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小世界]去马耳他看海踏浪
连续跟“熊孩子们”斗智斗勇了7个星期之后,晓涵老师终于迎来了期中假(half term holiday),当然要好好休息放松啦!英国已经进入秋天,不常见阳光,再加上飓风的影响带来的狂风暴雨,让人真心要“逃离”几天,所以这次度假我就选择了地中海的马耳他,这个季节,她依然阳光明媚。
马耳他虽是地中海上的弹丸小国,但是却有着多元的文化,骑士团和天主教的影响随处可见。同时由于受英国文化影响也颇深(现在也还是英联邦的一员呢),所以大街上能看到与英国一样的红色邮筒,大家也开着右舵车左行,人们的英语都挺不错,所以交流没有问题,整个旅程十分顺畅!
话不多说,跟着晓涵一起去马耳他看海吧!
Day 1 蓝洞(Blue Grotto)和Hagar Qim神庙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哇!天气果然很棒,蓝天、白云、碧海、阳光,一切都是想象中地中海国家的模样,可以穿着夏天衣服、人字拖,需要戴着大墨镜、涂好防晒霜去看海,美好极了!
只是起床后就发现头疼、嗓子痛,好吧,感冒了,病的真不是时候啊!那就来个休闲游吧。
来马耳他自然要去看这儿的海崖风光,马耳他最有名的蓝窗(Azure Window)去年已经崩塌,非常遗憾,但是马耳他壮美的海景不止这一处,比如蓝洞就很让人惊叹。
因为提前看了天气预报,我在马耳他停留期间,除了第一天,后面几天都是大风天,去蓝洞的船肯定不开,所以我就计划第一天赶紧去看。为了搭配地中海的蓝,我还特地穿了一条蓝裙子去看蓝洞。
坐公车到达之后,下了车走走就是蓝洞的观景台,在此能看到蓝洞全景,大自然鬼斧神工,海崖下便是天然的水上洞穴,海水碧蓝而又清澈无比,真像一块儿融在水里的蓝宝石,美不胜收呀!
在观景台逗留许久,真是看不够那一片蔚蓝,所以想坐小船去蓝洞里一探究竟,谁知今天船不开,看来海上风浪还是太大,所以小船们都不出海了,太遗憾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和我一样很遗憾地离开了,但也留个念想,有机会再来马耳他也许就可以坐小船去近距离欣赏蓝洞了!
午饭之后,我去参观了蓝洞附近的Hagar Qim神庙和Mnajdra神庙。神庙博物馆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4D影片,介绍马耳他的神庙文化和这两座的发展历史,其中有大风和细雨让大家感受神庙文化在历史中的风雨飘摇。影片观赏结束就可以去看露天的神庙了,虽是露天的,但是为了保护它们,马耳他给他们搭了“大棚”,可以长久地保护它们,毕竟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每次遇到类似神庙的建筑,站在它们面前,都会神思一番,想象几千年前人们是如何用那巨大的石块建成那么宏伟的神庙,勤劳智慧的人类啊!
傍晚回到旅馆,休息一下之后,就去了位于瓦莱塔(Valletta)的一家特色餐厅Rampila Restaurant,号称马耳他主题餐厅。这个餐厅的有趣之处在于建在隧道里,因为这里原本是战争时期的防空洞,而露台就是当时的炮台。坐在露台上,可以直接看到瓦莱塔的城门,我觉得坐在这儿享用晚餐和美酒是很美好的,推荐!
