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祭文
惊闻先生仙逝,内心失落。第一次听央视节目上有人朗诵《乡愁》,那时尚未知先生是何人,只觉一颗质朴游子心。后来一次图书馆的翻阅中他的文章入目后便不能忘。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诗集和散文一直在我枕边,一个中国现代史上最诗意盎然的作家及诗人。
散文《猛虎与蔷薇》刚好完美诠释了作者本人的特性。“踏碎的蔷薇犹能盛开,沉睡的猛虎有时醒来”。一个内心既刚强坚韧又柔软细腻的诗人,用情感来穿绣文字 ,那情思仿佛江南雨幕下的白鹭翩然跃起,在烟雨中回转盘旋。也仿佛是一幅苍劲静默的中国水墨画,当你凝视它,它既在画里,也在画外。
先生走了。回眸雨巷,不见纸伞,招魂的短笛吹破时光密布的苍穹唤走了那瘦弱的身躯以及空灵的思想。
每一朵云每一片叶子每一条江河,都在哀思一个浪漫诗人的远逝。“叶何田田,莲何翩翩”,在那杏花烟雨的江南可有人陪你采菱?你所有的思绪忧愁都写在纸上寄给了时光的鸿雁。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先生却不随雁归,驾鹤仙游……
岁月的风沙从未停过脚步,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了下来。敲响大漠戈壁的寂寂,敲响荒山静寺的晨钟,秦时明月,关峙汉代,每一个中国历史角落都留下了你的文字。
走了就走了罢,附耳过去,仍然听到你胸骨中燃烧的烈火。仿佛能看到你拿起杯盏,一干而尽,酒入豪肠,七分化作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
是的 ,这是你心心念念的祖国,谁曾想过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你之前离去,花大半生寻忆中国魂魄。而今离去,是去寻雨夜下葬的你那刚出生几天的幼儿吗?你们终得相聚,跨过阴阳界,紧紧相拥。
一生走尽。《听听那冷雨》,“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一把伞在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听听那冷雨,似在低吟唐腔宋调给你送行,你所有的诗魂都浸透在今天的雨里。
听听那冷雨,似在浅颂你的诗歌散文,所有的灵思都幻化在今天氤氲的雾气里。
“好一处蛮荒的所在!如此的圣洁、鬼怪,像在残月下,有一个女人在哭她幽冥的欢爱!
另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怎样的所在?
先生一走,感觉整个大陆和台湾文坛都空了,长街中再也不见你回眸。你的每一首诗歌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幅灵动的中国画,它们挂在远久时光的墙幕上,挂在往后几千年的皓月中。
另外一个世界里,希望先生仍然能绣口一吐,绢笔一挥,便是大半个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