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特说 | “我倒不太赞成去找风口,因为风口太窄啊!”
![]() |
「艾特说接力@Talk Relay 第006期」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历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课题组长、智能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主任,计算所副所长。作为曙光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奠基人之一,他先后主持并完成“曙光一号”、“曙光1000”、“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系统等一批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的研制工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幻控”,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对技术趋势有着天生的敏感。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 |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
只有当个体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的节奏放在一起时才能顺风顺水。时光穿梭机不存在,未来不可预测。但可以被创造,往哪个方向去创造?当我们与时代合拍同步时最省劲儿。
中国人讲「时势造英雄」。一百年前我们搞创客运动是不可能的,当时民族被压迫,很多人在寻求革命的道路。胡适、鲁迅这批思想家、社会改造者在中国的启蒙时期成为英雄。60年代以前,上「Time」(时代周刊) 的都是毛泽东、周恩来这类大人物。再往前30年改革开放,深圳的源根人物是柳传志、任正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今天我们处于创新时代,如果你还在瞎忙活其他事儿就是不合拍。
![]() |
60年代,《时代周刊》上的中国大人物
30年来不断改变研究方向
我这几年的研究实际也是跟国家经济发展最快的方面联系在一起。80年代博士论文:汉字字形设计——用电脑设计汉字。王安的电脑出来后,我们中国是没有输入法的。那个时候研究人员担心中国人会落后于世界。中国人在电脑时代来临之际,一定要将我们的方块字体显示在电脑上。90年代转行:曙光计算机/并行计算机。因为1990年代我们的计算机是被海外控制的。1995年的时候在深圳设立的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我们一直在研发,这当年在美国也叫作「洋插队」。2001年在计算所决策搞龙芯CPU,我们本行搞研究,跟社会产业要有关联。龙芯CPU直至目前仍旧是军队里很核心的东西。2006年到深圳创建先进院,第一个选择就是机器人。当年在高交会,我曾经断言:10年后,家家都会有一个机器人。当时我跟骗子差不多,胡说八道。但你看到深圳现在的机器人产值已超过600亿。2007年我们搞低成本健康,实现可穿戴。两年前深圳也将它作为一个最重要的方向来做了。2010年搞大分子药物,现在世界上卖钱最多的十个里面七个是大分子。2014年搞了脑科学,跟MIT合作成立了“脑所”。2015年我们搞了个合成生物学,可以看出先进院把它作为未来的方向。
![]() |
十年以后它们可能变成人类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但是你必须提前十年的量,所以大势的掌握对年轻人非常重要。但我倒不太赞成去找风口,因为风口太窄,你不小心给吹上去了还摔死。
创业赛道在哪里?
任何一个创业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一个大势。很多时候事业是遵循大势起来的,在同样的大势中我们选择跑得最快或最有耐心的选手。热门赛道竞争大,比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选择好赛道,还与资金实力、赛手个人耐力相关。其实企业家是稀缺资源,企业家精神是先天+后天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