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观影十佳总结
2017,是很不一样的一年。从毕业到走入职场,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很多羁绊中走出,也有很多未知要面对。
我觉得自己每一年都在成长,对于电影的认识和观影的品味都在变化,从最早的中二时期只看超级英雄大片,到后来慢慢接触奥斯卡获奖片,到欧洲主流电影节的小众艺术电影。当然,任何认知都是结合社会现实的,与其说这些电影在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倒不如说是社会决定了我思想的高度,而电影只是提供了我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很认同之前一期反派影评中说到的,评价一部电影,通常遵循的是三个性: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三性合一,或者有一性特别极致,都能得到我的青睐。
2017年,我一共观看了206部电影,其中大荧幕观看87部,国产片36部,算是创了历史记录了,赶趟了4月份的北京电影节和6月份的上海电影节,算是很棒的观影体验。不过到了真正评选今年的观影十佳,还是很困难,喜欢的片子很多,落下了哪个都觉得不舍得,but anyway,最后选出来的几部多多少少都在观影中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
(ps: 排名不分先后,且入选的仅为2017年上映或引进或出资源的电影)

1. 《银翼杀手2049》
时至今日,我还能清晰记得电影中多处可以划入影史经典的桥段,这是一部集导演强烈的赛博朋克美学风格、极致的视听语言、意识觉醒追寻自我的内核为一体的几无缺点的电影。砸下两亿多美元,丹尼斯维伦纽尔任性的创造出一部硬科幻外衣下的文艺片,在科幻片影史上绝对是浓墨出彩的一笔。虽然这部电影遭遇市场大扑街,不过没关系,就像电影所表达的,不是所有人都有灵魂。

2. 《莫娣》
很多人给这部电影“年度催泪温情治愈片”的标签,它真正打动人的,是男女主丰满的人物形象,这要归功于莎莉·霍金斯和伊桑·霍克细致入微的表演。与其说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片,倒不如看成是一部爱情片。善良的莫娣,用自己的画笔描绘那些冷暖人生,绽放出人性最美的花朵。她不是边缘群体,她像天使一样带着光环,给人以灵魂的慰藉。
The whole life already framed,right there.

3. 《木星之卫》
作为今年戛纳金棕榈的遗珠,有幸在欧盟电影节上海站上看到此片。《木星之卫》简直就是守望尘世的电影版。似乎是高逼格的翻版圣经故事,但又不仅仅是你认知内的生命哲学,超能力怎么来的并不重要,而是在面对神迹时,人们如何面对信仰的崩塌,然后重建,并完成救赎。电影配合上难民题材,肆无忌惮的长镜头,每一个困惑都没有确切答案,但就是很享受那120分钟不可知论的摧残。

4. 《鬼魅浮生》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部清流之作,那就是“无声胜有声”。全片自始至终都在用肆意的镜头,仿佛在诉说着生与死的距离,在思索灵魂与记忆的分量。一个对于尘世恋恋不舍的幽魂,在历经沧海桑田转世轮回,直到魂飞魄散之前,才终于顿悟,具象化的孤独抽走了最后的精神支柱。当然,本片还贡献了年度最美长镜头,一个派可以吃五分钟,且吃的那么让人心碎。

5. 《爱乐之城》
虽然对《月光男孩》拿奥斯卡没有什么怨言,但是我个人心中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其实是《爱乐之城》。这部电影虽然有过誉之嫌,但在观赏性上做到了极致,作为弹钢琴的人来说几乎没有抵抗力。导演炫技到让人眼花缭乱,算是革新了歌舞片类型,同时最让大家喜爱的片尾蒙太奇段落,让本片成为“反爱情的爱情片”,也是高光时刻。
Here's to the fools who dream.
6. 《出chu租zu车che司si机ji》
这是一部目前没有豆瓣词条,也消失在今年豆瓣榜单中的一部电影。如果它没有被404,我相信它会是话题榜单上的Top3。其实作为典型的韩国类型片,它在完成度上是有不小缺陷的。但是韩国电影敢于取材于历史的态度,永远都是中国观众羡慕不来的。今年该类型的电影有很多,《底特律》《他们先杀了我的父亲》等,都涉及到political movement。而那些越触碰敏感神经,越无法接触的历史,越是我们不能忘,不能被犬儒主义说教的真相。

7. 《生吃》
在和《逃出绝命镇》《小丑回魂》之间作了一番抉择后,我还是选了《生吃》作为惊悚恐怖片的代表放入Top10。三部电影都在反类型上都有各自的创新,不过《生吃》以其作为女性视角性觉醒的深层隐喻解读更胜一筹。电影不论是视觉刺激氛围的营造,还是心理变化的处理表现都很棒,让观众在以一种猎奇心态看完后,还能引发新的思考。

8. 《好时光》
这是我在今年上海电影节上看的第一部电影,我也是第一批有幸在国内大荧幕上看到今年戛纳主竞赛单元高口碑作品的观众。全片自始至终高能的电子配乐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营造出几近癫狂的无助感,把一个困兽犹斗的犯罪故事讲述的如此引人入胜。没有自由,纽约的夜晚,再无好时光。

9.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在颁奖季呼声如此之高,让我不得不抱有很高的期望,而看完后果然出乎我的意料。对爱最好的诠释,就是去感受生命中的一切。那种对爱的渴望,可以让人不顾一切。 引用一条热门评论,这部电影可以让人思考“同志电影”这个分类是否还有意义。

10. 《嘉年华》
这本该是一部在威尼斯电影节走走过场,在国内市场默默无闻的电影,却因为当时巧合的社会特殊性具备了另外一层意义。电影直面社会痛点,镜头冷静克制,却让所有观众无处呐喊,无处宣泄。这部电影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愤怒,而是要我们思考。梦露既是女性自由的象征,也是男性对女性的物化,文晏用相当高的完成度让国产电影避免了三大电影节剃光头的尴尬。
我们不但拍出了超过熔炉的电影,还上演了超过熔炉的惨剧。——雾淡乡
今年喜欢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的,估计工作以后也没法一年看这么多电影了。希望来年继续从电影中汲取力量,不断拓展新的认知,不要做一个反智的傻帽。
附:
十佳院线国产电影(排名不分先后):
《嘉年华》
《芳华》
《明月几时有》
《大护法》
《相爱相亲》
《绣春刀2》
《暴雪将至》
《不成问题的问题》
《29+1》
《二十二》
十佳院线引进片(排名不分先后):
《爱乐之城》
《银翼杀手2049》
《敦刻尔克》
《海边的曼彻斯特》
《金刚狼3》
《至暗时刻》
《极盗车神》
《寻梦环游记》
《降临》
《看不见的客人》
十佳非院线引进片(排名不分先后):
《鬼魅浮生》
《木星之卫》
《莫娣》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生吃》
《杰出公民》
《猎凶风河谷》
《沃伦》
《我是布莱克》
《无爱可诉》
十佳LGBT电影: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沙滩鼠》
《夏日光年》
《心之石》
《月光男孩》
《人生密密缝》
《只是查理》
《我世界的中心》
《十年带球跑》
《我们》
十烂院线片(这个排名很得罪人,很多烂片没入榜是因为我没看过,只从看过的当中选):
《正义联盟》
《新木乃伊》
《功夫瑜伽》
《攻壳机动队》
《深夜食堂2》
《一条狗的使命》
《摔跤吧爸爸》
《悟空传》
《七十七天》
《西游伏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