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
张爱玲写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我想,每个女子心里大抵也该如此。
晚上妈妈给我打电话时说起我的一个旧时同学,谈到他的近况妈妈唏嘘不已,说好好的一个大学生现在工作也辞了,挣点钱也都挥霍了,怕被爸妈知道辞职的事连家也不回了,整日窝在一个堂兄那,还落得堂兄妈妈的抱怨,整日混吃混喝的。
我这位同学是我的初中同学,后来他的一个叔家姐姐嫁给了我的表哥,我妈也是从我这位表嫂子的口中得知他的近况,进而转述给我听的。听到这些我可以想象我嫂子的神情一定是鄙夷的、不屑的,包括他们家邻居应该都是这么想的,这种想法在我生活的地方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了。毕竟几年前我还听到过对他的一种相反的评价,当时他还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有一年回家在理发店理发时碰到他的一个本家婶子,说起他来满脸骄傲,什么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每年回家都给家里带好多东西之类的。当时我婉转表述给我这位同学听时,他还是满心欢喜的。今天又听到这种评价时我忍不住替他争辩了几句,人只不过是暂时的失意,振作起来会比你们这些只会趋炎附势的小人强一百倍的。
有一句我没能跟妈妈说出口:如果我找他做女婿,你愿意吗?妈妈是知道我俩的过往的,包括我同学的妈妈也都以为我俩会在一起,然而事实是并没有,一点交集都没有。
心理感应一般,没待我这句话说出口,妈妈就说她跟嫂子说起当时大家都以为我俩会在一起的话,嫂子鄙夷的说他有什么好的,一脸青春痘,小眼睛眯眯的,长这么丑。出于我心里的维护我也只能跟妈妈说,各人看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嫂子她们看到的只是长相、家庭条件等,我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内在、实力等,所以她们觉得不好的我会觉得好。
听到他现在过得差,我有一瞬间想要联系到他,毕竟在他幸福的时刻我是躲着他的,现在落寞了我可以自认为平等了。但是又想到这也是一种小人得志、落井下石的表现吧。是的,他现在正处于世人眼中的落寞时刻,但不代表他就没有了原本的追求和审美,不代表他就什么都能接受了,我又何必打扰到这一世的太平呢,毕竟我已经很长时间没了解过他了,他心中所想所念、他所经历与我的过往基本毫无交集。
想起上大学的时候,他说看路边的姑娘像我,说晚上梦到我了,我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也承认了。可是前一阵我也总是能梦到他又作何解释呢?
我俩是初中同学,初一初二时不同班,但是他的很多小伙伴都跟我很熟,初三时他和他的小伙伴都跟我分到了一个班,所以大家很快就熟了起来。当时他是数学课代表,我是英语课代表,有时候我不爱往办公室跑就会找他帮忙。我那时学习好,但是粗心大意,经常找他给我检查作业,也是奇怪了,每次检查都能发现一个问题,一旦没找他检查就会错一个地方,当时他成绩也不错但是很低调,我还是很信赖他的。初三那年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与他有关,一是我丢了一副眼镜哭的很伤心,他送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泪水抚不平心中的坎坷”,这句话我一直记着。二是我和同学走读回家,他和小伙伴骑自行车回家,有一次他用自行车拦着我的路,而且是单轮骑行着拦,后来我被同学扯回了家,再后来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去另外一个学校做实验,他用自行车后座带着我,那吹风的感觉很舒服。但是初中时候我是懵懵懂懂的,心里光想着跟其他几个认识早的同学是好朋友,而跟他的感觉则很奇妙,不是好朋友,又比好朋友知心的那种。 少不更事的那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单纯的连想法都没有。
