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我在豆瓣的读书生涯。4。2017年度总结。
1.总量: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23:49,共计285本。
2.值得读:
1 《英国通史》六卷本。
这才是我想读的历史书,不是泛泛的一笔带过,也不是捕风捉影的揣摩臆测。
2 《中国神话传说》。
别以为自己是中国人就了解中国神话。
3 《论语今读》。
不啰嗦,不望文生义,恰到好处的精妙解读,有心的人自然能够体会到的默契投缘。
4 《人类简史》。
实话实说,不以上帝自居的人写的关于人类这种生物的发展史,观点别致。
5 《行动的勇气》。
关于“在其位谋其政”的最好解读。书呆子力挽狂澜拯救世界。
6 《艺术的逃难》。
学术范的传记。
7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阿婆,你本身就是个传奇。
8 《走出非洲》。
世界如此之大,可怜我们,每天坐井观天,所谓现实的生活不过是画地为牢。
9 《人间是剧场》。
这个活佛我喜欢,有人气。
10 《微物之神》。
读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感觉,忘不掉,吐不出来。
11 《为你,耶路撒冷》。
在他们笔下,这个城市确实是神迹。
12 《巴黎烧了吗》。
人啊,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勾心斗角,最可爱的不是高喊自由解放的人,而是那些有良知的德国军官。13 《蓝调城南》。
老北京,新北京,首都,看看你都经历了些什么。
14 李娟的牧场系列,四本。
中信出版的三本羊道系列非常美,最后一本冬牧场内容完胜。
15 《时光列车》。
就爱这种自由自在的自我的小调调。
16 《散步去》。
朴实亲切的美,有经历的老人家都明白。
17 《缝不起来的童年》。
为人父母,只有更残忍,没有最残忍。
18 《爱与黑暗的故事》。
我爱我妈妈,如果可以,妈妈,再爱我一次。
19 《现代艺术150年》。
终于有一本能看懂的艺术鉴赏通识书了,开本非常赞,纸张特别棒,简直爱不释手。
20 《岛屿之书》。
人啊,认识你自己,看清你自己。守得云开见月明。
3.美中不足:
《科雷马故事》。内容很不错,开本忒雷人,超大号板砖,只顾着价钱,不方便阅读。
《遥远的向日葵地》。李娟的内容很好,可是装帧设计就实在可惜,没有了羊道系列自然温润的气质,太小家子气,然,李娟其实是个很大气的小女人。
《丝绸之路》。厚厚的一大本,大名鼎鼎。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无数的细节,无数详实的人名,民族。看过之后完全云里雾里。看过,又好像没看过。完全记不住什么。
4.个人体会
刚上市的新书,如果想读,就尽快读完,趁着热乎劲,否则一旦变成清单中的一项,就会成为遥遥无期的任务。
虽然觉得每一本书都写详细的读书笔记或者摘记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还是尽可能在刚刚读完的时候趁着还有清晰的印象和鲜活的感受,写点东西下来,这样最起码年终写总结的时候一目了然。
虽然说在书上写写画画的算不得好习惯,但是如果是确定收的,最便宜的方法还是直接写在书上,最好直接写在有感触的地方,重读的时候会更有感触,不是对书本身的内容,是对自己的变化。
若是对一本书有兴趣,最好是先在实体书店里读上一部分,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买纸书。或者是干脆先看电子版,看过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买纸书。
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
不同题材的交叉阅读更有益于深度思考。
读书这个事情还是刚柔并济的好,好啃的和难啃的交叉进行,事半功倍。
5.2018年度计划:
2017年读书的一个问题是有规划,但是没有系列的规划。以至于所见都是零散的。对于一个方面的内容,想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就要在集中的时间内读一系列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融会贯通。2018年会侧重在系列和相关上。
首先完成2017年内没有完成的系列。
黑暗塔的平装本。精装本看了两本,觉得有些浮夸。
略萨的平装本。大约是最近这段时间偏爱平装本吧,是只读不收的类别。
考古系列,专科教材和科普通识类。
后浪漫系列。人越是老,就越喜欢简单明了有意思的漂亮东西。
企鹅经典小说。发现这个系列还有很多没有读过,争取扫盲。
企鹅经典毛边典藏本,英文原版。设计很美,质量上乘。
心心想念的 Harry Potter 十五周年纪念版。
后浪大学堂。尽管同样的内容反复出新版,还是有一些写的很好的教材类通识类值得精读。
古文还是不能扔啊,唐诗宋词的鉴赏辞典准备收。
当然,除了纸书,还是要在kindle上多下功夫。
6.作为一只纯粹的书虫,2018,继续啃吧。
然后,争取在2017年的最后几天里再努力的用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