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警校生给中国父母的六条忠告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受分数的压制,有一句话放在中国。一点也不夸张,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中国父母的关注。我认为。孩子的父母为什么想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去学习呢?不就是为了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独立,生活的幸福吗?其实,幸福很简单,也很难。所以说,我们不必去刻意的追求幸福,那么,孩子就可以不刻意的去追求分数。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对于孩子而言,不去刻意的去追求,那么,孩子会减少许多的压力,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并不是学习成绩、或高考成绩、或是否能考上研究生,那只是一块敲门砖,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长期的好习惯来改变的,因此,想形成好的习惯。就要从小去培养。所以有以下六条建议: 1、不要太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因为学的更好是为了以后生活的更好。更幸福,所以说。我们不是被父母逼着去学习,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家人生活的更好、更幸福而去努力的学习。 2、其实长大以后才发现。以前做的事情都很幼稚,但是有什么办法呢?都已经过去了,所以说,我个人认为那些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毕竟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都随波逐流的去做一件事,那还有什么异彩缤纷之说呢?所以说,顺其自然是最好的。 3、作为父母,我们要充分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让他们走某条路。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以前走过同样的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去吃亏。但是那是你们的路,孩子的路终究还是让孩子自己来走的,孩子们吃过亏自然就会记住这个教训,这才是他的人生,才是他自己的经历。因此,我们需要的是创新,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是一个勇于开拓的世纪,这样说来,其实放手也是一种爱。 4、我们也是从童年过来的,因此有时我们需要正确的去理解孩子们的某些行为,可能在我们看来,非常的不合情理,但对于孩子们而言,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收获是非常大的。 5、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从一个调皮捣蛋的高中生如今变成了天天进图书馆学习的大学生,我为什么有如此之大的变化?是基于对自我的思考、反省。我在想,我就天天玩,什么东西也不学。到社会上了我如何生存,父母不会养我一辈子。我应该如何活下去,是啊,生活就是这样,就这么一想,我觉得是该有所行动。因为我以前经历过许多。所以自己一个人沉下心来思考,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会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所以说,父母教育孩子时,要让孩子自己了解自己。同时父母也需要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沟通,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这其实也是教育方式的一个问题。 6、培养孩子,家长需做到放手,不是说全部放手,不能叫放纵,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放手,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放手的程度取决于各自家庭的情况。 以上这六条建议希望大家看后能有所感悟,请大家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同时也希望我们中国式教育也越来越符合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