Day 2 戈佐岛(Gozo)
今天天气依然很好(在陆地上并没有觉得风很大),听旅馆老板的建议,在Sliema码头坐222路公车到主岛北边转搭渡船去戈佐岛。公车坐了很久,但是沿途可以欣赏这座蜂蜜色城市的街景和海滨的风景,我觉得很好。
下了公车就坐上了渡船(在这个码头上船无需买票,回来时才要求买票,把往返的都一起付了,4欧多),坐船看风景也很不错,只是船头风大,看了风景、拍了照臭美之后还是乖乖躲进船舱透过窗玻璃欣赏美景,海上的确风浪有些大,都有点儿晕船了。
25分钟之后,下了船,出了码头,就看见去红沙滩(Ramla Bay)的322路公车,赶紧上车,到站之后走了几分钟就到了。
红沙滩在戈佐岛北边儿,之所以叫红沙滩,是因为这儿的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甚至有点儿红彤彤的样子,而且沙质细软,踩在上面,脚丫子舒服极了。感冒的我不能下海游泳,也不愿意多动,就这样踩着沙子,沿着海湾漫步,然后坐在海边,静静地,听听海,吹吹风,看看远处的白云和海浪,真是舒服极了。离海岸近的沙子很平整,我还在上面划拉了一些字。
看看完海,去了海边小山丘上的卡吕普索洞穴(Calypso Cave)。这个洞穴就是史诗《奥德修斯》中那位海神之女卡吕普索的岩洞,她将奥德修斯软禁在此七年,许他长生不老,希望他成为她的丈夫,但是奥德修斯最终还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回到尘世,与他的原配妻子团圆。这个岩洞因此而成为传奇,有了故事的风景总是更美。
Day 3 瓦莱塔城(Valletta)和黄金海湾(Golden Bay)
第一天和第二天都在去了比较远的地方,今天就在主岛上转悠转悠吧。
一大早就坐车去瓦莱塔城里,先去参观圣约翰副主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这座教堂从外面看,其貌不扬,但是一进门就会欣赏到那华丽的巴洛克式风格,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教堂内有8个小堂,其中供奉的是马耳他骑士团的8位主保圣人。当然这儿最负胜名的藏品是卡拉瓦乔的《圣若望被斩首》。教堂门票10欧元包括语音讲解器。我个人特别喜欢有讲解器的参观,因为可以在教堂/博物馆里边走边听,了解一些景点背后的文化历史,参观就不只是看热闹,也能看些门道了。
天气这么好的时候,当然不愿意一直待在室内,所以沿着瓦莱塔的小街巷走走,很快就到了上巴拉卡花园(Upper BarrakkaGarden)。这儿是瓦莱塔的城市大花园,也是眺望对岸三姐妹城(Senglea、Vittoriosa、Cospicua,马耳他文明的发源地)的最佳观景台。在观景台上,还可以看到11门礼炮Saluting Battery,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4点会鸣礼炮。我就坐在观景台的木椅上,晒太阳,看海景,远眺三姐妹城,等着鸣礼炮,太温暖舒适了!
12点到,礼炮准时鸣响,“嘭”的一声,结束了!哈哈,我还以为会是11门礼炮齐鸣呢,没想到就一响;但是就这一响,花园方也是宣传造势很久,大家也都等了很久呢!
在上巴卡拉花园看三姐妹城的时候,我在想从对岸看这边应该也不错吧,说走就走,马上坐公车去了三姐妹城之一Senglea。从公交车下来,一直沿着上坡路走,到尽头就是这座小城里最有名的Gardjola花园,小巧玲珑的花园与瓦莱塔隔水想望,可以看到对面上巴卡拉花园和那些礼炮。
花园里还有一个亭子,像是一个突出的岗哨(想想应该就是岗哨吧,因为古代这类建筑都是防御之用),在岗哨的外围,可以看到著名的荷鲁斯之眼(Eye of Horus),与希腊、土耳其等地的邪恶之眼不同,荷鲁斯之眼时被认为有重生复活的作用,所以是保护神之眼,马耳他渔夫从古时起就用它来祈求神为自己的船只保驾护航。另外,荷鲁斯之眼是有长长的睫毛的哦!
