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游
导游,是我大二最期待的职业。因为去全世界旅游,不是梦想但是目标。立下大志,在大四一定要去考导游证。但是真的现在国内游,新时代青年已经不需要跟团游,所以我立这个壮志的时候距离上一个接触的导游要算我初中时期.初中以后接触到全是网上各种8,新闻各种8,三亚的导游云南的导游强制消费之类的故事。但是我依然对导游这个职业充满想象.
前段时间一个人无聊,参加了一个柬埔寨的跟团游.出国游很有意思,毕竟有当地导游还有旅行助理陪同我们全程旅行.一趟小行程下来,感慨导游话是越讲越少,没营养的话居多,也可能是我选的地方大概故事也不是很多的原因吧。旅行助理全程帮我们照相,行程中有旅客和导游发生争吵,助理非但不帮忙解决,还添油加醋,这让我对她的存在必要性产生质疑,后来和同行大妈一聊,才发现大家对她全程陪同,帮忙照相给予了高评价,因为他们遇到过态度更恶劣,全程玩手机,游客逛景点坐车不陪同的助理。总的下来,这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旅行.出国一团二人负责,确实提高游客安全保障钱,减轻导游压力。但是运气不好碰上俩个不负责的人就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游客遇事找不到解决的人。最后还是消费者受损。
导游,首先是导,游客花钱游的是什么你总要告诉我个所以然,不应该是靠你丰富的经验越讲越精,越讲越少。我认为导游首先要自己热爱生活,热爱交友,热爱旅游。讲解内容不单是历史资料介绍,要是能有对人文地理日积月累的了解,应该总结特点,介绍给游客,比如游客看见的是冬日景,但可以靠导游介绍收获春夏秋冬景。还有导游这职业在国内的认知,受尊敬程度有待提高。其实它和老师一样,没什么差别,都是传授知识的。但是很多人看不起导游,一方面是导游资格考试却是不比公务员等资格考试,二是导游工作态度有问题,介绍文是复杂粘贴式,与游客相处大多只能算按需交流。这样感觉导游还欠缺点心理知识,学学老师,该辅修一门心理学。多和游客了解沟通。在旅行几天时间,完全够导游从游客身上学习人生大智慧了,每年接触各种游客,了解各种人生,这才是导游最幸运的工资,但大多导游没有这种意识。
导游存在的意义是消费者旅行。旅行不是一地换一地走一程,而是全程愉悦的去了解体验当地文化,风俗人情。导游由工作得到的经验应该是吸收到当地的灵气,把这股气如何最快最好传送给游客。同时,与游客相处,了解游客故事,学习积累人生经验,然后传给下一团游客。导游就业行情一年不比一年,除了导游自身存在通病,还有新时代的导游也应该顺势趋势,发展网上导游,新型导游。
多说无益,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