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在漫无边际的宇宙里去向不明
如果有人声称他的电话是从外太空给你打来,你会相信吗?
托马斯是英国宇航局送入火星的第一位航天员,可他并不想背负所谓科学实验的重任,他愿意踏上这趟没有回头路的太空之旅,只有一个原因:他想自杀,到了火星就自杀。在这之前,他想到了那些曾经在他身边出现又一一离去的人,他想跟自己曾经的爱人做最后的告别,可是阴差阳错地把电话打到了七十一岁的老奶奶格拉黛丝那里。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有一种美好的预示:一切不如意终将远去,未来风景独好。
可是,你真的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故事结局吗?
——丧了前半生的托马斯,其实将来也会一直丧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看来,从头发丝丧到脚后跟的卡西·阿弗莱克简直就是托马斯本人。

——每个人都曾深陷泥潭,但总有人在眺望远方。
——没错。
——逃离不是救赎,我们需要做的是与自己和解。
——也没毛病。
但是,这两句话真的就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吗?
在正式开始对托马斯未来的命运指手画脚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太空怪谈》吧。相信对于作者而言,这首贯穿始末、被反复提及的歌也一定有着其特殊的意义。

在这首歌中,汤姆少校与《孤独梦想家》中的托马斯一样,是个前往太空执行任务的宇航员。随着他与地面控制中心对话来往,气氛一步步从轻松坠入沉重。“今日的星尘看起来也如此不同。告诉我的妻子,我爱她,她知道的。”
然后呢?
汤姆少校失去了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漫无边际的宇宙中,他一个人漂浮着,无所适从着,去向不明。
远在月球之上,他只能望着地球,什么都做不了。
这是一个对未来充满理想的宇航员最后的结局——汤姆少校最后的结局。
那么对从头到尾被人称作汤姆少校的托马斯,人生路线有没有被作者划定在《太空怪谈》上呢?
我们回到这个名为孤独梦想家的故事上来。

在遭遇过亲临父亲出轨现场、亲眼目睹弟弟死亡、亲手将妻子从自己的身边推开之后,托马斯对人生早就变得淡漠。
但是面对与他只有一通电话之缘的格拉黛丝,她迷路了、她的家庭濒临分崩离析、她的小孙子对未来奋力一搏,他还是一次次的动容了。
这个故事的简介上,最后有一句话:“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建立了属于他们的联系,陷入绝境的家庭和处于绝望深渊的年轻人成为彼此的希望与寄托……”
多么希望故事的结尾就是所有人都重整旗鼓,为未来奋力一搏。
可是现实是什么呢?

托马斯依然随着战神一号在宇宙中进行着无法回头的旅程。
说起来,他一直把战神一号称为“小屋一号”,或许“小屋一号”这个称呼包含了些许他对自己是宇航员这份事业的不在乎,但更多的,应该是他对于一个家的渴望吧。他在地球上没有家了,小屋一号就是他内心中的归属感。而在他再也不把战神一号称为小屋一号的时刻,意味他找回了人生的归属感,不再把这些感受寄托在一个对他个人而言并没有多少深层次意义的实体上。
不管托马斯最初的计划是什么,后来心理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设定好了结局。
他将前往火星,完成死去的同事未来得及完成的任务。
而这趟旅程,从最开始,就没有规划归程。
所以,从他踏上旅途的那一刻起,就算他后来放弃自杀的念头,就算他想以后好好生活,他也跟地球上的人——他在乎的那些人永别了。
无法回头。

每个人都觉得托马斯运气好,遇见了格拉黛丝,完成了自我救赎,有机会怀着爱与希望活下去。
可是事实上,他看似好运的未来充满着丧气。
在他想回去的时候,他回不去了。
就连抓住他想抓住的人,也只能靠一个虚无的动作——闭上眼睛,用拇指和食指比出地球的样子来完成。
书中的结尾充满着悲剧主义英雄色彩:
乐曲响起,托马斯看着窗外的地球,此时看起来,地球就跟一枚十便士硬币差不多大小。他闭上一只眼,用拇指和食指将它从黑暗中拉出来。
“你干什么呢?”克劳迪娅糊里糊涂地说,不过她被逗乐了。
“我抓住了地球,所有的人都在地球上。”托马斯轻声说。
他把地球放进口袋,就挨着他的心脏。“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你真有意思,托马斯。我好像很想你。但你在离开之前,我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托马斯没说话,他只是闭上眼听音乐。然后,他唱了起来,而战神一号则像一只美丽的蜻蜓,缓缓却不可阻挡地移动,在宇宙中继续着一场无法回头的旅行。
有一个星光侠。
他在空中等待着。
这么丧的,托马斯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