马耳他的很多海湾也有名叫“鲁佐(Luzzu)”的彩色木船,船头都画着一双荷鲁斯之眼,也是意在祈求出海顺利平安吧。
逛了Senglea之后,时间还早,那就再去海边转转吧,坐公车去了最有名的黄金海湾(Golden Bay),从瓦莱塔过去大约1小时,好远,但也可以沿途看风景。与之前去的红沙滩相比,这儿的沙子没有那么金光灿灿的感觉,但是沙质也很细,更热闹一些,人多、设施齐全,很多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玩沙子、摆拍照片,更有很多人趁着水温暖和下水游泳,各有各的享受之道。
我嘛,最喜欢看海踏浪,坐在沙滩上晒太阳,看着海浪层层叠叠地涌过来再退回去,拎着鞋子在沙滩上走走,或者再走近一点儿,让海浪涌过来的时候打湿裙摆,这样的下午,美好极了,我可以每天都待在这儿。
来海边,自然要尝尝当地的海鲜,今天的晚餐我就在Sliema码头附近随意找了一家餐馆吃海鲜拼盘,很新鲜,很美味!果然,原材料新鲜,随意一家都好。
Day4 姆迪娜(Mdina)
今天是马耳他之行的最后一天,其实只有半天,下午的飞机回英国。上午就抓紧时间去了马耳他旧都——姆迪娜(Mdina)。这个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小城真是美极了。城里最有名的是大教堂和玻璃工厂,但是对我来说,阳光明媚的时候,这座城里那些窄窄的小街巷显然更具吸引力。小巷中,斑驳的蜂蜜色的墙,在阳光下显得那么温暖而又静谧,漫步其中,真是觉得这座城名副其实(旅游攻略上说Mdina在中世纪是“宁静的城市”的意思)!
因为要赶飞机,所以在姆迪娜漫步两小时之后,还是得依依不舍地离开,再见了,宁静的城市!
这次马耳他之旅,去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国家。去之前,对它的历史和文化了解都没有那么多,现在对她的印象大多是边走边看得来的,无处不在的天主教和骑士团文化,壮美的海崖风光,舒适的海湾沙滩,静谧的古城,客气的人们,都是这个地中海小国给我的直接印象,美好而温暖!
以前去旅行,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满,总是想着要早早起,多看几处博物馆,多看几处大教堂或者城堡,多去几个有名的景点,总之,不能亏了这几天。现在呢,我一般都是悠悠闲闲地睡到自然醒,看天气再决定去哪儿,若是天气好,那肯定不愿意在室内多待,就在阳光下,在城市里漫步,在心里默默描绘这座城在自己心里的印象,或者在海边坐着发发呆,都是最好的放松休闲、最好的假期!
总结一下:
行程:
Day 1 蓝洞Blue Grotto和Hagar Qim神庙
(Hagar Qim神庙门票:10欧)
Day 2 戈佐岛Gozo(红沙滩Ramla Bay和卡吕普索洞穴Calypso Cave)
(船票往返:大约4.6欧)
Day 3 瓦莱塔城Valletta (圣约翰副主教堂、上花园、三姐妹城)和黄金海湾Golden Bay
(圣约翰副主教堂门票:10欧,带语音讲解器)
Day4 姆迪娜Mdina
到达:
飞机由伦敦飞抵马耳他国际机场大约3小时20分钟,我到达的时候是马耳他时间晚上11:30,比较晚,所以就提前跟旅馆预约了接机。
住宿:
在Booking.com上选了一家B& B,在Sliema(此地交通方便,白天夜里都很繁华,所以个人感觉会比较安全方便)。B&B主人很热情,很周到。
交通:
我主要靠岛上的公共汽车、渡船和本人自带的11路公交车,但是很多公共汽车间隔时间久,错过一班再等30或45分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建议提前查好公车时间,免得浪费时间;公交车票每张1.5欧元,2小时内搭乘有效,也可以买次票和天票。如果二人同行,建议租一辆车,更自由些。
拍照:
我拍风景主要是用相机佳能100D;拍人像嘛,因为这次是独自旅行,我就拿了个自拍杆,遇到美景,摆好姿势,整理好头发衣服,美美地给自己随意拍,一杆在手,照片全有!
(上一张自拍杆作品,哈哈!)
