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孩子潜能,让孩子爱上英语
小时候看动画片,经常看到一个词:小宇宙。动画片的主人公,动不动就冲着天空大喊“燃烧我的小宇宙吧”、“小宇宙尽情燃烧吧”。究竟什么是小宇宙呢?小宇宙真实存在吗?其实,这个小宇宙,就是指身体内部潜在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潜能。
潜能,顾名思义,是潜在的能量,每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潜能通常是指人类原本具有、却没有得到足够开发利用的能力。只要开发得好,一个人的能量真的可以用“无极限”来形容。
“孩子们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在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宇宙。”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的宇宙》一书中说道,所谓长大成人,也许就是将孩子们所拥有的如此精彩的宇宙逐渐忘却的过程。不过,他在书末又满怀期待地写道,“对孩子宇宙的探索,也自然而然地关系到对自己世界的探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去思考孩子的宇宙吧!”
无论是动画片里的“燃烧小宇宙”,还是日本教育学家在专著中提及的“探索和思考孩子的宇宙”,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指的都是一件事:激活孩子的潜能。
好的教育,激发孩子的潜能有技巧
潜能的“潜“字,很好地说明了这个”能“不是显性的,需要我们有方法、有策略地进行引导、激活。好的教育,激发孩子的潜能是非常讲究技巧的。
“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是我们熟悉的词汇,你有没有发现,这两个词,常常被用来形容教育的力量。
刚才提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宇宙,有自己的潜能,孩子的潜能仿佛阿里巴巴山洞里的宝藏,只待芝麻开门,就可以得见天光。而老师和家长,就是这个念动口诀的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自不必说;老师,则可以比家长更为科学、更为规范、更有技巧地启动孩子的宇宙,点燃孩子的智慧之光、启动孩子的潜能引擎。
那么,启动孩子潜能引擎的关窍,究竟是什么呢?这个关窍,就是同频共振。
老师了解孩子,熟悉孩子,懂得孩子;同时愿意倾听孩子的需求,关照孩子的心思,发现孩子的特质,并且注意因材施教,愿意照顾孩子的体验,与孩子保持同频共振,用心灵照亮心灵,用灵魂打动灵魂……一旦频率一致,孩子的潜能立刻被激活。
启动孩子潜能引擎的关窍,具体表现在课程中,是懂得用“探索“为引子,激发孩子对这个世界、对各种知识、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好奇心,通过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来帮助孩子们保持英语学习的持续动力。
人们有时候会说,我对这个事情没一点兴趣,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兴趣其实都是潜藏着的、需要激活的,一旦某个时间某个事件触发了这个关键触点,兴趣就将得到激活,有时候还会”一发不可收拾“,仿佛”着了魔“,出现手不释卷、废寝忘食等等表现。
沃尔得英语用“探索“这个核心关键词,统领了给孩子们开发的各种课程。探索课堂,巧妙地激活了孩子的潜能,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叹”世界真奇妙“;孩子们就这样带着好奇心学语言,学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那么,如何将“探索”精神落地实施的呢?
第一步,课程开发,相比第一课堂的教材,更加有料,更加有趣。
其实,不论多大年龄的人,都更加喜欢有情节的东西,也就是故事。比如,眼前放着一篇说明文,一篇议论文,一篇小说,估计大部分人都会喜欢去读小说,因为起伏跌宕,比较精彩。注意到了这个特点,开发的课程当中,尽量用有趣的小故事、绕口令(绕口令也可以有情节,比如中文绕口令里的一个哑巴和一个喇嘛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情节起伏跌宕、曲折多变,这样的英语课程、这样的英语书,怎么可能会让人不喜欢呢?
第二步,课程形式,相比第一课堂的教材,更加生动,更加鲜活。
大家都知道,孩子都喜欢玩。玩,才是孩子的最大的天性。所以,把课堂设计得就像在玩,是上课的最高境界。
在模拟集市里学英语,在模拟医院里学英语,在模拟学校里学英语,在模拟酒店里学英语……多么生动,多么鲜活,孩子越学越来劲,渐渐地,潜移默化,孩子们在英语课堂上,一边开心地大笑着,一边真心实意地爱上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