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摘抄加短评)
1.佛手乃香中君子,只在有意无意间
2.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3.不昧今生:不忘今生
4. 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5.迁仓米巷,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
注释说是以芸的名字命名而取相敬如宾之意。我认为是以芸来命名,用的是芸推崇的相敬如宾
6.撒鞋,sa一声:拖鞋
7.阳乌:太阳,天色
阳乌犹未落也。
8.少焉,霞映桥红,烟笼柳暗,银蟾欲上,渔火满江矣。
9.兽云吞落日,弓月弹流星。
10.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颠,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灿然。
8和10寥寥数语,有玉环之态,非常有画面感,文字如林间清泉涓涓流淌,沁人心脾,周身舒泰。
闺房记事篇读完了,虽不是全篇覃思隽语那种类型,但自有一番风流彻骨,非常非常喜欢。以前总觉得古文晦涩难懂,经常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很不耐烦,如今竟然能爱不释手,成为每天的精神动力,首先得源于作者基本没有选用高冷的字词;其次书中的人物性情品格深深的打动了我,喜欢芸娘和三白;再就是作者的语言功力,清新精奇的短句,溢美又贴切至极,令我神魂颠倒,第一次有了出于主动想背诵的意愿,一扫读书时被逼着背东西那种厌恶抗拒的情绪。
作者非常有趣,双鲜酱那段快被笑死了。两人的情深,优雅,平和也令我感动。三白儿时的独特眼光,他预知芸娘福薄却执意跟母亲说要娶她,让人读罢也唏嘘不已。
只是芸为什么那么积极地为三白找小妾,以及三白又为什么令人心凉的半推半就,让我从对他俩的艳羡痴迷中清醒了一下。细想来是三白先跟渔女言语暧昧,芸或是太爱他,或是受封建思想荼毒太深,又或是没安全感怕三白厌倦?我不知道,但我很希望她能超越时代,按自己意愿生活,比如林妹妹估计就容不得宝玉有小妾。又想了一下,芸小时候,父亲早逝,她很小时就开始撑起一个家,供弟弟读书,这说明她是非常为别人着想的人,所以她观察三白跟渔女打趣,便认为三白只有一妻终会厌烦,于是就积极为三白纳妾,但一般的小妾她又心有不甘,故欲寻德才兼备者。我又想起芸吃乳腐时说的,“取其价廉,可粥可饭,儿时食惯”,竟有些黯然,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