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影响专线物流的大事件盘点
岁末年初,物流行业里各种年终总结和事件盘点纷纷出炉,人们一边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一边在各种事件中研究趋势、寻找机会。
对于专线物流来说,2017年可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虽然经济增速放缓、货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改善,但一些大事件却在提醒着人们,专线转型升级正翻开新的篇章。无车承运试点的推进、城市物流园的整顿搬迁、快递巨头跨界快运等无不重塑着行业的格局,影响深远。尤其是下半年,和专线物流相关的事件更是一桩接一桩。我们现在就来简单盘点一下这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影响专线物流的大事(物达中国)。
一 甩挂运输有序开展
年初,交通部专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做好试点项目的验收和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开展。
甩挂运输是当今世界通行的、先进的主流运输组织方式,被称为公路干线运输的“终结者”,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等具有重要意义。专线物流承担着公路货运的大部分运输任务,开展甩挂运输离不开专线物流,能够让专线投入到甩挂运输中去,真正“甩起来”才能有力推动甩挂运输的发展。
二 无车承运全面推进
2017年是无车承运试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年。自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部印发《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国共筛选确认了283家企业开展无车承运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于带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快递巨头入局零担
2017年,圆通通过挖角华宇团队而高调进入快运零担行业,而此后中通、申通、韵达等已上市的快递公司们陆续入局快运市场,再加上布局更早一步的百世和顺丰,快递巨头集体进入零担物流市场的局面已经形成。
入局快运市场后,快递企业可以在干线、转运中心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凭借着完善的网络体系与干线运输能力实现“降本增效”,但这对德邦、安能、远成等传统快运豪强也将形成强力挑战,中小专线企业也将遭受挤压,尤其是在小件零担市场。由于快递企业有着资本的强大助力,未来零担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或将掀起新一轮的并购潮。
四 失信物流企业被惩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完成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今年首批270家涉运输物流领域企业违法失信名单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有关部门将依据《关于对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备忘录中提到,对于运输物流行业的失信主体将会进行五个方面的惩戒,包括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监管的加强,金融方面更加严格的审核,从业资格的限制,并向社会进行公示。这五个方面的惩戒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足以让失信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五 北京整治低端产业
从2017年开始,北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淘汰低端产业,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物流园区也在整治范围之内。11.10和11.18日两场大火后,北京的大整治达到高潮,城区物流园纷纷被关,专线物流被迫搬迁,大批专线企业倒闭,苟延残喘的企业只能在路边装货,打游击战。
由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专线搬迁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专线企业被迫从三环搬往五环外,再搬到郊区,逐渐远离了城市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专线在价格、速度、服务方面的优势一点点丧失。北京的大整治行动为专线物流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六 货车帮运满满合并
11月27日,运满满与货车帮联合宣布战略合并,合并后的满帮集团保留原有货车帮和运满满的品牌继续独立运作,业务上进行优势互补的战略整合。年初还在相互起诉的一对冤家,年终却走到了一起,让人不得不感慨资本力量的强大。
做为公路货运领域的两家独角兽公司进行合并,即成就了2017年互联网物流领域最大的一桩合并案,也引来了市场垄断的质疑。专线企业和司机享受的免费服务是否继续免费,现有的优惠政策是否还继续保留,都将是未知数,前面可是有滴滴和优步合并打车却更贵的经验。
七 德邦过会即将上市
12月5日,德邦首发申请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得通过,拿到了A股的入场券。好饭从来不怕晚,按照正常的IPO流程,通过首发申请的德邦最快有望于2018年完成挂牌上市的全过程。目前快递业务在德邦物流的整体业务中比例越来越大,未来将成为德邦的核心业务。今后无论在快递还是快运市场,德邦都面临着已经上市的快递企业的竞争。
我国物流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可以通过上市扩大规模融资,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专线物流受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而专线自身目前也正处于整合和转型的关键期,新的一年专线市场又将出现怎样的风云变幻,我们拭目以待。但不管面对怎样的挑战,专线企业都应不断学习,积极应对,从困境中找机会,从机会中谋发展(物达中国)。
