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我是异见者,我曾死于“沉默的螺旋”

我的故事——
我又一次参加一个培训营。培训营的出资方邀请了当地的素质拓展团队来组织各种煽情的活动。第二天下午,有这样一个环节:
所有人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着。
相互对视2分钟,然后决定与你的“同伴”相互拥抱还是握手感谢。
两分钟后换人。
以上=你要和对面10个人轮流对视2分钟并且选择握手还是拥抱。
我第一反应是“这什么鬼,太尴尬了吧,我和别人都是才认识两天呀~”
但是伴随着煽情的音乐响起和主持人引导性的话语“去体会你的生命、用生命与认识另外一个生命”,
我悲惨的发现,大家都拥抱。
所以后来,我也和大家拥抱。
然而内心超级不喜欢,后来一周培训结束,我在填写反馈意见的时候,认真写下了对这个安排的强烈反感,并且建议更换培训师。
让我如此讨厌的,不仅仅是尴尬的游戏设计,还有我当时的沉默。
别人的故事——
曝出国内某知名网络公司部门在今年的年会上出现低俗表演:男性员工用大腿夹住水瓶,女性员工则半跪着用嘴巴去开瓶盖,如此暗含低俗“性趣味”的表演,台下观众竟然还欢呼加油。

相信很多看过视频或截图的人一定都会觉得恶心又低俗。但是这样的年会活动并不是个例。在搜索框中输入“年会低俗”等相关词语,出来的新闻比比皆是。
那么真正参与这些活动的人,他们都享受其中吗?我想很多人都不会,很多人都觉得不好,只是沉默了而已,甚至是违心的假装自己很支持。
但是在这种氛围中,表示不喜欢,太危险。这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
“沉默的螺旋”本身不涉及观点的正确或者错误,人们并非都是出于被社会孤立的恐惧才沉默,更为关键的是,人们无法保证自己所持有的异议是否正确,对自己所持有的异议并没有信心,以及对集体所持观点的过度信任,让他们往往怯于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
从众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对孤立的恐惧,也是在正确性模糊的情况下,人们采取的一种认知选择。
比如一件事情大家都说不准,这个时候权威较大的人说出一个方案和判断,其他人就算有意义,也不会次出来。
沉默的螺旋理论精髓,恰恰在于螺旋——沉默的人,会螺旋下沉: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影响更多人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那么,沉默的螺旋是否最终一定会杀死异见者吗?不会!
“沉默的螺旋”固然可以形成群体合力,但当群体中的少数分子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时,可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哪怕只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只有一位坚定的异议者,也会让群体中的其他人开始重新进入思考的节奏,对旧观点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 (此段节选自微信号“面子精选”)
结合我自己的故事,我觉得:
1、要用心的体会自己的感受,你不喜欢不支持的时候,你的感受第一时间告诉你。
2、如果自己成为沉默螺旋中的人,虚伪的去支持一个原本不赞同的做法,那么原谅自己,不用因此更加恼羞成怒。
推荐为好优姐姐的微课《女生职场勾搭系列微课》,包括《如何健康不功利的开发一度人脉》《如何自然友好的结识路人成为朋友》,我们相信,社会上的成年人,不都是油腻和曲意逢迎,一定有健康、清爽、有尊严和智慧的生活方式。https://m.qlchat.com/live/channel/channelPage/21000037900210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