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自我觉醒
对于性开放程度的国家考查,会发现,性开放程度越高的国家,越是那些在公民个人自由的程度和生活福利高的国家。
这并非只是偶然。
若是对性开放程度低的国家进行观察,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但在生活福利上贫乏,也在个人自由上束缚重重。这些国家的普遍道德里,任何性行为都经常被作为负面的、道德败坏的表现,任何与性有关的词汇、言语都不被提倡,人们在描述与性有关的事物时,经常采用隐晦的暗喻的词语来表达。而这些词语中,有很多可以用来作为其他负面行为的形容词。偷窃、贪污、浪费、小气这样与性无关的行为,也经常被“万恶淫为首”这样的话解释根源。虽然“万恶淫为首”的原意是“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但是很明显,使用这句话的人有意忽略了后两句,使得普遍接受的观念里,性本身便成为了一种罪恶。
作为人类动物性的一种行为(这里不是故意抬高或贬低人,而是用生理的角度说这种行为),它本身是毫无道德上的好坏可说的。正如道德本身也是人创造出来的。道德本身是作为一种区别与法律(这里更多的是自然法意义上的法律)的指导和支配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工具,它与法律一样,是创造人更好的生存下去的条件。不同的只是,法律是从外部依靠强制来保证人的社会正常运作,而道德是靠人内部的制衡。
性行为成为道德予以谴责的对象,是与道德认定”人是需要保障生存“的这里理念分不开的。性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而如果当前的物质水平无法供给所有需要大量消耗食物并且需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收到回报的新生婴儿的话,性行为便是需要加以节制的。
但是困难就是,从生命本身的设计(或者说DNA)来看,两性之间的性欲几乎会一直保持。这也就是说,指望在一定阶段(如适合生育的年纪)保持性欲而其它时间没有性欲,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自然的设计是人类无法、或者说长远来看依然无法改变的。
这样人类的道德在谴责杀虐、浪费这样的行为时也不得不对性行为加以干涉。控制人的性欲,只赞赏婚姻内的性行为而限制其它性行为,变成了道德必须的任务。因为不负责的性行为导致的任何后果,都会减少当前的物质财富,从而使得所有人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便是贫穷国家性开放程度低的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提高,正确的避孕知识的普及,使得很多生活水平中等的国家,也不再把性行为作为谴责的对象,而是用默许的方式来对待这种行为。这本身就很好的证明了,只要性行为不带来消耗物质财富(就是养育新生婴儿)的压力,它本身并无害处。只是长久的道德习惯,使很多人忘记了当初谴责性行为的目的。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即使某些国家里,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养育更多的生命不成为困难,这些国家仍然会千方百计的限制性行为。尤其这些国家的官方,仍然把限制性行为作为一种政策。
对于这种困惑,我们若是考查这些国家的公民自由,就会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国家的公民,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很不错,但是个人自由仍然处处受到限制。
性行为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个人体验到自我的感受。这个行为是由个人内心(我们可以把这种自然设计称作是“内心的”)驱动的,行为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自己生理上的满足。有性体验的人,是会觉察到自己的感受的。性行为会刺激和触发他对自我的观察。青春期以前的儿童,是对男女区别不予注意的,他们的目光和感受全部来自外部世界。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性的朦胧的体验,让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目光和感受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我身上。
假如一个社会的普遍思维是,以集体为先个人是不重要的,性行为便是对这种思维的颠覆。在任何人的性行为里,都无法找到能够与抽象的集体有联系的东西。性行为的对象只能是一个具体实在的活生生的人。这一切,都与庞大的国家无关,与威严的集体无关,它完全是个人的,是与另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人一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本身,便是对一种集体的、团体的、忽略了个人的理念的对抗。
也就是说,性本身就是自我的觉醒。性欲让一个人从听从别人的意见,更多变成听从自我的意见,注意自己的感受。这是对权威和规则的破坏,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欺骗和谎言上的权威。它们的维持需要的是忽略自身的没有思想的人,而性以及有关性的一切行为,都在多多少少把一个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国家喜欢压制性行为的原因。