对于专线物流来说,2017年可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虽然经济增速放缓、货量持续下滑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改善,但一些大事件却在提醒着人们,专线转型升级正翻开新的篇章。无车承运试点的推进、城市物流园的整顿搬迁、快递巨头跨界快运等无不重塑着行业的格局,影响深远。尤其是下半年,和专线物流相关的事件更是一桩接一桩。我们现在就来简单盘点一下这一年中发生的那些影响专线物流的大事(物达中国)。
一 甩挂运输有序开展
年初,交通部专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公路甩挂运输试点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要求做好试点项目的验收和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公路甩挂运输试点工作的开展。
甩挂运输是当今世界通行的、先进的主流运输组织方式,被称为公路干线运输的“终结者”,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等具有重要意义。专线物流承担着公路货运的大部分运输任务,开展甩挂运输离不开专线物流,能够让专线投入到甩挂运输中去,真正“甩起来”才能有力推动甩挂运输的发展。
二 无车承运全面推进
2017年是无车承运试点企业的运行监测年。自2016年8月,交通运输部部印发《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以来,全国共筛选确认了283家企业开展无车承运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一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对于带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 快递巨头入局零担
2017年,圆通通过挖角华宇团队而高调进入快运零担行业,而此后中通、申通、韵达等已上市的快递公司们陆续入局快运市场,再加上布局更早一步的百世和顺丰,快递巨头集体进入零担物流市场的局面已经形成。
入局快运市场后,快递企业可以在干线、转运中心等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凭借着完善的网络体系与干线运输能力实现“降本增效”,但这对德邦、安能、远成等传统快运豪强也将形成强力挑战,中小专线企业也将遭受挤压,尤其是在小件零担市场。由于快递企业有着资本的强大助力,未来零担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或将掀起新一轮的并购潮。
四 失信物流企业被惩
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完成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今年首批270家涉运输物流领域企业违法失信名单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有关部门将依据《关于对运输物流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其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备忘录中提到,对于运输物流行业的失信主体将会进行五个方面的惩戒,包括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监管的加强,金融方面更加严格的审核,从业资格的限制,并向社会进行公示。这五个方面的惩戒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足以让失信企业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五 北京整治低端产业
从2017年开始,北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淘汰低端产业,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物流园区也在整治范围之内。11.10和11.18日两场大火后,北京的大整治达到高潮,城区物流园纷纷被关,专线物流被迫搬迁,大批专线企业倒闭,苟延残喘的企业只能在路边装货,打游击战。
由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带来的专线搬迁事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专线企业被迫从三环搬往五环外,再搬到郊区,逐渐远离了城市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专线在价格、速度、服务方面的优势一点点丧失。北京的大整治行动为专线物流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六 货车帮运满满合并
11月27日,运满满与货车帮联合宣布战略合并,合并后的满帮集团保留原有货车帮和运满满的品牌继续独立运作,业务上进行优势互补的战略整合。年初还在相互起诉的一对冤家,年终却走到了一起,让人不得不感慨资本力量的强大。
做为公路货运领域的两家独角兽公司进行合并,即成就了2017年互联网物流领域最大的一桩合并案,也引来了市场垄断的质疑。专线企业和司机享受的免费服务是否继续免费,现有的优惠政策是否还继续保留,都将是未知数,前面可是有滴滴和优步合并打车却更贵的经验。
七 德邦过会即将上市
12月5日,德邦首发申请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获得通过,拿到了A股的入场券。好饭从来不怕晚,按照正常的IPO流程,通过首发申请的德邦最快有望于2018年完成挂牌上市的全过程。目前快递业务在德邦物流的整体业务中比例越来越大,未来将成为德邦的核心业务。今后无论在快递还是快运市场,德邦都面临着已经上市的快递企业的竞争。
我国物流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选择进入资本市场,可以通过上市扩大规模融资,强化自身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远发展。上市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专线物流受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而专线自身目前也正处于整合和转型的关键期,新的一年专线市场又将出现怎样的风云变幻,我们拭目以待。但不管面对怎样的挑战,专线企业都应不断学习,积极应对,从困境中找机会,从机会中谋发展(物达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