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是漫长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是漫长的告别 半年前我读过一本叫做《漫长的告别》的书,犹记得书中那句经典的“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你可以翻译成“每一声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但是我觉得每一次别离后都离死亡更近或许会更贴切一点。其实这句话是出自科尔•波特创作的Everytime we say Goodbye这首歌。还有一本书《最好的告别》里讲到慢慢的接受生活,面对生老病死,面对死门,试着去接受它,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告别吧。 昨天一个普通的周一,晚上约了场球,一下班便马不停蹄的驱车前往球场,经过两小时酣畅淋漓的宣泄,又该轮到打球后的标准娱乐活动撸串儿了,此刻才得空拿出手机熟练而又机械的打开微信。大学宿舍群上的通知显示有40多条的信息,在翻看完聊天记录之后,我不由得惊愕了。 我默默的打开另一个同学显示两条未读信息的对话框,回复到:“刚知道……” 昨夜我辗转反侧,但终究我敌不过运动过后的疲惫,寤寐之时,我梦回那难以忘怀的大学时代。 一张滚圆的大脸,生得一口老鼠似的大门牙,他有着一副标准的“奸相”,在大家的认知里他这副皮囊可真与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等词汇一点沾不上边。伴着一声洪亮的笑骂声:“还有谁,哈哈哈……”我们的主人公粉墨登场了。这个叫嚣的家伙是我们宿舍的常客,因为他名字中带了个浩字,我们就都叫他“耗子”。 虽然被叫做耗子,但这哥们儿的嗓门可一点也不似耗子一般,每次午饭过后,满楼道都充盈着他“搞起!搞起!”的叫声,我们所说的搞起,其实是指那时候流行的桌游三国杀。因为我们大学部队院校特殊性质的关系,所以我们这些被网络游戏所遗弃的孩子们便找到了这么一项颇有乐趣的活动来打发时间。就这样在我们那间狭小的宿舍里,这货与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三国杀里了。

正可谓人不可貌相,这耗子同学打的一手好三国杀。这家伙常常反客为主,支起宿舍的小电脑桌,为大家码好牌,分配角色手牌,大声叫嚷着敦促我们几个赶快进入游戏状态,有时候我们甚是烦透了这死耗子,可看他那谄媚的样儿我们又被他怂恿的心痒痒,不由得加入战局。他最喜欢的角色是郭嘉,史书上称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更是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这个角色英雄有两个技能“天妒”和“遗计”,耗子对郭嘉钟爱有加,他又偏好遗计。每当遗计发动之时,他又故作深沉,有模有样的学着游戏英雄的样子念着技能台词:“也好!就这样吧!”同时还要伴着裂到耳根子的笑,讲真,这孙子的笑声简直是震耳发聩,也就是由于他的笑,常常能带动我们一起跟着傻笑,结果就是在前仰后合间游戏只能暂一告落。炎热的夏日,耗子总会挺起他那圆滚滚的将军肚,贴身汗衫常常被撑得鼓鼓囊囊,作为一个大学生那造型好不滑稽,好不油腻;在南京冻骨的冬日,刘德华同款的军绿棉大衣则包裹住他那丰满的身板,只见他缩着短到并不明显的脖子,压出双下巴瘫软在军大衣领子上,双手揣在肥肥的袖子里,嘴里依旧要大喊着“还有谁?”那爽朗的笑声再配上他那饱满的身躯,俨然他就是一只活生生的大胖耗子!我们的讽刺之于他倒是满不在乎,自己却乐得快活,那表情昭然若知,“胖咋啦?吃你家大米了?”我们真是败给你了,耗子同学。 记忆中的他总是一副乐天派的模样,从来也没在他脸上见过愁容,在同学身边这货的人缘好到什么地步呢?随便跟哪个专业的都能混的很熟,大家见面了都会忍不住亲切的以“煞笔”来称呼他。当然也有人叫他“土拨鼠”,只不过应该属于贪吃的那一类,估计以前打的洞都会钻不进去吧,也罢,土拨鼠足够可爱,或许才更适合你这善良可爱的家伙,耗子这一称呼还真有点配不上你。 后来我们都毕业了,三国杀小团队散了。我回到家乡工作,小伙伴们天各一方,也很少能忆起在那间小小的宿舍里响彻楼宇的笑声和那副惹人发笑的面容。记得最后一次见耗子是在同宿舍老夏的婚礼上,那时候他好像更胖了,但脸上依旧堆着那温暖而熟悉的笑。

如梦初醒,我记起另外一个同学在微信上的留言:“黄浩没了,你知不知道?”

好死不死,郭嘉竟然发动了他的另一项技能“天妒”! 谨以此文纪念身在天国的耗子同学 <a href="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8973483&__o=song/8973483||playBtn&fr=ps||www.baidu.com#">Everytime We Say Goodbye</a> 贰零壹柒年十贰月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