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电影课笔记—— 辛德勒的名单 + 公民凯恩
20,辛德勒的名单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5124/(上)
库布里克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几百个幸存者的故事,而犹太大屠杀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这部电影出现在1993年是非常逻辑的,冷战终结后,西方世界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与20世纪的历史对话,如何与20世纪历史创造出一种不可能的大和解。这部影片选择了一个极端独特的角度,主人公是纳粹党员,但同时是犹太人的大善人、大救星,所以这部电影一边好评如潮一边质疑不断。
大家知道,死于纳粹集中营的人多达1200万,其中600万犹太人,300万苏军战俘,100万共产党,还有吉普赛人、同性恋和刑事犯,疑问和讨论是多方面的,引发的回响是繁复的,所以这部电影不仅以艺术成就标识电影史的重要时刻,这部电影也是非常成功的好莱坞情节剧,导演成功把自己证明为20世纪成功的电影说书人。
电影改编自小说,因而引发了另一个争议,它究竟是历史事实的再现还是只是一次对历史的虚构?有一种说法“人道主义的信仰正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杀害,在化尸炉当中被化为黑灰的。1993年影片出现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有人质疑这是把我们引向救赎的一条路还是一张幻影的屏,阻断了历史的目光。
斯皮尔伯格采用的最突出的电影技巧也是一种老旧的技巧是用个人肖像来面对历史全景。
斯皮尔伯格最擅长的手法,也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细节和转瞬即逝的段落把事件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展示出来,再用电影修辞和叙事序列遮蔽掉这些曾经昭然展示的细节。比如辛德勒出场的细节展示揭示出他”花花公子“”江湖骗子“的疑团,但斯皮尔伯格在展示了之后的叙述又遮蔽了它。
与个人肖像对历史全景叙事修辞法对应的是导演设置了一组人物对照组背书或者反衬主角人性的高度及光辉。
21,辛德勒的名单(下)
电影中使用了一个古老的电影修辞法就是平行蒙太奇,并进行了大量翻新和大量因素介入的使用,在电影中直接服务于辛德勒的善行与纳粹暴行的对照。
电影在形成电影叙事的同时也必然形成关于历史的表达,所以我说辛德勒的犹太人取代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成功地充满了我们的内心和视野。这些变换了的景片不再是血污的,而是人的生活景片,再次映衬辛德勒的历史奇人、救赎者的形象。
22,公民凯恩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88/(上)
这部电影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名片,现在被当作神一样的作品,主演既是导演也是制片同时还是编剧,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作者电影。
一个几乎盖棺定论的说法是,这部电影中包含了有声电影十数年来的全部技巧,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那个时代的总结之作不如说是一个开启之作。它为世界电影此后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提供各种可能性。甚至今天人们还在这部电影中索取灵感。
电影围绕凯恩临终rosebud揭秘,使它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朝向人类心理、朝向潜意识的电影。
Orson Welles非常节制也原创性地使用画框中的画框,也就是在影像中利用窗框、门框、镜子来构成某种心灵表意。
凯恩在镜廊中由相互映照的镜子形成回廊的套层,这是导演向我们展示这个在当时超时代的尝试,尝试去探讨人类内心。
电影在诞生的年代引发的是票房滑铁卢,在好莱坞电影业引发愤怒,在观众中引发诅咒,“为什么不好好讲故事?!”
它打碎了好莱坞习惯线性叙事和单线索戏剧性逐渐递进的结构方法,是第一部重要作品。整部影片通过访谈,由不同人的视角构成时间重叠,或者说凯恩生活的不同面向。
电影在法国电影新浪潮才再次被呼唤,法国最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主编安德烈·巴赞指出这部电影在电影艺术、电影语言和技术上一个强大的突破,就是Orson Welles天才和直觉性地创造了我们现在称为“景深镜头”,实际上也是广义的法国电影理论强调的长镜头的两重含义之一,一重是时间长度的镜头,一重是纵深镜头。景深镜头强调的是,在一个电影场景中,前景、中景、近景同时发生事件,而每个事件在同时表意。比如前景是小凯恩在雪地玩耍,中景是窗口,近景是幽暗的家里母亲与银行家谈判。
23,公民凯恩(下)
电影中Orson Welles大量地、系统地使用低机位仰拍镜头。通常人们习惯的是常规机位,即把摄像机位高度取在人眼水平线上,让我们感到自然、平衡,所谓“隐藏起摄影机”的技巧。
低机位形成的效果是人物在大仰拍镜头中,天花板出现在画面构图中,超常机位造成了人物某种程度变形,形成了他电影画面中独有的金字塔式,也叫三角形式的构图方式。
片中景深镜头+低机位+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来构成探寻心灵之谜的故事,人物内心与人物外在、社会生存与心灵生存之间的张力。
Orson Welles及其《公民凯恩》在世界电影史,在世界电影语言创造、推进意义上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低机位和景深镜头。
片中放入了作者本人大量自我生命的内在悲剧历程和心灵创伤。