最后再传几张岛上的花花草草:
马耳他虽是地中海上的弹丸小国,但是却有着多元的文化,骑士团和天主教的影响随处可见。同时由于受英国文化影响也颇深(现在也还是英联邦的一员呢),所以大街上能看到与英国一样的红色邮筒,大家也开着右舵车左行,人们的英语都挺不错,所以交流没有问题,整个旅程十分顺畅!
话不多说,跟着晓涵一起去马耳他看海吧!
Day 1 蓝洞(Blue Grotto)和Hagar Qim神庙
早晨起床,拉开窗帘,哇!天气果然很棒,蓝天、白云、碧海、阳光,一切都是想象中地中海国家的模样,可以穿着夏天衣服、人字拖,需要戴着大墨镜、涂好防晒霜去看海,美好极了!
只是起床后就发现头疼、嗓子痛,好吧,感冒了,病的真不是时候啊!那就来个休闲游吧。
来马耳他自然要去看这儿的海崖风光,马耳他最有名的蓝窗(Azure Window)去年已经崩塌,非常遗憾,但是马耳他壮美的海景不止这一处,比如蓝洞就很让人惊叹。
因为提前看了天气预报,我在马耳他停留期间,除了第一天,后面几天都是大风天,去蓝洞的船肯定不开,所以我就计划第一天赶紧去看。为了搭配地中海的蓝,我还特地穿了一条蓝裙子去看蓝洞。
坐公车到达之后,下了车走走就是蓝洞的观景台,在此能看到蓝洞全景,大自然鬼斧神工,海崖下便是天然的水上洞穴,海水碧蓝而又清澈无比,真像一块儿融在水里的蓝宝石,美不胜收呀!
在观景台逗留许久,真是看不够那一片蔚蓝,所以想坐小船去蓝洞里一探究竟,谁知今天船不开,看来海上风浪还是太大,所以小船们都不出海了,太遗憾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和我一样很遗憾地离开了,但也留个念想,有机会再来马耳他也许就可以坐小船去近距离欣赏蓝洞了!
![]() |
![]() |
午饭之后,我去参观了蓝洞附近的Hagar Qim神庙和Mnajdra神庙。神庙博物馆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4D影片,介绍马耳他的神庙文化和这两座的发展历史,其中有大风和细雨让大家感受神庙文化在历史中的风雨飘摇。影片观赏结束就可以去看露天的神庙了,虽是露天的,但是为了保护它们,马耳他给他们搭了“大棚”,可以长久地保护它们,毕竟这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
每次遇到类似神庙的建筑,站在它们面前,都会神思一番,想象几千年前人们是如何用那巨大的石块建成那么宏伟的神庙,勤劳智慧的人类啊!
![]() |
![]() |
傍晚回到旅馆,休息一下之后,就去了位于瓦莱塔(Valletta)的一家特色餐厅Rampila Restaurant,号称马耳他主题餐厅。这个餐厅的有趣之处在于建在隧道里,因为这里原本是战争时期的防空洞,而露台就是当时的炮台。坐在露台上,可以直接看到瓦莱塔的城门,我觉得坐在这儿享用晚餐和美酒是很美好的,推荐!