后来读高中我俩去了不同的学校,当时渐渐已经把他和那种感觉忘记了。 高一上半学期班里组织元旦晚会,他和当时的初中同学来我们学校找其他初中同学玩,然后去我们教室找我,可惜那会我不在教室,等我回教室时我同桌拿给我一个礼物说是我同学送的,当时我很欣喜,拆开之后是一个闹钟,还夹了一张纸条“泪水抚不平心中的坎坷”,我就知道是他送的了。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原来他们几个玩了挺长时间的但没叫我。我当时心里只是欣喜终于我有了一个知心的朋友了。后来高二一年没怎么联系,再后来到了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吧,大家开始流行写信。那时每天就期盼着晚自习之前的时光,因为每周他都会给我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不太记得了但是都是积极阳光的,有时还会写一首诗。我甚至都不记得我有没有给他回过信,但是我俩是一直没见过面的。
再后来高考,高考成绩他比我的好一些,也上了个比我好的大学。那个人生中最长的暑假,我俩互换了几本书,也是那一次我才知道原来人的精神世界不是读几本作文书就可以了的,那时正是百家讲坛易中天最火的时候,他送了我一本易中天品三国,还有一些其他的书,我也给他互换了我仅有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还是我哥当兵回家捎来的。我已经记不得我是不是就送给他了还是怎么。总之他送我的书我一直带在身边。这时我俩的心意已经开始相通了吧,但我还是傻白甜的不知所以然。
后来上大学,刚进学校时他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每次都很长时间,最开始是用宿舍电话,导致电话一响舍友就知道是我的,还总埋怨我占线。后来打手机,到这时我还是个蒙的,后来他就开始抱怨我从不知道给他打个电话。大概到大二的时候吧我好想突然明白了什么,我发现了喜欢和爱,我开始有意无意的联系他,给他发短信、打电话,但是他好像已经完全融进了当时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大学生最正常的事情:谈恋爱。当他有半年多不联系我的时候我才从其他老同学那得知此事。我突然变的患得患失了,我觉得我开始喜欢他了可他却 喜欢别人了。当时的联系骤减到半年一次,仅是问一下放假回不回家而已。一直到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吧,我俩又恢复了联系,那时的我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虽然未谈过恋爱但也见惯了风月,对此事已经略知一二。可是我俩说说笑笑,可着劲揶揄对方怎么没找个伴,就是没有谁先开口说出来那句话。我记得临近毕业时我姥姥家的一个妹妹要嫁到他家附近的邻居家,喝喜酒那天我妈也去了,他妈也在场,中间甲乙丙丁各自人等好不热闹。然后晚上他就给我打电话,聊起这场婚事现场,有人跟他妈妈提亲要他去做女婿,问是不是我妈提的,以我对我妈的了解我当即否定,心里窃喜,嘴上却说着不知你是被谁相去了呢。后来也不了了之。
再后来工作,我东出离家,他回了老家,大概每隔半年时间会联系一次,无外乎就是谈谈老同学,谈谈各自的终生大事何时解决,却始终避而不谈心中所想。期间一次十一国庆我回家,当时他也回家到我们镇上后还找我接了他一次,那次我骑着电动车带着他去找他妈妈拿家里钥匙又给他送回家里。那是唯一一次见到他妈妈。再后来他去了安徽外派,期间联系慢慢减少。大家都开始了各自的事业、爱情,在人生幸福时刻谁也没有想到远方的朋友。偶尔过年回家小聚,也只吹牛不交心,渐行渐远。从朋友那里听说他交了个小女朋友,我也在努力追寻我的幸福,想想各自安好吧,为了不影响到心头白月光的皎洁,狠心删掉了他的微信不再联络。今日听故事重提,心头又起波澜,为他今日处境,也为我这比他好不到哪去的处境。
十年光阴飞逝,出走半生,归来时茕茕孑立,你我都不再少年。眼见可以清除,心中所想所念所牵所绊却始终萦绕。白月光皎洁无暇,照进了我的心底,从此无限幻象,皆从白色。
