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父母逼生
总结经验,不断进化)
我的“被逼”经验丰富,读书的时候被逼着考研考公务员,工作之后被逼着结婚,多年后总算答应回老家办喜宴,我又拒绝生孩子。“被逼”的十多年中,我单方面和父母达成了和解。这是我的和解心法,分享给各位难兄难弟难姐难妹们。
认识篇:
- 认识到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由社会大进程和家庭成长环境等塑造的。他们坚持的价值观似乎很荒谬,但这也是社会和所受的教给他们的。我们指责他们不合时宜有点不公平。
- 认识到和父母之间观念鸿沟跟时代变迁的关系。过去的几十年变化太快,年轻一辈总是焦虑被时代抛弃,而父辈总是无法理解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这辈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是工作结婚生子。等我们老了,我们也会和下一代有巨大的观念鸿沟。我们的儿孙们可能热衷于在大脑内植入人工智能,把自己打造成“新智人。”
- 认识到我们无权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个独立的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认识到“孝顺孩子”的评价没有任何的价值。
- 认识到父母只能在能力范围内爱我们。
- 认识到自己是个成年人,对个人生活承担全部责任,不能以”原生家庭“和”黑暗成长环境“为借口放弃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接受篇
- 接受父母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他们做不到。有些事情别的父母做得到,但是我们的父母做不到。
- 接受父母自私的一面。但是他们不一定能认识到某些行为是自私的,也可能拒绝承认某些行为是自私的。
- 接受父母是个独立的人,有独立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不赞成不欣赏,但是我们无权要求父母改变价值观,改变行为准则。
- 接受自己也是个普通人,能力有限,也有自私的一面。
- 接受自己无论父母做了什么事情都无法停止去”爱“和"关心”父母。在这种天然的亲情之下,自己会妥协会心软会难过。
抗争篇
- 保持财务独立,在经济上不依赖父母。
- 多方面展示成熟理智的一面,以成年人的身份出现在父母面前。
- 课题分离,父母的问题,父母之前的问题,父母和其他亲属之间的问题,都属于父母自己的问题,不参与,不负责(衍生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让父母再伤心又如何)。
- 在居住空间上和父母分离,可以住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小区,但是在不同的屋檐下。
- 界限树立,在个人工作、婚姻、生子方面树立界限,从心理上把父母隔绝在界限之外。
- 选择了”不听老人言“,就有勇气承担“吃苦在眼前”的后果。
柔化篇
- 小事上无底线妥协,大事上坚持底线的情况下和稀泥,不给予肯定答复。
- 厚脸皮,无论父母如何口不择言,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 学习如何插科打诨,可多听郭德纲的相声,和脱口秀真人秀比如吐槽大会、奇葩说。
- 自我贬低,承认错误要及时,但是坚决不改正。
- 避免正面激烈抗争,父母被不孝儿女气个什么病出来,我们也痛苦。
备注:以上心法不能减轻“被逼”的痛苦程度,只能让你在“逼婚逼生大会”之后自我排解的快一点。太难过的时候可以看心理学、哲学的书,有助于形成“一种面对苦难的、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