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打莽撞的“泛三十”
想起这个月要过生日。
我还没到三十岁呢,被姑妈一句“我好想你找个人嫁了”,就坐实了我大龄剩女的卑微地位。
于是,我自命名为“泛三十”岁的大龄剩女。
我常安慰自己,要做一名从容的大龄剩女。但是,当我头对着镜子,单手拿着另一面镜子,另一只手拿着镊子替自己的后脑勺拔白头发的时候,不得不感叹美好年华的流逝如此之快(或者怨恨自己手指头不够多)。而眼角出现的细纹,那是砸多少钱买护肤品都补不回来的。这个时候的我,就和单身日记里自怨自艾的Bridge差不多。
同样变化的,是再次重温毛姆《面纱》时,终于承认小说比同名电影写得深刻。一个从出轨成长起来的女人要比一个从失去爱情、丈夫的女人可爱。在过去,大学里第一次看到同名电影的时候,那种爱情电影的唯美伤感,多令人喜爱啊。而现在,当我看到《你的名字》里,电影结尾男女主角相逢在路上问候,我只会对应现实里的不正经搭讪。
也终于褪去幻想的面纱,面包大多数时候要比玫瑰重要。虽然有时候还是情感战胜理智,想到那个犯傻的自己,只好拿出一句某公众号里说的“所有错误都要在35岁以前犯掉”来安慰自己,我想,我所有的愚蠢和错误,都应在30岁之前结束。这种以五十步笑百步的“精神”不知道是不是能阻止几条细纹的诞生。(笑哭)
何以至此?不敢说是时间太快,变故太多,但人性的多变是我始料不及的。
有时候,我还是那个爱看童话故事的(老)少女。《灰姑娘》(摸摸我的少女心,还在),姑娘在被后妈后姐伤得最惨的时候,面对讨水喝的乞丐婆婆,还不忘“善良勇敢”,于是才有了后面的逆袭。现在想来,你们在讨论她的贵族家世的时候,难道不是忽略了这个故事最浅白最单纯的内核?
有几个人在受到伤害打击后是丝毫不变的?有多少你坦诚的人是真诚相待的?有多少付出是徒劳的?
倒回去十年,我从未想到我会遇到这些人这些事,快乐的和不快乐的。
我常想,快乐的,是在透支;不快乐的,是在还账(最近肯定钱包缺钱了)。这是一个动态的收支平衡。
说人话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
常觉得自己横冲直撞,喊打喊杀,头破血流,却不知不觉已经快跌入三十岁的“坑”。不知是挥霍年轻已变得毫无知觉,还是所有幻想已褪变成现实?
尽管如此,一想到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庸常如蚁的生命中,哪怕能创造出一点点的不同,哪怕能经历过那概率千万分之一的事,这就是我的人生。木心说:“没有长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常嘲笑自己是个“三无”人员,无家产,无伴侣,无以为继;但每当下班一回到自己飘着饭香的家,我就满足得像是拥有一切。我常跟周围人吐槽,你看那谁,有车有房有老公有孩子,人生赢家哦。心底里却想,人生何能论输赢?你再“佛系”,哪里不是一地鸡毛?
所以,忘掉生日,忘掉年龄这个数字,有何不可?
姑妈说,“我想你找个人嫁了”。
我张口就说,“我要求高着呢”。
下回她要问我什么要求,我就说:那个人人品得好,起码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