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百读不厌汪曾祺
昨天读完了汪曾祺的一本书——《人间草木》,读完以后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儿——爽,像是猛吃了一大盘猪头肉,解馋。哈哈。我最喜欢的作家有两个人,一位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另一位则是汪曾祺先生。前者的文字是艺术,我只能这么说。不管他写什么,用哪种风格的笔调,读起来都是那么心旷神怡,都是那么美,不,是超越美,是一种神圣的感受,是心灵的升华。读周作人的文字,总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仿佛一下子身生双翼,飞舞在五彩云间或者九霄云外,是灵魂的释放和精神的自由。汪曾祺的文字则是充满了油盐酱醋的烟火气,他写什么都那么亲切,仿佛都是写我们自己身边的人,事,景,都是那么生动灵活接地气儿,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智慧。读他的文字,仿佛是吃了一个大猪肘子,就是最实在的感觉——爽,满足,痛快。
我对喜欢的东西一向都是盲目的,总觉得用多少词语都不能表达我的喜欢,也总觉得没有准确的词能表达我的意思。所以我把自己的语言省略,把书中汪曾祺的语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感受他的亲切,真挚和浓浓的烟火味儿。
他写在西南联大时大家穿的服装各异,不衫不履。其中就写了几位老师的穿着。“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穿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色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楼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此梯里突鲁的声音。”
他写剧团的武戏演员“哐”的一声把大门踢开,门摔在他的脸上,四颗门牙被震掉了。这个武戏演员没文化,有一天到团里大声嚷嚷“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往后吃油饼便宜了!——大庆油田出油了!”
他笔下的刀螂是活的,是美的。“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头可以四面转动。螳螂翅膀嫩绿,颜色和脉纹都很美。昆虫翅膀好看的,为螳螂,为纺织娘。”
他描写的秋葵是这样的,“秋葵是很好种的,在篱落、石缝间随便丢几个种子,即可开花。或不烦人种,也能自己开落。花瓣大、花浅黄,淡得近乎没有颜色,瓣有细脉,瓣内侧近花心处有紫色斑。秋葵风致楚楚,自甘寂寞。”
他写的栀子花已经是经典中的经典了,原文如下”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汪曾祺是高邮人,于是我就知道了高邮盛产咸鸭蛋。关于咸鸭蛋他是这么说的:“高邮的大麻鸭是名种。我们那里八月中秋兴吃鸭,馈送佳节必有公母鸭成对。大麻鸭很能生蛋。腌制后即为著名的高邮咸蛋。高邮鸭蛋双黄者甚多。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
关于喝茶,他写过一篇《泡茶馆》。有诗为证:水厄囊空亦可赊,枯肠三碗嗑葵花。昆明七载成何事?一束光阴付苦茶。
他爱吃,人尽皆知。比如立春日,有“咬春”一说。“北方人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春而可咬,很有诗意。这天要吃生菜,多用新葱、青韭、蒜黄,叫做‘五辛盘’。生菜是卷饼吃的”
他怀念他的幼稚园老师王文英先生。写到他回家乡看老师时,赠了一首不文不白的诗给老师。最后两句是“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健康。长寿无灾。”王先生看了他的诗哭了一晚上,连说“师恩母爱!师恩母爱!”
他回忆西南联大的金岳霖先生是这样写的“金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汪曾祺先生妙笔生花,书里妙趣横生处不胜枚举,真不知道怎么称赞和仰望他呢。最后引用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吧,“相看两不厌,唯有汪曾祺。”
我对喜欢的东西一向都是盲目的,总觉得用多少词语都不能表达我的喜欢,也总觉得没有准确的词能表达我的意思。所以我把自己的语言省略,把书中汪曾祺的语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感受他的亲切,真挚和浓浓的烟火味儿。
他写在西南联大时大家穿的服装各异,不衫不履。其中就写了几位老师的穿着。“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穿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色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楼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鞋(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因此发出此梯里突鲁的声音。”
他写剧团的武戏演员“哐”的一声把大门踢开,门摔在他的脸上,四颗门牙被震掉了。这个武戏演员没文化,有一天到团里大声嚷嚷“同志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往后吃油饼便宜了!——大庆油田出油了!”
他笔下的刀螂是活的,是美的。“刀螂即螳螂。螳螂是很好看的。螳螂的头可以四面转动。螳螂翅膀嫩绿,颜色和脉纹都很美。昆虫翅膀好看的,为螳螂,为纺织娘。”
他描写的秋葵是这样的,“秋葵是很好种的,在篱落、石缝间随便丢几个种子,即可开花。或不烦人种,也能自己开落。花瓣大、花浅黄,淡得近乎没有颜色,瓣有细脉,瓣内侧近花心处有紫色斑。秋葵风致楚楚,自甘寂寞。”
他写的栀子花已经是经典中的经典了,原文如下”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汪曾祺是高邮人,于是我就知道了高邮盛产咸鸭蛋。关于咸鸭蛋他是这么说的:“高邮的大麻鸭是名种。我们那里八月中秋兴吃鸭,馈送佳节必有公母鸭成对。大麻鸭很能生蛋。腌制后即为著名的高邮咸蛋。高邮鸭蛋双黄者甚多。江浙一带人见面问起我的籍贯,答云高邮,多肃然起敬,曰:’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好像我们那里就只出咸鸭蛋似的!”
关于喝茶,他写过一篇《泡茶馆》。有诗为证:水厄囊空亦可赊,枯肠三碗嗑葵花。昆明七载成何事?一束光阴付苦茶。
他爱吃,人尽皆知。比如立春日,有“咬春”一说。“北方人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春而可咬,很有诗意。这天要吃生菜,多用新葱、青韭、蒜黄,叫做‘五辛盘’。生菜是卷饼吃的”
他怀念他的幼稚园老师王文英先生。写到他回家乡看老师时,赠了一首不文不白的诗给老师。最后两句是“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健康。长寿无灾。”王先生看了他的诗哭了一晚上,连说“师恩母爱!师恩母爱!”
他回忆西南联大的金岳霖先生是这样写的“金先生已经八十多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车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汪曾祺先生妙笔生花,书里妙趣横生处不胜枚举,真不知道怎么称赞和仰望他呢。最后引用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一句话吧,“相看两不厌,唯有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