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身边都曾有过何小萍
每个人的身边都曾有过何小萍
在看《芳华》过程中都没有流泪,但是看完结尾真的泪流满面,甚至想大哭。
尤其是看完那些片花和被剪掉的镜头,更是止不住的流泪。多少人看完之后开始追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开始感叹芳华易逝,自己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仿若昨日。
出来以后和朋友讨论,激动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将话题转到了校园冷暴力。
《芳华》中的何小萍,亲生父亲被“文革”迫害,继父不接受她,母亲不爱护她,从小被人鄙视,孤立和排挤。来到了文工团,也一样被人孤立和排挤。被人当面扒衣服羞辱她,男生不配合她跳舞。多年的压迫和孤独,在她变成战斗英雄后,彻底爆发——她疯了。
这几年网络频频爆出校园欺凌事件,但在校园欺凌的前期则是校园冷暴力,那么校园冷暴力是什么呢?
校园冷暴力是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校园冷暴力包括嘲笑,讽刺,谩骂,孤立和排挤。
校园冷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青年报对1999人进行的调查中,其主要调查对象是80、90后。86%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存在校园冷暴力。
我也是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
我和朋友讲起自己的小学,说自己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备受班里同学的排挤,大家都不喜欢和我玩,不喜欢和我坐同桌,因为我学习不好,长得不漂亮。朋友都感到惊讶,我性格如此开朗,如此受欢迎的人,儿童时期会这样度过。其实这段不堪的往事,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小学2年纪,我的腿被烫伤,腿上起了一个大水泡,当时班里同学都害怕那个水泡会传染,虽然老师已经和同学们说过好几次,我腿上的水泡不会传染,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和我坐同桌。没有办法老师就把我一个人安排在最后一排,没有同桌。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备受排挤,因为我总去迟到,父母每次来接我都很晚,小朋友都不喜欢和我玩,甚至有个小男孩在吃饭的时候把抹布丢在我的饭里。我到现在都记忆深刻。这样的伤害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阴影。幸运的我,在小学三年级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那里我开始有朋友,我不再被孤立和排挤。才有了现在的我自己。但是我依旧无比的自卑,因为我有着不美好的童年,对我来说,这些给我造成里很大的阴影。,所以我很能理解何小萍在他人排挤下的生活,她的痛苦和隐忍。
朋友也和我讲起她的大学生活
“其实我的大学生活并不美好”“我的一个室友被其他两个人孤立和排挤。他们在水房捡了那个女孩的水卡不还给她,还将其藏起来,知道那个女孩办了新的水卡,就把之前的卡扔掉。”
“我很惭愧,我当时没有帮助那个女孩,但是没有办法,我的能力也有限,我也不想被孤立,所以我不敢站出来”
以及我现在的一个室友,她会和我讲起自己本科室友是如何排挤她的。
“我们在食堂吃饭,我被别人撞到,他们几个人就责怪我走路不长眼,把别人的饭撞倒,还不给别人打饭。他们在食堂大声讨论,责怪我,好像我做了天大的坏事一样。我无比心寒。”
“他们经常一起行动,把我一个人落单。什么事情都不与我分享,我常常孤单一人”。
她每次讲起都十分伤心和生气。我也只能安慰安慰她。对于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太常见了。我总觉得大学生都很成熟不会做出初中高中那样幼稚的事情,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甚至在大学里的排挤和孤立要比初高中更常见,更恐怖和不堪。
剧中的何小萍所遭受的排挤远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恐怖。
何小萍在文工团被孤立和排挤,但是她遇到了活雷锋刘峰,她遇到了一视同仁的分队长和政委。二人维护了何小萍,照顾了何小萍。但是在生活中,更多的人无法遇到刘峰,也更不可能遇到分队长和政委这样的人维护自己。
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能够真心照顾学生感受的老师少之又少。更多的老师更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班级中存在的冷暴力行为,多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老师是校园冷暴力的推动者。老师对有些学生的责罚,会加剧班上同学对这些同学的嘲笑和排挤。
校园冷暴力,最重要的解决人之一就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会让这些孩子在心灵上有所安慰。
甚至就是家长,能够去关心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也少之又少。更多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多数遭受冷暴力的孩子学习都不是很优异,在学校遭受同学的排挤,回到家里也不能与家长敞开心扉,甚至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他们的内心深受折磨,疲惫不堪。这给遭受到冷暴力的同学又是一击,在学校感受不到任何人的关怀和善良,在家里也感受不到家长的关怀,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的阴影,这些遭受冷暴力的同学,在将来会更容易抑郁和焦虑,给他们心里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我和朋友谈了很久。她说她非常能理解何小萍所遭受到的排挤。她是校园冷暴力的见证者,我也同意她的观点和看法。我虽然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没再遭受过校园冷暴力,但我在之后的学校生涯中见证了他人被孤立和排挤。每每此时,我都尽量去帮助那个被孤立和排挤的人,我也会尽量的去调节他们的关系,让她能过的尽量的好,让她感受到他人对她的善良和爱。
校园冷暴力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有时候你的一点点善良,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心存善念。
在看《芳华》过程中都没有流泪,但是看完结尾真的泪流满面,甚至想大哭。
尤其是看完那些片花和被剪掉的镜头,更是止不住的流泪。多少人看完之后开始追忆自己的青春岁月,开始感叹芳华易逝,自己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仿若昨日。
出来以后和朋友讨论,激动不已。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将话题转到了校园冷暴力。
《芳华》中的何小萍,亲生父亲被“文革”迫害,继父不接受她,母亲不爱护她,从小被人鄙视,孤立和排挤。来到了文工团,也一样被人孤立和排挤。被人当面扒衣服羞辱她,男生不配合她跳舞。多年的压迫和孤独,在她变成战斗英雄后,彻底爆发——她疯了。
这几年网络频频爆出校园欺凌事件,但在校园欺凌的前期则是校园冷暴力,那么校园冷暴力是什么呢?