![]() |
Day 2 戈佐岛(Gozo)
今天天气依然很好(在陆地上并没有觉得风很大),听旅馆老板的建议,在Sliema码头坐222路公车到主岛北边转搭渡船去戈佐岛。公车坐了很久,但是沿途可以欣赏这座蜂蜜色城市的街景和海滨的风景,我觉得很好。
下了公车就坐上了渡船(在这个码头上船无需买票,回来时才要求买票,把往返的都一起付了,4欧多),坐船看风景也很不错,只是船头风大,看了风景、拍了照臭美之后还是乖乖躲进船舱透过窗玻璃欣赏美景,海上的确风浪有些大,都有点儿晕船了。
![]() |
![]() |
25分钟之后,下了船,出了码头,就看见去红沙滩(Ramla Bay)的322路公车,赶紧上车,到站之后走了几分钟就到了。
红沙滩在戈佐岛北边儿,之所以叫红沙滩,是因为这儿的沙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灿灿,甚至有点儿红彤彤的样子,而且沙质细软,踩在上面,脚丫子舒服极了。感冒的我不能下海游泳,也不愿意多动,就这样踩着沙子,沿着海湾漫步,然后坐在海边,静静地,听听海,吹吹风,看看远处的白云和海浪,真是舒服极了。离海岸近的沙子很平整,我还在上面划拉了一些字。
![]() |
![]() |
![]() |
![]() |
看看完海,去了海边小山丘上的卡吕普索洞穴(Calypso Cave)。这个洞穴就是史诗《奥德修斯》中那位海神之女卡吕普索的岩洞,她将奥德修斯软禁在此七年,许他长生不老,希望他成为她的丈夫,但是奥德修斯最终还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回到尘世,与他的原配妻子团圆。这个岩洞因此而成为传奇,有了故事的风景总是更美。
![]() |
Day 3 瓦莱塔城(Valletta)和黄金海湾(Golden Bay)
第一天和第二天都在去了比较远的地方,今天就在主岛上转悠转悠吧。
一大早就坐车去瓦莱塔城里,先去参观圣约翰副主教堂(St John‘s Co-Cathedral)。这座教堂从外面看,其貌不扬,但是一进门就会欣赏到那华丽的巴洛克式风格,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教堂内有8个小堂,其中供奉的是马耳他骑士团的8位主保圣人。当然这儿最负胜名的藏品是卡拉瓦乔的《圣若望被斩首》。教堂门票10欧元包括语音讲解器。我个人特别喜欢有讲解器的参观,因为可以在教堂/博物馆里边走边听,了解一些景点背后的文化历史,参观就不只是看热闹,也能看些门道了。
![]() |
![]() |
![]() |
天气这么好的时候,当然不愿意一直待在室内,所以沿着瓦莱塔的小街巷走走,很快就到了上巴拉卡花园(Upper BarrakkaGarden)。这儿是瓦莱塔的城市大花园,也是眺望对岸三姐妹城(Senglea、Vittoriosa、Cospicua,马耳他文明的发源地)的最佳观景台。在观景台上,还可以看到11门礼炮Saluting Battery,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4点会鸣礼炮。我就坐在观景台的木椅上,晒太阳,看海景,远眺三姐妹城,等着鸣礼炮,太温暖舒适了!
12点到,礼炮准时鸣响,“嘭”的一声,结束了!哈哈,我还以为会是11门礼炮齐鸣呢,没想到就一响;但是就这一响,花园方也是宣传造势很久,大家也都等了很久呢!
![]() |
![]() |
在上巴卡拉花园看三姐妹城的时候,我在想从对岸看这边应该也不错吧,说走就走,马上坐公车去了三姐妹城之一Senglea。从公交车下来,一直沿着上坡路走,到尽头就是这座小城里最有名的Gardjola花园,小巧玲珑的花园与瓦莱塔隔水想望,可以看到对面上巴卡拉花园和那些礼炮。
花园里还有一个亭子,像是一个突出的岗哨(想想应该就是岗哨吧,因为古代这类建筑都是防御之用),在岗哨的外围,可以看到著名的荷鲁斯之眼(Eye of Horus),与希腊、土耳其等地的邪恶之眼不同,荷鲁斯之眼时被认为有重生复活的作用,所以是保护神之眼,马耳他渔夫从古时起就用它来祈求神为自己的船只保驾护航。另外,荷鲁斯之眼是有长长的睫毛的哦!
