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材生老婆的烦恼
对题目前三个字做解释老婆毕业于同济大学轨道交通专业,我的学校比她的要差,所以在我心中老婆是高材生。
想当初刚认识的时候那个对她仰慕啊。题外话了。
言归正传,最近老婆遇上了些烦恼。睡前忽然和我说她有些伤感。原因则是她公司目前人员流失较大,她作为正处于哺乳期的老员工说,一是同她要好的一些同事都走的差不多了,二是公司的政策貌似是针对老员工的,三是她目前不是换工作的好时机。第一点第三点很好理解,第二点就感觉公司在给人上眼药了。老婆觉得不和逻辑。
你一家公司好好的,干嘛要辞退老员工,而招新员工?难道只是表面上的压缩人力资源成本吗?
据老婆说,她们公司目前每个员工都处于饱和状态。那么裁员或换新,都是不符合逻辑的选项。
其实无独有偶,我们公司最近也是人员流动很大。而老婆和我的公司都是外资企业。那么这背后是不是有着某些共同的逻辑在里面呢。
昨晚看了几集美剧《shameless》,相比前几季,这一季的《shameless》很反常。这家子人开始勤奋向上了。其实上一季就有一些苗头,Ian的精神病出现好转,Lip开始戒酒,Fiona不再乱搞,并有向资产阶级攀升的迹象,其他小弟小妹也有各自努力的方向和人生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点,就是Monica死了。新的一季里,Frank因为Monica的死而得到重生,这里仿佛在预示着什么,美国最底层人民勤劳干活,勇于自强的时期到来了,最腐朽,最糟糕的美国街头堕落文化正在死去?
现实生活中外企的轻资产态度,和美剧中如此突如其来的三观转换,是否存在着一些联系?
前几周,美国国会通过减税法案,将原本高达35%的企业税收,降到20%。这对全世界企业尤其是美国海外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日本软银孙正义,首相安倍,都表示将大力投资美国本土企业,给美国劳动人民创造可观的就业机会。无独有偶,台湾电子企业巨头富士康也主动交投名状,表示未来将陆续投资美国本土超100亿美元。甚至中国企业家也陆续同特哥会面,马云甚至夸口解决100w就业机会。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抓住机会,将企业转移至美国,这家企业可以关注,以后大涨可能性较大。当然也有背的,如小目标,国民老公,soho潘,等。这些大佬有眼光有动作,但还是晚了一步,最后只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最最牛的,还是李老爷子,当初15年跑路后,16年大涨,挨了多少骂,什么廉颇老矣,什么老眼昏花。再看看现在,人家逃的可是干干净净,这钱是实打实的进了自己口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主题,美国这次要回笼制造业了,所以外企都采取轻资产是有理有据的,等哪天机会来了,都是打算要跑路的。没机会也会制造机会,那就是人为的制造业务收缩,市场低迷。再加上某国,房地产的封锁,和大量基础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以及地方政府高负债,全民加杠杆,以后国内市场是很严峻的。
老婆啊老婆,不要忧愁,危机之下,没有完卵,吃好穿好,提高技能和个人素质,严冬之后,春天会来的。而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