校园冷暴力是指不通过殴打等行为暴力解决问题,而是表现为冷淡、轻视、放任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校园冷暴力包括嘲笑,讽刺,谩骂,孤立和排挤。
校园冷暴力是普遍存在的,在中国青年报对1999人进行的调查中,其主要调查对象是80、90后。86%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存在校园冷暴力。
我也是校园冷暴力的受害者。
我和朋友讲起自己的小学,说自己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备受班里同学的排挤,大家都不喜欢和我玩,不喜欢和我坐同桌,因为我学习不好,长得不漂亮。朋友都感到惊讶,我性格如此开朗,如此受欢迎的人,儿童时期会这样度过。其实这段不堪的往事,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小学2年纪,我的腿被烫伤,腿上起了一个大水泡,当时班里同学都害怕那个水泡会传染,虽然老师已经和同学们说过好几次,我腿上的水泡不会传染,但是大家还是不愿意和我坐同桌。没有办法老师就把我一个人安排在最后一排,没有同桌。
其实从幼儿园开始我就备受排挤,因为我总去迟到,父母每次来接我都很晚,小朋友都不喜欢和我玩,甚至有个小男孩在吃饭的时候把抹布丢在我的饭里。我到现在都记忆深刻。这样的伤害对我来说是一辈子的阴影。幸运的我,在小学三年级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那里我开始有朋友,我不再被孤立和排挤。才有了现在的我自己。但是我依旧无比的自卑,因为我有着不美好的童年,对我来说,这些给我造成里很大的阴影。,所以我很能理解何小萍在他人排挤下的生活,她的痛苦和隐忍。
朋友也和我讲起她的大学生活
“其实我的大学生活并不美好”“我的一个室友被其他两个人孤立和排挤。他们在水房捡了那个女孩的水卡不还给她,还将其藏起来,知道那个女孩办了新的水卡,就把之前的卡扔掉。”
“我很惭愧,我当时没有帮助那个女孩,但是没有办法,我的能力也有限,我也不想被孤立,所以我不敢站出来”
以及我现在的一个室友,她会和我讲起自己本科室友是如何排挤她的。
“我们在食堂吃饭,我被别人撞到,他们几个人就责怪我走路不长眼,把别人的饭撞倒,还不给别人打饭。他们在食堂大声讨论,责怪我,好像我做了天大的坏事一样。我无比心寒。”
“他们经常一起行动,把我一个人落单。什么事情都不与我分享,我常常孤单一人”。
她每次讲起都十分伤心和生气。我也只能安慰安慰她。对于这样的校园暴力事件太常见了。我总觉得大学生都很成熟不会做出初中高中那样幼稚的事情,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甚至在大学里的排挤和孤立要比初高中更常见,更恐怖和不堪。
剧中的何小萍所遭受的排挤远远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恐怖。
何小萍在文工团被孤立和排挤,但是她遇到了活雷锋刘峰,她遇到了一视同仁的分队长和政委。二人维护了何小萍,照顾了何小萍。但是在生活中,更多的人无法遇到刘峰,也更不可能遇到分队长和政委这样的人维护自己。
从幼儿园到高中,甚至大学,能够真心照顾学生感受的老师少之又少。更多的老师更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班级中存在的冷暴力行为,多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老师是校园冷暴力的推动者。老师对有些学生的责罚,会加剧班上同学对这些同学的嘲笑和排挤。
校园冷暴力,最重要的解决人之一就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会让这些孩子在心灵上有所安慰。
甚至就是家长,能够去关心自己孩子心理健康的也少之又少。更多的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多数遭受冷暴力的孩子学习都不是很优异,在学校遭受同学的排挤,回到家里也不能与家长敞开心扉,甚至还要受到家长的责骂。他们的内心深受折磨,疲惫不堪。这给遭受到冷暴力的同学又是一击,在学校感受不到任何人的关怀和善良,在家里也感受不到家长的关怀,这对他们来说是终身的阴影,这些遭受冷暴力的同学,在将来会更容易抑郁和焦虑,给他们心里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
我和朋友谈了很久。她说她非常能理解何小萍所遭受到的排挤。她是校园冷暴力的见证者,我也同意她的观点和看法。我虽然在小学三年级以后没再遭受过校园冷暴力,但我在之后的学校生涯中见证了他人被孤立和排挤。每每此时,我都尽量去帮助那个被孤立和排挤的人,我也会尽量的去调节他们的关系,让她能过的尽量的好,让她感受到他人对她的善良和爱。
校园冷暴力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有时候你的一点点善良,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心存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