问自己的内心,不必选择迎合潮流,要遵从内心,从容而笃定。而说出这段话的梅老师,简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光芒。 抗战时期,吴岭澜在云南的山洞外给学生上课。就在这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他引用了泰戈尔的诗《爱者之贻》,道出了曾困扰他的问题,以及他的答案,“世界于你而言,无意义无目的,却又充满随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谁知,也许就在这闷热令人疲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妙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他响亮地叫卖着,你就会从朦胧中惊醒,走出房门,迎接命运的安排。这是泰戈尔的诗。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即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梅贻琦、王国维、徐志摩),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当我前两天看到招商银行给我的年度总结时,内心可以说是非常自豪,靠自己努力,能在同龄人中达到这种程度,甚至有点自负。
但这种感觉,我坚信不是那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一直说我有份很好的工作、很棒的平台、不错的回报,但内心真的没有那种喜悦。
我知道,我没有放弃对生命的思索,更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真实。
我还在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