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对国家科研的不作为 他用一己之力改变局面
作者:Pansesus

与业余科学家卢米思不同,范内瓦·布什在塔夫茨学院和麻省理工接受了完整的电子工程学教育。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布什曾经担任过麻省理工工程学院的院长,设计过早期的计算器。但他不是一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者,他靠早年开发的专利敛过横财,并积极参与学术圈外的活动。1998年,布什就任NASA的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的主席,并藉此机会与美国军方高层建立了密切关系。

此时的美国,科学研究的主力依然是非官方的民间人士,与军方间的技术合作磕碰不断。
布什一直想建议联邦政府建立专门机构协调军方和科学界间的关系,但苦于自己的想法无法传达至政府决策层。他于是想法找到了小罗斯福的妻舅,一名富二代兼铁路大亨兼美国国防部大楼——五角大楼的监工,搭着这层关系,布什得以夜会了小罗斯福。罗斯福本人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对国家建设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当机立断同意了布什的意见。1940年6月27日,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后两天,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成立,布什亲任主席。

此时的布什,俨然成了小罗斯福身边的红人,可以直达天听。不少美国二战期间的军事科研成就,包括卢米思的放射实验室以及赫赫有名原子弹开发项目,即曼哈顿计划,均是布什直接促成的。
1941年,罗斯福又在国防研究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了由布什领导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厅(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SRD),取代了国防研究委员会的大部分职能。
在OSRD的领导下,美国军用科技的应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跃进,不少成果战后被直接转为民用。这些成果包括:青霉素生产的规模化,DDT杀虫剂的开发,抗体蛋白应用于治疗等等。这些军事科研的成就具有显著的民用价值,特别是在医学应用方面,布什进而相信在和平时期,政府组织下的科研活动也能达到同样的成绩,在他脑海里,一个战后由联邦政府出面组织和资助的全国性科研系统已经初见雏形。

上期回顾:《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催生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
下期预告:《最接近拯救美国科学的人 竟然是一位科学门外汉》
(责任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