马耳他的很多海湾也有名叫“鲁佐(Luzzu)”的彩色木船,船头都画着一双荷鲁斯之眼,也是意在祈求出海顺利平安吧。
![]() |
![]() |
![]() |
逛了Senglea之后,时间还早,那就再去海边转转吧,坐公车去了最有名的黄金海湾(Golden Bay),从瓦莱塔过去大约1小时,好远,但也可以沿途看风景。与之前去的红沙滩相比,这儿的沙子没有那么金光灿灿的感觉,但是沙质也很细,更热闹一些,人多、设施齐全,很多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玩沙子、摆拍照片,更有很多人趁着水温暖和下水游泳,各有各的享受之道。
我嘛,最喜欢看海踏浪,坐在沙滩上晒太阳,看着海浪层层叠叠地涌过来再退回去,拎着鞋子在沙滩上走走,或者再走近一点儿,让海浪涌过来的时候打湿裙摆,这样的下午,美好极了,我可以每天都待在这儿。
![]() |
![]() |
![]() |
![]() |
来海边,自然要尝尝当地的海鲜,今天的晚餐我就在Sliema码头附近随意找了一家餐馆吃海鲜拼盘,很新鲜,很美味!果然,原材料新鲜,随意一家都好。
![]() |
Day4 姆迪娜(Mdina)
今天是马耳他之行的最后一天,其实只有半天,下午的飞机回英国。上午就抓紧时间去了马耳他旧都——姆迪娜(Mdina)。这个中世纪建筑风格的小城真是美极了。城里最有名的是大教堂和玻璃工厂,但是对我来说,阳光明媚的时候,这座城里那些窄窄的小街巷显然更具吸引力。小巷中,斑驳的蜂蜜色的墙,在阳光下显得那么温暖而又静谧,漫步其中,真是觉得这座城名副其实(旅游攻略上说Mdina在中世纪是“宁静的城市”的意思)!
因为要赶飞机,所以在姆迪娜漫步两小时之后,还是得依依不舍地离开,再见了,宁静的城市!
![]() |
姆迪娜城门 |
![]() |
![]() |
这次马耳他之旅,去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国家。去之前,对它的历史和文化了解都没有那么多,现在对她的印象大多是边走边看得来的,无处不在的天主教和骑士团文化,壮美的海崖风光,舒适的海湾沙滩,静谧的古城,客气的人们,都是这个地中海小国给我的直接印象,美好而温暖!
以前去旅行,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满,总是想着要早早起,多看几处博物馆,多看几处大教堂或者城堡,多去几个有名的景点,总之,不能亏了这几天。现在呢,我一般都是悠悠闲闲地睡到自然醒,看天气再决定去哪儿,若是天气好,那肯定不愿意在室内多待,就在阳光下,在城市里漫步,在心里默默描绘这座城在自己心里的印象,或者在海边坐着发发呆,都是最好的放松休闲、最好的假期!
总结一下:
行程:
Day 1 蓝洞Blue Grotto和Hagar Qim神庙
(Hagar Qim神庙门票:10欧)
Day 2 戈佐岛Gozo(红沙滩Ramla Bay和卡吕普索洞穴Calypso Cave)
(船票往返:大约4.6欧)
Day 3 瓦莱塔城Valletta (圣约翰副主教堂、上花园、三姐妹城)和黄金海湾Golden Bay
(圣约翰副主教堂门票:10欧,带语音讲解器)
Day4 姆迪娜Mdina
到达:
飞机由伦敦飞抵马耳他国际机场大约3小时20分钟,我到达的时候是马耳他时间晚上11:30,比较晚,所以就提前跟旅馆预约了接机。
住宿:
在Booking.com上选了一家B& B,在Sliema(此地交通方便,白天夜里都很繁华,所以个人感觉会比较安全方便)。B&B主人很热情,很周到。
交通:
我主要靠岛上的公共汽车、渡船和本人自带的11路公交车,但是很多公共汽车间隔时间久,错过一班再等30或45分钟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建议提前查好公车时间,免得浪费时间;公交车票每张1.5欧元,2小时内搭乘有效,也可以买次票和天票。如果二人同行,建议租一辆车,更自由些。
拍照:
我拍风景主要是用相机佳能100D;拍人像嘛,因为这次是独自旅行,我就拿了个自拍杆,遇到美景,摆好姿势,整理好头发衣服,美美地给自己随意拍,一杆在手,照片全有!
(上一张自拍杆作品,哈哈!)
![]() |
最后再传几张岛上的花花草草:
![]() |
![]() |
(岛上的仙人掌大得出奇,有的还开了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