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47/365,意外的惊喜
12月17日
沙坡尾,艺术西区,一个被有意打造出来的文艺/文化/创作聚集地。在这周边也有很多配套或不配套的各种小店,同样的店面,经营者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换了一波接一波,一个牌子要么消亡了要么换店面了,能够在同一个店面里长久经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每过一段时间,沙坡尾可能就换了一个样子,我甚至开始怀疑,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沙坡尾,哪家店可以代表沙坡尾,更远一点,现在的曾厝垵和鼓浪屿,还是我印象中的那个模样么?
今天来沙坡尾这边加班,放弃了已经面目全非的黑糖,错过了有两年时间没来的Thank You,短暂邂逅了已经做出妥协的晓风书屋,本来以为沙坡尾也就和我预计的一样不过如此,没想到和工程师一起找到了一家很有趣的咖啡店。
绕过中华儿女美术馆,走到与演武大桥平行的步行道上往轮渡的方向再走一百多米,就可以看到这家ecoffeelin。步行道和店面之间的狭窄区域,姑且算是一个小院子吧,院子里有几张沙发,几张桌子,在厦门的冬天里,坐在这里晒着太阳反而比坐在店里面来得温暖。院子里比较抢眼的,是一张老树的树干做成的桌子,桌子被人用铁链子锁了起来,没有人坐在它旁边。走到店内,在咖啡馆区域看到非常多的咖啡器具,各式各样的咖啡壶,几个不同牌子的咖啡机,满墙的咖啡杯,吧台的菜单并没有什么设计感,正如店里的装修,很随意。吸引我的是菜单上单品咖啡的价格,一杯危地马拉,20元,其他产地的单品也基本上在这个价位,而普通的一杯美式咖啡,只要10元,别说在沙坡尾,就算是在整个厦门都很难找到更便宜的了。于是我好奇地和店里唯一的一位服务员小哥打听了一下,这家店的老板很热爱咖啡,所以这家店的名字甚至不叫咖啡馆,而是咖啡体验馆,除了卖各种咖啡以外,还卖咖啡豆,还提供咖啡教学,收费不贵,全凭老板个人对咖啡的爱好。在得到服务员小哥的允许后,我参观了这间不算太大的店。紧挨着咖啡馆区域是一片面积更大的咖啡烘焙区,有烘咖啡豆的设备,有晒咖啡豆的篓子,有装咖啡豆的袋子,墙上贴满了有关咖啡的海报,科普关于咖啡的知识。这个区域旁边还有一小块地方,堆满了写了毛笔字的宣纸,一个纸杯子里装了墨,一只毛笔就插在纸杯子里,有些可能是店主觉得写得还不错的,就裱起来挂在了墙上。房间的角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全是待烤的瓷器胚子。下午在这里加班,陆陆续续也来了几个客人,都是安安静静地坐下品尝一杯咖啡,再安安静静地离开,和满是游客的沙坡尾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我今天的好运气到这还没有结束,加完班离开沙坡尾,去往公交车站的路上,在民族路的拐角处偶遇了一间二手书店,本以为这家店就是在沙坡尾附近玩情怀的,但进去参观以后我立即为我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感到惭愧万分。作为一家二手书店,书的来源一是接受捐赠,二是收购,但对于所收的书的种类,书店有自己的小坚持:人文、社科、宗教、历史、哲学、地理、文学,不要教材,不要鸡汤,不要快餐文化。狭小的书店空间,让我想起了北京的豆瓣书店。店里的收银台其实就是一张堆满了书的桌子一角,后面坐了个小姑娘,还有一位老先生在旁边,正在给一批刚到手的书做分类。很明显,两个人都没有时间和我闲聊,而且显然这里也不提供书籍检索的服务,书店的主人已经很贴心地给书做了不同维度的分类:按作者,按内容,按出版社,按国家,按主题。这么细致的分类,已经很方便顾客找书了,而在二手书店里面找自己喜欢的书,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有趣。未来,我会开出一家这样的书店么?我不知道,琥珀书店和这家叫做小渔岛的二手书店都是我学习的对象,出于对书店的爱,也出于对这个行业的前辈的敬佩,我还是在这里收了一套卡夫卡,1995年全三册的总价格是29块8,到了2017年的年底,我付出的价格是40块,这40块是付给了我的梦想。
2015.12.17:六年级47/365,开了一整天的会 2014.12.17:五年级47/365,好久没回学校 2013.12.17:四年级47/365,第二章 2012.12.17:47/365,多读书 2011.12.17:47@365,那就这样吧 2010.12.17:D47,别再说我们是法制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