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乱的时候,回味一下《人生》 这本书
路遥《人生》这本书是我在两年前读的,现在回味起来还是那么深刻。 每次被生活迷乱方向的时候,我总会想一下这本书。 平淡而真实,平凡中的不平凡。 我时常告诉自己: 人的脚,要永远站在泥土上。 选择对得起良心的那条路。 书中我最喜欢德顺爷爷,他让我看到了最朴实无华的存在,还有饱满丰富的精神。 看过《人生》的朋友都知道,德顺老汉一辈子打光棍的原因。德顺老汉年轻时的相好,灵转,因为家庭原因,被一个天津的买卖人娶走了。德顺老汉自此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心上人,再也不娶妻。因为跟一个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一起生活,过日子就如同喝凉水,寡淡无味。灵转一直生活在了德顺老汉的心中。可以说,德顺老汉对于爱情的理解,对于爱情的忠贞,我们很多人是做不到的。虽然德顺老汉打了一辈子光棍,但是我想他对于爱情的理解不会输给大部分人。 我佩服这样一位老人,拥有着最珍贵纯粹的情感。现在很多人大概做不到这样,除了自己人性深处的虚荣浮华,还有外界环境的干扰,做一个纯粹的人真的很难。 书中加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巧珍和亚萍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同时走进了加林的生活里。两人都深深的爱上了这位有才气的年轻男子。于是乎,人性的考验和人生的选择就来了… 一个是,拥有着农村女子特有的朴实善良,纯真可爱却大字不识的巧珍 一个是,拥有着城市姑娘“热情主动,活泼有着知识涵养”的亚萍 两个人,其实一个象征着温暖怀抱的土地,一个象征着城市文明的先进平等 读完书里的内容,都可以看出。 巧珍的爱更多是无条件的付出,是一种大地情怀的纯净和善良。在加林提出分手,包括在加林被举报的时候,她都选择无条件去守护着这份心中的爱情,这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 而亚萍的爱自始至终都是有限和有条件的,因为她所接触的城市和文化都是平等的。所以当加林回到农村下地劳作的时候,亚萍也并没有追到农村,在高加林再一次回到城市的时候,亚萍才再一次有了和加林在一起的想法,但当加林失去了工作的时候,同时也宣告了亚萍和加林爱情的结束。所以,从开始,亚萍的爱是就是理智并且追求平等的,个人意识化很浓。 其实,从本质上说,爱是不能比较的,和选择本身有很大关系。我不想去评论谁好谁坏,因为这本就是跟选择有关的一道题。 最后,加林做出了这道选择题,他还是选择了亚萍,抛下了对他始终如一的巧珍。 记得德顺爷爷痛心的对加林说出了那句话:‘娃娃呀,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巧珍,那可是一块金子啊!’” 加林给生活开了一个玩笑,生活必然会回馈给他。 结局:高加林因走后门的招工事发,被送回农村 书中最后,记忆深刻。 德顺爷爷用枯瘦的手指头把四周围的大地山川指了一圈,说:‘就是这山,这水,这土地,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是的,不会有!只要咱们爱劳动,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的。再说,而今党的政策也对头了,现在生活一天天往好变。咱农村往后的前程大着哩,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个男子汉,不怕跌跤,就怕跌倒了不往起爬,那就变成个死狗......’”德顺老汉,还帮加林找了高明楼跟刘立本,让加林以后好好做人。加林最后也是幡然醒悟,扑倒在德顺老汉的脚下,喊叫了一声;“我的亲人哪....."小说至此结束 坚守初心,永远也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忠实厚道,源于本心 不急躁,不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