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之八——挥别“朝阳农场”
记得,许多人玩过一款游戏,叫“开心农场”。风靡之时,半夜三更起床打开电脑,去临家偷个菜,那可是牢牢抓心的事。有心的人,帮着好友除除草、杀杀虫,这可是真愛呀! 现实中的农场可没那么多暇逸之事,它们曾广泛的居于祖国大地之中,是一批又一批青年男女生活、工作、结婚、生子、终老的地方。我今天来寻访的是南昌西南方向的朝阳农场。 老南昌人应该知道,“孔雀牌”酱油,那在当年可是厨房必备,妈妈首选呀!其生产厂家,朝阳酿造厂就是朝阳农场的下属单位。该农场成立于1956年,所在地为丁家洲,为赣江经年冲刷而成的一块陆地。其做为南昌市民的“菜篮子”,建有蛋鸭场、水产场,养猪场。七零后、八零后的南昌人,肯定都吃过它们劳作而产的果实。火红的当时,还有医疗器械厂,卫生院,印刷厂和子弟学校,严然就是一个小社会。 不管怎么风光,那时的农场工人和其家属,特别是学子们,如果能够在市区谋一个岗位,那可是梦寐以求,求而不得的事情。“体制”两字,满含了多少心酸往事。 当城市的脚步逐步的迈进,渐渐的把朝阳农场给包围。当他们也成为城市的一员时,面临的却是“拆迁”。挖掘机和推土机慢慢的把它们广阔的土地,转而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座大型卖场。而老旧的厂房,落魄的围墙,纷纷倒下。旧的住宅区被拆迁,农场的人们从居住多年的地方搬走,重新被划分到更边远的安置房。 十余年前我曾造访过此地,也是特意骑行于此。要不是这样,我真没有什么理由要来到这个位于南昌西南方的农场。虽然它离城市那么近,但它只是默默的、默默的,孤守在一方。今日再来,已经没有往日的模样。像样的建筑,只剩朝农管理处。而那些仅存的厂房,或者成为废物收货点,或者成为货物的堆放仓库。我在其中寻找,想看到我曾熟悉的模样。在一个稍微连片的仓库里,我看到两栋之间,三层之上,有连体的走廊。这就是我曾经的记忆。 我继续往前走,在一个现在成为驾校的大门里进去。我看到一栋三层的旧楼,旧楼的南面是走廊,那是我曾经十分熟悉的走廊。从上而下,十余根立柱支撑着走廊,十分简洁而实用。我的眼光被护栏上的挡板构图所吸引,那一只只腾空跃起的小鹿,又一次印入了我的眼帘。曾经的记忆,重展现。 抬眼环顾四周,心念,那一栋又一栋升起的高楼呀,能不能慢点长,能不能给这仅存的一座旧楼留下一点时间和空间,就让它在余辉的照射下,散出古朴的端庄,就让那欢腾的小鹿,露出灵巧的身姿。 2017-12-08午后,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