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终总结
查看话题 >今天,是不在日历上的一天
月初以为十二月只有三十天,参加三十天推电影挑战,想着这一年就结束。于是,今天也就像是2017附赠的多出来的一天。
现在是2017年12月29日下午16点,是2017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最后一个半小时,整个办公室洋溢着即将放假的喜悦。只是三天而已,但好像每个人都能在这三天里发生巨变,把孤岛连成大陆。
敲出第一段我羞愧不已。
昨晚帮一个高一的弟弟看作文,太有深度了。时至今日,我都没法子敲出任何一篇bad ending的文章。更何况高一时我也只会一笔一画写出华丽的辞藻,被老师当堂朗读时暗戳戳产生的快乐图景,叫当初的我怦然心动,就像今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一样叫人怦然心动。
只可惜很快我就意识到,辞藻并不华丽且恶心,生活开始被数学所困扰。念大学之后,比数学更恶心的事情也一件接着一件。
和私人生活一样,公共世界也是如此。在这世上活着,只有“更”,没有“最”。
我们所有人和南方周末都以为,年末写一篇毫无意义的自我狂欢的文章,配上一个happy ending,就可以把过去一年所有的苦难和萧瑟一笔勾销。好像又回到新年的第一天,拆开新日历时,总是有一种动心。
圣诞节那天小姐妹说分手了,我总是铁石心肠,只叫她把删朋友圈的努力转移到修改毕业论文上面。估计屏幕那头的小姐妹恨不得把我拉黑打包和朋友圈一起丢掉。本想买杯奶茶哄哄她,忙晕乎忘记,下班差不多是闭着眼睛爬回去。后面几天也没说话。
其实那天我敲了一句,你那么好,怎么会有人忍心气得你关上朋友圈。后来想想,罢了别叫她太骄傲。
秋天时朋友发来一段不晓得从哪里摘的字,一年到头动心的次数寥寥,这一年也就白过了。回,完了呗,又白活了。老有人拐弯抹角说,阿丁我最想看到的一件事儿,就是你身旁站了个人。身旁能站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又幸运。何况,我还不够好,我还有很多事儿得去做呢。
JZ姐当初发过我的四个字,她说二十年太久了,只争朝夕。虽然在原本话题范围内我确实没做到,但总记着这四个字。
这一年虽然很多回被没有来由的,平淡生活里的刺扎到委屈,但也尽量让自己不畏惧。偶尔忍不住抱怨,发现身边人也在处理着自己的大难题,就不再出声。不过想想,也不晓得什么时候练成的技能,遇到大难题,好像插着腰让自己假装狠一点,大难题就能被吓远一点。吓不走,熬一熬就过去了。确实也是这样,那么就继续这样下去吧。
翻着一年来的记录,庆幸自己还是始终明白该往哪儿去,该在哪儿停,因为羡慕而对自己产生的不满,因为委屈而对世界产生的怀疑,也终归在和自己不断对话后,化作这一年里少有的几处空白。不是那个很俗的词,和解,并没有和解。
空白以后的阅读,观影,以及交流,都在印证或者纠正自己的最初判断。这一年被激活一条人生之线,会尝试在每天反复日常中,去寻找自己的独特之处,这是富有乐趣的一条线,这才是空白期之后应该有的样子。没有因为空白而变得狭隘,自私,没有因为虚度时间变得闭塞,着急。一直在直面与审视,很有劲。
如此一来,我不再对未知保持距离,也不再觉得被爱是理所当然。
老师以为我还在忙活工作,说别做事儿了,明年再说,收拾收拾提前下班吧。原来我很喜欢的榜样也会在这种时刻,选择拖延。我们都一样耶。那准备下班,窝回去,闭嘴享受片刻的沉默。
这是一篇毫无意义的文字组合,我依然给了自己一个happy ending。正如年初拿出新日历掀开到第一天,这份动心是这一年最温柔的真实。
现在是2017年12月31日下午四点。做完今年最后一条推送,瞄了二十三分钟假期后第一天上课需要交流的文献(未遂),看完《伯德小姐》,打扫房间,穿上新袜子,用昨天在西西弗购入的大容量水杯装满冒烟的热水。然后把2017年weekly的最后一项TO DO勾掉。
这一年很多时候都在重复,不断重复。常有的情况,整整一个礼拜每天的TO DO LIST都几乎一样。但也不恼,都是值得花心思的事儿。我总时刻提醒自己,只争朝夕。四月发微博,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好与坏,都成为了我平凡一生中某个珍贵的一天。
突然想起下午随手给朋友回复的,don’t worry。
昨天从外面回来,学校里的彩灯都亮着。爱迪生当年应该都没想到,在这个只要把灯点亮,好像就能预示着哪怕是一团糟,即将到来的都会是甜蜜而无来由的绝对信心。
那我们就往前走吧,覆水难收。
“只要早上醒来时,他还想着他的第一杯咖啡,他就知道他准能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