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代替了电影杂志?
查看话题 >不是代替,而是完全的没落
看到这个话题,我的第一感觉便是,电影杂志的没落不是有某种东西代替了他,而是现在真的很少有人去关注荧幕以外的事情。
电影很多。以2017年为例,战狼刷新了票房纪录,摔跤吧,爸爸也收获了众多好评,再包括寻梦环游记等良心作品,现在观众的可选范围真的越来越大。家乡是一个不算偏远的小城,可是十几年前,看电影真的还不是流行事儿。镇上只有一家电影院,放的也大都是经典老片。贺岁档,国庆档这类名词都没有出现。最近几年,变化倒真的大了很多。我在北京,看电影还算得频繁,一周一次左右。没想到,回了家乡,亲戚朋友对新上映电影的了解,丝毫不比我差多少。过去,谈论起当红影星,父亲还是茫然得很,现在却能陪着我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电影频道的一些专业节目了。这是进步么,当然。
不过这样的进步,总会付出些许代价,电影杂志就是其中之一。我过去也买,现在却几乎不曾看过。买的理由大致两种:
一.看不起电影,所以需要买一本杂志了解一些咨询之类。
二.电影看过了,但是印象好像只留存于脑海中。还是要看一看杂志,加深一下印象。尤其是那些精彩的影评或者幕后故事,值得一看,并且格外有趣。
但是,现实就是这两个原因现在完全无法主导一个人去买杂志了。电影票并不贵,遇到打折的时候,二三十很正常。至于资讯,上网可以看,APP可以看,公众号可以看。任何一种浏览方式都要比看杂志方便得多。可是没办法保存啊?现在电影上映的频率已经远远高于杂志的出版。保存是不存在的,只要你想看,每天都是新的。
但是以上的种种,都不能算作电影杂志没落的主因。因为电影杂志志毕竟也是纸质书刊,所以它的没落,也只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纸质书刊真的不适合我们再去读了。没时间,没耐心,成本高,更新太慢,这些都是纸质书刊被抛弃的原因。虽然我每一次和有些读者讨论先做问题的时候,都会强调一遍,一定要去读纸质书。但是,没用。真的,我自己现在也只能保持每天半小时的阅读量了。时光都被微博,微信,知乎,豆瓣所占据,哦,对了,还有跳一跳。所以,在我们真正想捧一本书去读的时候,发现,哎,我最近真的很忙啊。其实,不是很忙,只是没时间去读书罢了。
同样数量的文字,电子书的阅读速度要比纸质书快。但是,记忆时间更短。也许我说了一句废话,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只是我们有些时候,真的不需要记忆一件事情,很久很久。看个热闹,现在大部分人看东西,无论是书籍还是电影都是抱着这样的态度。so,纸质书的没落很正常。
地铁上,看书的人很多。但是捧着书读的,很少,甚至几乎没有。
”其实看纸质书更好“,有时会给朋友一些建议。
“拜托,都什么时代了。不要装了,好吧”
OK,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捧着一本杂志来读,真的是一件特别特别装x的事情。所以,没办法,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不是电影杂志的。
不过有些东西注定需要用进步的眼光去看。电影杂志是没落了,但是关注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了。经典的电影少了,但是有一大批年轻的电影人已经走在了路上。无论是杂志还是各种网络平台,电影的真谛是不会变的。也许只是少了些情怀罢了,可情怀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