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不是出险花费全都赔:免赔额与报销比例很关键

今天起了个大早去赶飞机,深哥要离开深圳几天,出差去趟北京。我有个习惯,为了避免飞机延误,一般都会选择乘坐早班飞机。
深圳的航班延误经常被朋友圈的人吐槽,但我这两年多的飞行几乎没有超过两小时的延误,这是因为我乘坐早班。早班飞机很少被延误,因为首班飞机被影响了,那后面的航班很难安排。
由于北方气流影响,飞往北京的航班经常颠簸,在飞机颠簸失重的时候,心里h还是有点担忧。不过,好在经常出差的我买了一年期的高保额航空意外险,一想到这个就安心好多。
今天比较特别,这是深哥第一次在飞机上写公众号稿件,今天想和大家讲讲保险理赔里面很关键的两个关键词:免赔额和报销比例。
免赔额指的是保险理赔时会被免去的额度,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事先约定,损失额在规定数额之内,被保险人自行承担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与我们常说的起付线类似,就是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用户在申请理赔时需要自行承担一定损失,即在扣除一定额度的费用,保险公司再按比例赔偿。
和大家举个例子,深哥给家人购买一份门诊险,免赔额是1000元的话,假设符合保险报销范围的医疗费是5000元,则保险公司在赔偿的时候会扣除1000元,支付给深哥家人(被保险人)的理赔款是4000元。
免赔额是保险公司根据保险费率和市场调查情况得出的,免赔额能消除许多小额索赔,损失理赔费用就大为减少,从而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同时也降低被保险人要缴纳的保费,是一种双方互利的方法。
免赔额使投保人在增强责任心、减少事故发生的同时,从中享受到缴纳较低保险费的好处。免赔额真的很关键,影响着整个保险产品的定价。现在的医疗险敢做百万高保额但是保费很少,就是因为免赔额定得高。
免赔额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总计的免赔额。就是把保险期内所有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损失加计在一起,如果这全部损失低于总计的免赔额,保险人不作任何赔付。一旦全部损失超过总计的免赔额,保险对所有超额部分的损失予以赔付。
健康险中经常使用一种日历年度的总计免赔额,把日历年度内所有合乎规定的医疗费用累计在一起,一旦累计额超过一定金额,保险人再根据合同支付医疗保险金。
目前,商业医疗保险多为补偿型险种,一般是在社保报销之后,保险公司再对剩余部分进行的“接力”报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保险公司能赔多少钱,并不是说保险金额是多少就给你赔付多少,而是得看你实际花费多少。
我们在保险理赔中确定了可以理赔的数额后,还会涉及到赔付比例。赔付比例与免赔额紧密相关、一起出现的,一般先扣除免赔额,在乘以赔付比例。
赔付比例可以理解为社保中的报销比例,就是保险公司在赔偿时按照一定的比例来支付赔款。这个比例一般介于70-100%之间,没有支付的剩余比例部分需要被保险人自行承担。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4月份去医院拔了智齿,总共花费了1200块钱,我用了社保卡里面的钱支付。因为我们公司给我们购买了比较好的团险,可以保险拔牙部分,我把相关单据寄给保险公司理赔。
我们公司给员工一起购买的团险免赔额是100元,赔付比例是80%。深哥上周收到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理赔款是880元。具体的计算如下:(1200-100)X80%=880元。
深哥读保微信公众号,小白的保险配置指南。资深媒体人,互联网保险从业者。曾在凤凰财经、新浪财经、网易财经担任资深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