但他是白月光啊,不容玷污,更不要变成一粒只能果腹的白米饭。
(以上只代表我内心所想,至于心意是否相通,在这社会混迹几年之后我已不存在任何念想了,我们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沟通,情意相合部分只当我自己无聊臆想吧)
我想,每个女子心里大抵也该如此。
晚上妈妈给我打电话时说起我的一个旧时同学,谈到他的近况妈妈唏嘘不已,说好好的一个大学生现在工作也辞了,挣点钱也都挥霍了,怕被爸妈知道辞职的事连家也不回了,整日窝在一个堂兄那,还落得堂兄妈妈的抱怨,整日混吃混喝的。
我这位同学是我的初中同学,后来他的一个叔家姐姐嫁给了我的表哥,我妈也是从我这位表嫂子的口中得知他的近况,进而转述给我听的。听到这些我可以想象我嫂子的神情一定是鄙夷的、不屑的,包括他们家邻居应该都是这么想的,这种想法在我生活的地方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了。毕竟几年前我还听到过对他的一种相反的评价,当时他还拥有一份高收入的工作,有一年回家在理发店理发时碰到他的一个本家婶子,说起他来满脸骄傲,什么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每年回家都给家里带好多东西之类的。当时我婉转表述给我这位同学听时,他还是满心欢喜的。今天又听到这种评价时我忍不住替他争辩了几句,人只不过是暂时的失意,振作起来会比你们这些只会趋炎附势的小人强一百倍的。
有一句我没能跟妈妈说出口:如果我找他做女婿,你愿意吗?妈妈是知道我俩的过往的,包括我同学的妈妈也都以为我俩会在一起,然而事实是并没有,一点交集都没有。
心理感应一般,没待我这句话说出口,妈妈就说她跟嫂子说起当时大家都以为我俩会在一起的话,嫂子鄙夷的说他有什么好的,一脸青春痘,小眼睛眯眯的,长这么丑。出于我心里的维护我也只能跟妈妈说,各人看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嫂子她们看到的只是长相、家庭条件等,我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内在、实力等,所以她们觉得不好的我会觉得好。
听到他现在过得差,我有一瞬间想要联系到他,毕竟在他幸福的时刻我是躲着他的,现在落寞了我可以自认为平等了。但是又想到这也是一种小人得志、落井下石的表现吧。是的,他现在正处于世人眼中的落寞时刻,但不代表他就没有了原本的追求和审美,不代表他就什么都能接受了,我又何必打扰到这一世的太平呢,毕竟我已经很长时间没了解过他了,他心中所想所念、他所经历与我的过往基本毫无交集。
想起上大学的时候,他说看路边的姑娘像我,说晚上梦到我了,我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也承认了。可是前一阵我也总是能梦到他又作何解释呢?
我俩是初中同学,初一初二时不同班,但是他的很多小伙伴都跟我很熟,初三时他和他的小伙伴都跟我分到了一个班,所以大家很快就熟了起来。当时他是数学课代表,我是英语课代表,有时候我不爱往办公室跑就会找他帮忙。我那时学习好,但是粗心大意,经常找他给我检查作业,也是奇怪了,每次检查都能发现一个问题,一旦没找他检查就会错一个地方,当时他成绩也不错但是很低调,我还是很信赖他的。初三那年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与他有关,一是我丢了一副眼镜哭的很伤心,他送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泪水抚不平心中的坎坷”,这句话我一直记着。二是我和同学走读回家,他和小伙伴骑自行车回家,有一次他用自行车拦着我的路,而且是单轮骑行着拦,后来我被同学扯回了家,再后来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去另外一个学校做实验,他用自行车后座带着我,那吹风的感觉很舒服。但是初中时候我是懵懵懂懂的,心里光想着跟其他几个认识早的同学是好朋友,而跟他的感觉则很奇妙,不是好朋友,又比好朋友知心的那种。 少不更事的那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单纯的连想法都没有。