在我看来,这种压制是毫无意义。就如前面所解释的,两性之间的性欲几乎会一直持续。与自然的觉醒对抗,无异于拿鸡蛋撞石头。
这并非只是偶然。
若是对性开放程度低的国家进行观察,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但在生活福利上贫乏,也在个人自由上束缚重重。这些国家的普遍道德里,任何性行为都经常被作为负面的、道德败坏的表现,任何与性有关的词汇、言语都不被提倡,人们在描述与性有关的事物时,经常采用隐晦的暗喻的词语来表达。而这些词语中,有很多可以用来作为其他负面行为的形容词。偷窃、贪污、浪费、小气这样与性无关的行为,也经常被“万恶淫为首”这样的话解释根源。虽然“万恶淫为首”的原意是“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天下无完人”。但是很明显,使用这句话的人有意忽略了后两句,使得普遍接受的观念里,性本身便成为了一种罪恶。
作为人类动物性的一种行为(这里不是故意抬高或贬低人,而是用生理的角度说这种行为),它本身是毫无道德上的好坏可说的。正如道德本身也是人创造出来的。道德本身是作为一种区别与法律(这里更多的是自然法意义上的法律)的指导和支配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工具,它与法律一样,是创造人更好的生存下去的条件。不同的只是,法律是从外部依靠强制来保证人的社会正常运作,而道德是靠人内部的制衡。
性行为成为道德予以谴责的对象,是与道德认定”人是需要保障生存“的这里理念分不开的。性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会有新生命的诞生。而如果当前的物质水平无法供给所有需要大量消耗食物并且需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收到回报的新生婴儿的话,性行为便是需要加以节制的。
但是困难就是,从生命本身的设计(或者说DNA)来看,两性之间的性欲几乎会一直保持。这也就是说,指望在一定阶段(如适合生育的年纪)保持性欲而其它时间没有性欲,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自然的设计是人类无法、或者说长远来看依然无法改变的。
这样人类的道德在谴责杀虐、浪费这样的行为时也不得不对性行为加以干涉。控制人的性欲,只赞赏婚姻内的性行为而限制其它性行为,变成了道德必须的任务。因为不负责的性行为导致的任何后果,都会减少当前的物质财富,从而使得所有人的生存受到威胁。
这便是贫穷国家性开放程度低的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类的认识不断提高,正确的避孕知识的普及,使得很多生活水平中等的国家,也不再把性行为作为谴责的对象,而是用默许的方式来对待这种行为。这本身就很好的证明了,只要性行为不带来消耗物质财富(就是养育新生婴儿)的压力,它本身并无害处。只是长久的道德习惯,使很多人忘记了当初谴责性行为的目的。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体会到,即使某些国家里,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养育更多的生命不成为困难,这些国家仍然会千方百计的限制性行为。尤其这些国家的官方,仍然把限制性行为作为一种政策。
对于这种困惑,我们若是考查这些国家的公民自由,就会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这些国家的公民,即使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很不错,但是个人自由仍然处处受到限制。
性行为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让个人体验到自我的感受。这个行为是由个人内心(我们可以把这种自然设计称作是“内心的”)驱动的,行为的目的也是为了得到自己生理上的满足。有性体验的人,是会觉察到自己的感受的。性行为会刺激和触发他对自我的观察。青春期以前的儿童,是对男女区别不予注意的,他们的目光和感受全部来自外部世界。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性的朦胧的体验,让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目光和感受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我身上。
假如一个社会的普遍思维是,以集体为先个人是不重要的,性行为便是对这种思维的颠覆。在任何人的性行为里,都无法找到能够与抽象的集体有联系的东西。性行为的对象只能是一个具体实在的活生生的人。这一切,都与庞大的国家无关,与威严的集体无关,它完全是个人的,是与另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维的人一起的行为。这样的行为本身,便是对一种集体的、团体的、忽略了个人的理念的对抗。
也就是说,性本身就是自我的觉醒。性欲让一个人从听从别人的意见,更多变成听从自我的意见,注意自己的感受。这是对权威和规则的破坏,尤其是那些建立在欺骗和谎言上的权威。它们的维持需要的是忽略自身的没有思想的人,而性以及有关性的一切行为,都在多多少少把一个人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国家喜欢压制性行为的原因。
在我看来,这种压制是毫无意义。就如前面所解释的,两性之间的性欲几乎会一直持续。与自然的觉醒对抗,无异于拿鸡蛋撞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