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千佛山,多少痴嗔贪(一)
多图预警! 说起来与山东还颇有些渊源,数年来因工作关系已多次到过山东,特别是前两年更为频繁,以至于自己都不记得去过多少次了。假公济私也好,忙里偷闲也罢,顺便的也去了山东的不少地方,隧留字以作记录,也算是对过往的岁月有所交待。 最近一次去济南是3月中旬左右,办事地距千佛山不远,一起去的同事又是本地人。那天忙完公司的事已经很晚了,吃饭的时候同事跟我说火车是明天下午4点的,上午还有点时间,带你去千佛山看看如何,也算尽下地主之宜。 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位于济南市中心南部,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景观。作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古时称历山,因为古史有过大舜在历山耕田的记载,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据史载:隋朝年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教徒依山沿壁镌刻了为数较多的石佛,建千佛寺而得名千佛山。拾级而上,至一览亭,凭栏北望,明湖如镜,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 区内的主要景观有万佛洞:兴建于1992年。集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全国四大石窟的精华于一身。经过艺术家精选、浓缩、重构,用仿造的手法,塑造佛祖、菩萨、弟子、天王近3万余尊。 千佛岩:在兴国禅寺院内南侧,千佛崖上,有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开皇十五年(595年)所镌刻的佛像,共9窟,计130多尊。 观音园:园内有池,池岸峭石矗立,矶石卧波,秀石点饰。四围垂荫,时鸟欢歌。池内水清见底,荷花艳开,金鲤戏游。 兴国禅寺:在千佛山山腰,占地3000平方米,是山东著名香火胜地。院内有弥勒殿、观音殿、达摩殿、玉佛殿及禅堂。东侧大雄宝殿供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和多尊罗汉。 1996年增添十八罗汉和卧佛一尊,分置于盘路两侧和广场中。2010年,又有李姓市民通过GPS卫星地图,发现济南千佛山的环山公路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坐佛形象,而千佛山南部的山体天然形成了一只巨大的鳌龟形象,清晰的展现出一幅“坐鳌巨佛”景观。

以上文字、图片基本源自百度,算是对千佛山一个整体的介绍。 说心里话,我不太喜欢千佛山,相较于趵突泉的沉静、内敛与厚重,它显得过于喧嚣、过于浮华、过于世俗了。 佛者即觉者,世称如来或世尊。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众生若心有慈悲、觉悟心智,诫欲诫贪、磨砺修行,从而识因果、知轮回、解缘起、悟性空,则均可成佛。 至于诸神各仙,最初大约源自于印度教,融入佛教以后成为佛的护法,因为没有大觉,所以地位、境界均低于佛。按照这个道理,众生若小觉小悟,自可成神成仙,一但大彻大悟、便可立地成佛,倘若不觉不悟,便无慧根,便是无缘。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渡无缘之人。所以说你若不觉不悟,纵然佛法无边,也不渡你,更别说诸神各仙了;倘若大彻大悟,便已成佛,诸神皆是护法,不仅自渡,还可渡人。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乞渡不如自渡,大抵如此吧。 倘若真是如此,众生各自修为,佛门倒也清静不少。但千百年来,千佛山大约承载了世人太多的愿念,这无数业已实现的、或者最终未能实现的愿念,弥散在观音园,漫溢在万佛洞,尘落于千佛岩、徜徉于兴国禅寺。或许每一个愿念都如尘似沙,微不足道,然而千百年来这微尘细沙般的愿念,一次次的积聚,一层层的堆集,于是便成了撒哈拉,于是便成了细微而坚韧的存在,坚韧到千百年后的今天,你都能深切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俗话说“一入佛门,便两世为人”,门外的滚滚红尘,是喧嚣;门内的梵天静土,是静穆。然而此刻的千佛山,门里门外,已是相差无几,它与这千年的泉城,也仅仅只隔了一道围墙而已。 话虽如此,可自己终究只是俗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相较于诸神各仙的小觉小悟,LZ是个连门都没有摸到的凡夫俗子,还处在找不着北的混沌之中,级别、地位恐怕是要低到尘埃里去了。今日得幸路过宝地,专程前往,对已经位列仙班的诸神各仙表示一下景仰,当然是必须的了。倘若能承蒙哪位大神点化一二,而在修行的路上少走些弯路,进阶的更快一些,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淋浴更衣,剔须净面之后,便跟着同事一同前往千佛山。 路经此地~

佛门~

千百年来,就连这石阶,也因承载了无数善男信女们的愿念,而变得如此的斑驳而沧桑~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