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之前,解开误会”
这是我这个学期比较依恋家的一个原因。这个过程也差不多了,并不浪漫也不戏剧化,是在一场场争吵与点滴的认知变化中发生的。
跟父母之间有两个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是小时候的家庭氛围遗留的心理创伤,一个是高考时专业选择的矛盾。算是补课,这段时间我更多地了解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一些观念的形成)和当下的生活状态,想来他们也更多地理解到我真实的想法和生活。
我的大学生活非常平淡,没有什么热血奋斗,更多的是内省、“疗养”和尝试的过程,有些迷迷糊糊。而他们照顾到我的状态,一直在提点我各种问题,从生活到人际交往到情绪到对自身的责任。
经历了这个过程,我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寻找合适的伴侣(在此之前要做到基本的自我接纳)去争取个人幸福,毕竟爱是最好的疗愈方式。在观察和反思原生家庭之间的相处模式之中我有不少收获,也意识到对我父母来说,寻求的更多是维持而非改变,但我自己依然有着很强的可塑性,所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才是正道。
专业方面,我最后还是依据兴趣做了决定,但并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专注于学习。如今我更了解自己内心的欲望,今后做决定的时候应该能考虑到更多的因素,也更加遵从内心。
除此之外,与父母的分歧更多在于对责任的态度。也是在点滴小事中,包括买医保学车看病等事中,我了解到了生活着需要平衡各方面的责任。要对他们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一直活得感性而自我,很少去操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对他们来说,责任则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从前对此很不屑,一听他们提及这类观点就产生反感。现在想来,各人各不同而已。
误会算解除了。对我来说,关键是客观认识自己,做自己。有了这个立场后,再去看他们的点点滴滴,应该会有不同的感受吧。如今的我,大概可以走出种种阴霾,放心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