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年——卫河(平安夜无眠)
最近总想写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前阵子跟二姐通电话,时常提起童年往事,而且一聊起来便思绪飞扬,最后双双感叹万千!仿佛那一切都在昨天…
我们村叫xx村,一条古老的河道将我们村分成三块,各自名曰:前街、后街和新村,我家住在前街,而我们的小学却坐落在新村,从家到学校必然要经过卫河桥,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留下了我们一串又一串的脚印。
捡铜钱
卫河水又涨有落,据村里的老人们说五六十年代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而在我记事起她已是一条黑水河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热爱。
当河水干枯时,黑色的河床便裸露了出来,出现了很大大小小的水洼,每天放学回家就约几个小伙伴抄近道在河床上捡宝贝,一般都会捡到几枚个铜钱,运气再好一些呢还会捡到铜烟袋锅或是银簪子之类的,铜钱的年代大都是清朝乾隆、康熙较多,偶尔也会有更早年代的,回到家,我妈就会用一根红头绳将它们串起来,直到小学毕业,铜钱也串了好几串了。
有了“古董”,也就有了收“古董”的人,那时候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老先生,带着一本厚厚的印有各式各样的铜钱的书,如果哪枚铜钱有跟书里一样的便可以兑换一定数额的现金,而我却从来没有能一次兑换到现金的。
游泳
每隔几年卫河也会涨水,大都在七八月份,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儿最兴奋的时候,因为河道涨水会将以前的老河道一并灌满,而我们前街就会被河水团团围住,成为一座美丽的孤岛,出去赶集或是做事都要坐船才行,这时河水也变得清澈明亮,里面的鱼虾也一下子多了起来。
我和小伙伴们成天没事就往河边跑去看水,家长总会在后面拉长了音调对我们喊:“不要太靠近水边,当心掉河里…”而我们总是还没听完他们的声音便跑的没了踪影。
随着河水水位的慢慢回落,低洼处就留下一个个的大水塘,这也是我们小孩最期待的日子,那时,天气正炎热,知了在树冠里聒噪,田里的热气一浪接一浪的吹过来,正午趁着家长不注意一个个约好偷偷跑出来,到了水塘边三下五除二脱下短裤背心,一个跃身就跳进温暖的水里,“扑通,扑通”激起一个个涟漪,那个感觉别提有多爽了,笑声、喊叫声、水花声使得那一潭死水立刻变得生机勃勃了,我也是在这个时期自学会了狗刨…
在水塘里疯完了,小伙伴们便各自揣着惴惴不安心再偷偷溜回家,不小心被家长发现,只在我们被晒的黝黑的胳膊上画一道,如果显现出一道白印子免不了被胖揍一顿,小院里也传来了一阵“我再也不敢了…”的哀嚎。
捕鱼
由于涨水的缘故,河水也变得丰富起来,大的有鲤鱼,鲫鱼、鲶鱼和草鱼,小的有白条等,而我最爱吃就是白条,暑假写完作业便和大姐、二姐拿着家里粘网跑到水位较浅的区域,看哪里有鱼出现就在附近把网轻轻放在水里,并围成半个圈,然后就等鱼儿撞网,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在一侧赶鱼,增加鱼撞网的几率,看到水面上的浮漂不规则的颤动那准是有鱼落入了圈套,看时机拿只脸盆下水将钻进网眼里的小鱼取出来放进脸盆,如此反复,总会有颇丰的收获,回到家爸妈把鱼收拾干净,装进锅里再放些简单的调料,倒点醋,微火慢炖一两个小时,掀开锅盖,那个鲜啊!因为鱼小,鱼刺也被炖烂了,完全不用担心被鱼刺卡喉咙,就着馒头,那简直就是人间最美的味道……
如今,我外出读书,工作,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每次回家总要看看那条依然发黑的小河,她承载了我那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