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转换
在过去一年,我在生活、工作、情感、人际关系上面,沉沉浮浮,充满迷茫。以前坚信的东西,受到了挑战,就像走在光芒照耀的大道,突然迷雾丛生,笼罩四野。路在哪里?哪里是我可以去的地方?有谁可以来救我么?
真的是越慌越乱,越乱越找不到出路了。
终究,人得依靠自己来拯救自己。在不断追求的道路上,需要自己不断开荒拓路,披荆斩棘。

今天读到的一本书,正验证了自己这次自我救赎的经历。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他人开门。”
当自己意识到,某一扇门开始打开的时候,思维的转变随之发生。甚至,也能更加懂得和体谅,别人面对思维拘囿时,无法走出困境的处境。
思维的转变,在此就显的尤为重要。打个比方,在解某道数学题时,用常用的惯性思维没有办法解开的时候,需要另辟蹊径,尝试另一种思维方式,进行解答。我们对待世界,扑面而来的困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道道数学题,需要不断变换思路,各种问题才可迎刃而解。
思维,是对世界的诠释或理论,是行为与态度的根本,我们的一言一行均脱离不了思维的影响。也可以说,正是过去的经验和社会的约束,形成了我们的思维。再由此思维,不断影响我们的态度,甚至落到行动上。
思维转换无论是瞬间完成或长期酝酿而成,都是改变行为与态度的原动力。我对待交往朋友的态度,外表来看,似乎没有太大改变:依然热心地结交不同的朋友,实际上,我在思维层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结交朋友,是想显示我的个人魅力,有很多朋友的人似乎看起来是人缘较好的,这个时候的我,非常重视外界对我的评价。
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想多交朋友,是希望了解这个世界更多的维度,每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多了解这个世界,多一个思考维度,对自己和他人越宽容,面对困难时,可以有更多视角来看待问题,找到最佳解决路径。
因为思维转变了,后续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待每一个人,会更公平地看待;对自己的评价体系也由外在,转向内在;也会更加具有耐心和宽容之心,去全力地倾听对方的心声,会注意在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更多用心地去考虑对方的真正需求和他的观点,并不妄加揣测和片面地判断。这才是真正地open-minded吧!
“思维转换”中,第一印象对你的影响越大,顿悟的刺激也愈大。(每一项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先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而后才成功的。)
比如,关于原生态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以前我认为,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注度低于弟弟,他们对弟弟各种担心各种保护,就是明摆着不爱我啊。一直把自己的各种不幸福推咎于爸爸妈妈对我的不够重视。现在想来,他们也并非不爱我,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一定是第一时间站在我身旁。其实,他们只是更信任我,相信我可以独立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可以很好地爱自己和处理好自己的生活。
再想到,最近自己一个人开车行驶在上海繁华的徐家汇路口。这个路口,从十年前,到现在,改变并不大。每次自己身处于此地的感受,却不尽相同。这更加可以说明,我们生活的世界,和我们的思维有着直接的关联。你相信什么,付出什么,才会得到什么。
播种什么收获什么,没有捷径可走,这也是大自然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