后来读高中我俩去了不同的学校,当时渐渐已经把他和那种感觉忘记了。 高一上半学期班里组织元旦晚会,他和当时的初中同学来我们学校找其他初中同学玩,然后去我们教室找我,可惜那会我不在教室,等我回教室时我同桌拿给我一个礼物说是我同学送的,当时我很欣喜,拆开之后是一个闹钟,还夹了一张纸条“泪水抚不平心中的坎坷”,我就知道是他送的了。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原来他们几个玩了挺长时间的但没叫我。我当时心里只是欣喜终于我有了一个知心的朋友了。后来高二一年没怎么联系,再后来到了高三,学习压力比较大吧,大家开始流行写信。那时每天就期盼着晚自习之前的时光,因为每周他都会给我写一封信,信的内容不太记得了但是都是积极阳光的,有时还会写一首诗。我甚至都不记得我有没有给他回过信,但是我俩是一直没见过面的。
再后来高考,高考成绩他比我的好一些,也上了个比我好的大学。那个人生中最长的暑假,我俩互换了几本书,也是那一次我才知道原来人的精神世界不是读几本作文书就可以了的,那时正是百家讲坛易中天最火的时候,他送了我一本易中天品三国,还有一些其他的书,我也给他互换了我仅有的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还是我哥当兵回家捎来的。我已经记不得我是不是就送给他了还是怎么。总之他送我的书我一直带在身边。这时我俩的心意已经开始相通了吧,但我还是傻白甜的不知所以然。
后来上大学,刚进学校时他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每次都很长时间,最开始是用宿舍电话,导致电话一响舍友就知道是我的,还总埋怨我占线。后来打手机,到这时我还是个蒙的,后来他就开始抱怨我从不知道给他打个电话。大概到大二的时候吧我好想突然明白了什么,我发现了喜欢和爱,我开始有意无意的联系他,给他发短信、打电话,但是他好像已经完全融进了当时的大学生活,开始了大学生最正常的事情:谈恋爱。当他有半年多不联系我的时候我才从其他老同学那得知此事。我突然变的患得患失了,我觉得我开始喜欢他了可他却 喜欢别人了。当时的联系骤减到半年一次,仅是问一下放假回不回家而已。一直到大四快毕业的时候吧,我俩又恢复了联系,那时的我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虽然未谈过恋爱但也见惯了风月,对此事已经略知一二。可是我俩说说笑笑,可着劲揶揄对方怎么没找个伴,就是没有谁先开口说出来那句话。我记得临近毕业时我姥姥家的一个妹妹要嫁到他家附近的邻居家,喝喜酒那天我妈也去了,他妈也在场,中间甲乙丙丁各自人等好不热闹。然后晚上他就给我打电话,聊起这场婚事现场,有人跟他妈妈提亲要他去做女婿,问是不是我妈提的,以我对我妈的了解我当即否定,心里窃喜,嘴上却说着不知你是被谁相去了呢。后来也不了了之。
再后来工作,我东出离家,他回了老家,大概每隔半年时间会联系一次,无外乎就是谈谈老同学,谈谈各自的终生大事何时解决,却始终避而不谈心中所想。期间一次十一国庆我回家,当时他也回家到我们镇上后还找我接了他一次,那次我骑着电动车带着他去找他妈妈拿家里钥匙又给他送回家里。那是唯一一次见到他妈妈。再后来他去了安徽外派,期间联系慢慢减少。大家都开始了各自的事业、爱情,在人生幸福时刻谁也没有想到远方的朋友。偶尔过年回家小聚,也只吹牛不交心,渐行渐远。从朋友那里听说他交了个小女朋友,我也在努力追寻我的幸福,想想各自安好吧,为了不影响到心头白月光的皎洁,狠心删掉了他的微信不再联络。今日听故事重提,心头又起波澜,为他今日处境,也为我这比他好不到哪去的处境。
十年光阴飞逝,出走半生,归来时茕茕孑立,你我都不再少年。眼见可以清除,心中所想所念所牵所绊却始终萦绕。白月光皎洁无暇,照进了我的心底,从此无限幻象,皆从白色。
但他是白月光啊,不容玷污,更不要变成一粒只能果腹的白米饭。
(以上只代表我内心所想,至于心意是否相通,在这社会混迹几年之后我已不存在任何念想了,我们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沟通,情意相合部分只当我自己无聊臆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