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因的两点猜想
我挺有意思的,关于基因的两点猜想,是2015年夏和2017年冬分别发生的,有意思的是,两点猜想完全相反,或者结合起来,就是相辅相成。
先说说2015年夏的猜想。那天阳光聒噪,我在空调十足的出租车里神游,沿江大道边的石楠绿的深邃,叶面上的蜡质反光突然晃进了我的双眼,灵感突闪,得到了一个关于基因的猜想:基因的胜利是更多的繁衍以将自己延续下去,人类只是基因为了传播延续的副产物,对基因来说各类生物仅仅是个载体,人类是最原始的“人工智能”。如果人类的思想、行为都是基因为了胜利而有序表达的结果,那么个人的每一个选择到底是自我的选择还是基因的选择?是否基因的有序表达=真实的自我?我想吃草莓到底是“自我”想吃草莓还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突缺某种恰恰草莓含量丰富的元素“迫使”“我”觉得“我想吃草莓”?
这个想法让我觉得无比恐惧,但转念一想,作为基因的载体,无论它怎样控制我,我只要不生孩子很简单就反抗了,但是,有什么必要呢,它必将在我体内以千倍万倍无孔不入的反噬让我不得好过,也或许,我对基因的反抗也是基因控制的结果……这就陷入了一个无法证伪的脑洞死循环,多想无益,只是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基因控制我深思熟虑做出的,那么当我遇到会改变人生轨迹的重大决定,可以选择交给其他人帮忙做出,这就是最有力的反抗,避免自己完全沦为基因的奴隶。同时,我也在担忧“交给其他人做出关于自己的重大决定”也是基因为了改变既有生存模式增加自己的胜利机会而“促使我去做的”,也就是,我“交给别人去做出决定”是我的基因“决定我做的”……这就无解了,所以,我警告自己,这个猜想就此打住,否则很容易陷入危险意识不能自拔。
再来说说2017年冬的猜想。寒冷的冬夜,我惬意的冲着热水澡,大脑放松相当惬意,突然我又有了另一个关于基因的猜想,与前一个猜想大相径庭:基因只能决定我们的基本能力,如智力的发展和身体的发育,而我们的思维,判断,决定,是基因控制的简单行为与环境反馈碰撞的结果,所以,在思维发展上,基因是基因,我是我,基因决定我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什么样的思维,是环境反馈形成的。当然啦,我所说的环境是广义的,不是说周围的物理环境,包括学习的内容,人际交往的反馈,自我辩驳的想法等等等等。
展开来讲个故事:少年A在基因的作用下生的人高马大机智异常,热衷于篮球,不出意外可以进入NBA成为顶级球员,可想而知,他最大的生活概率是成为全球的篮球明星,美女金钱源源不断。站在基因的立场来看,是他的胜利,同时也是基因的胜利。但是,环境的作用似乎更大,比如,他出了意外,不能继续篮球事业,那么,他可能就这么平淡一辈子,过的或许也不错,但是基因还是失败的。
我想说的是,基因不能决定那么多,在我们一帆风顺环境友好的时候可能会陷入对基因的误解,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环境的作用。环境的反馈真正决定了我们能成为什么。岁月静好时的我和生存恶劣时的我肯定不是一样的,基因只能决定骨架和血肉,环境的反馈才能决定思维。
所以我想了这么多得出的结论和其他人什么都不想得出的结论差异不大,似乎是对思维的浪费,但是,我的想法不一样:一条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接成的,大多数人只需要一条线,但我喜欢弄懂一个个点,在二维空间里,一条线和一个个连接起来的点没有区别,但上升到三维空间呢?四维空间呢?更高维空间呢?谁又知道大脑里的世界是几维空间呢?在多种维度下,一条线和一个个点的连接还是同样的物质吗?
这就是“想的太多”的妙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