先于希区柯克,Orson Welles开启了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演化为一种电影叙述,一种认识人、认识自我、认知社会的叙述方式。
它是美国梦的正反面,关于现代人,关于成功梦。
电影由六段闪回构成,埋下的线索并不是戏剧性情境的线索,而是关于人类心灵秘密的线索。
库布里克说“这部电影是关于几百个幸存者的故事,而犹太大屠杀是关于死亡的故事。”这部电影出现在1993年是非常逻辑的,冷战终结后,西方世界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与20世纪的历史对话,如何与20世纪历史创造出一种不可能的大和解。这部影片选择了一个极端独特的角度,主人公是纳粹党员,但同时是犹太人的大善人、大救星,所以这部电影一边好评如潮一边质疑不断。
大家知道,死于纳粹集中营的人多达1200万,其中600万犹太人,300万苏军战俘,100万共产党,还有吉普赛人、同性恋和刑事犯,疑问和讨论是多方面的,引发的回响是繁复的,所以这部电影不仅以艺术成就标识电影史的重要时刻,这部电影也是非常成功的好莱坞情节剧,导演成功把自己证明为20世纪成功的电影说书人。
电影改编自小说,因而引发了另一个争议,它究竟是历史事实的再现还是只是一次对历史的虚构?有一种说法“人道主义的信仰正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被杀害,在化尸炉当中被化为黑灰的。1993年影片出现时,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有人质疑这是把我们引向救赎的一条路还是一张幻影的屏,阻断了历史的目光。
斯皮尔伯格采用的最突出的电影技巧也是一种老旧的技巧是用个人肖像来面对历史全景。
斯皮尔伯格最擅长的手法,也是好莱坞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细节和转瞬即逝的段落把事件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展示出来,再用电影修辞和叙事序列遮蔽掉这些曾经昭然展示的细节。比如辛德勒出场的细节展示揭示出他”花花公子“”江湖骗子“的疑团,但斯皮尔伯格在展示了之后的叙述又遮蔽了它。
与个人肖像对历史全景叙事修辞法对应的是导演设置了一组人物对照组背书或者反衬主角人性的高度及光辉。
21,辛德勒的名单(下)
电影中使用了一个古老的电影修辞法就是平行蒙太奇,并进行了大量翻新和大量因素介入的使用,在电影中直接服务于辛德勒的善行与纳粹暴行的对照。
电影在形成电影叙事的同时也必然形成关于历史的表达,所以我说辛德勒的犹太人取代了集中营中的犹太人,成功地充满了我们的内心和视野。这些变换了的景片不再是血污的,而是人的生活景片,再次映衬辛德勒的历史奇人、救赎者的形象。
22,公民凯恩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288/(上)
这部电影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名片,现在被当作神一样的作品,主演既是导演也是制片同时还是编剧,这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作者电影。
一个几乎盖棺定论的说法是,这部电影中包含了有声电影十数年来的全部技巧,而在我看来,这部电影与其说是那个时代的总结之作不如说是一个开启之作。它为世界电影此后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提供了一个基本方向,提供各种可能性。甚至今天人们还在这部电影中索取灵感。
电影围绕凯恩临终rosebud揭秘,使它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朝向人类心理、朝向潜意识的电影。
Orson Welles非常节制也原创性地使用画框中的画框,也就是在影像中利用窗框、门框、镜子来构成某种心灵表意。
凯恩在镜廊中由相互映照的镜子形成回廊的套层,这是导演向我们展示这个在当时超时代的尝试,尝试去探讨人类内心。
电影在诞生的年代引发的是票房滑铁卢,在好莱坞电影业引发愤怒,在观众中引发诅咒,“为什么不好好讲故事?!”
它打碎了好莱坞习惯线性叙事和单线索戏剧性逐渐递进的结构方法,是第一部重要作品。整部影片通过访谈,由不同人的视角构成时间重叠,或者说凯恩生活的不同面向。
电影在法国电影新浪潮才再次被呼唤,法国最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主编安德烈·巴赞指出这部电影在电影艺术、电影语言和技术上一个强大的突破,就是Orson Welles天才和直觉性地创造了我们现在称为“景深镜头”,实际上也是广义的法国电影理论强调的长镜头的两重含义之一,一重是时间长度的镜头,一重是纵深镜头。景深镜头强调的是,在一个电影场景中,前景、中景、近景同时发生事件,而每个事件在同时表意。比如前景是小凯恩在雪地玩耍,中景是窗口,近景是幽暗的家里母亲与银行家谈判。
23,公民凯恩(下)
电影中Orson Welles大量地、系统地使用低机位仰拍镜头。通常人们习惯的是常规机位,即把摄像机位高度取在人眼水平线上,让我们感到自然、平衡,所谓“隐藏起摄影机”的技巧。
低机位形成的效果是人物在大仰拍镜头中,天花板出现在画面构图中,超常机位造成了人物某种程度变形,形成了他电影画面中独有的金字塔式,也叫三角形式的构图方式。
片中景深镜头+低机位+场面调度(摄影机运动)来构成探寻心灵之谜的故事,人物内心与人物外在、社会生存与心灵生存之间的张力。
Orson Welles及其《公民凯恩》在世界电影史,在世界电影语言创造、推进意义上最重要的两个特征:低机位和景深镜头。
片中放入了作者本人大量自我生命的内在悲剧历程和心灵创伤。
先于希区柯克,Orson Welles开启了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方向,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演化为一种电影叙述,一种认识人、认识自我、认知社会的叙述方式。
它是美国梦的正反面,关于现代人,关于成功梦。
电影由六段闪回构成,埋下的线索并不是戏剧性情境的线索,而是关于人类心灵秘密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