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人反感的同志节目
昨晚深夜,收到小丽朋友的短信,短信内容如下:
于哥,今晚湖南台播放《8090》,内容是一个T和一个男人争夺一个女孩。我们群里的所有人都一起关注这期节目。你有没有时间看看重播或是在网上看?大家看完后都觉得太可惜了。甚至对那些安慰团叫骂。T叫冬冬,她很无奈。我们看到这都很为她心痛。唉,节目前大家都猜测说她们一定会在一起。可是……大家都这么关注,但是很失望。更多的是大家都不理解拉拉。她们也不敢说。你忙吧,有时间看。(小丽)
今天上网,又看到小丽在我QQ上留言:“于哥,昨晚的信息有收到吗?有时间要看。大家一点都不理解我们。昨晚那些安慰团还说冬冬心里不正常的。都把我们群都激怒了。”
她还告诉我,那些安慰团的人,带着冬冬去买衣服化妆,最后节目组还安排了冬冬与一个男子相亲,节目到此结束。
我并没有看这个节目,也不知道节目制作人的意图何在。难道他们只是想拉一堆所谓的安慰团来改造冬冬,以便她能顺利地接受男人吗?我更加不明白的是,作为拉拉的冬冬为何要接受这样的节目邀请,而且还如此软弱地任由摆布?
我甚至怀疑,这个冬冬不是拉拉,而是湖南电视台根据需要安排的一个角色而已。
四年多以前,《鲁豫有约》的编导的找到我,我很是吃惊。那个编导是一个谦和而可爱的女孩,她静静地坐在我的面前,说明了来意。当时我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半个月以后,我同意了她的请求,但前提是我必须看到完整的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她同意了。她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许多的准备工作,终于我也看到了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我很满意,同时也惊讶她们对我如此了解,连我在网上发表的文章都无一不知。《鲁豫有约》所有的工作人员给我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
节目做完后,与鲁豫在会客室留影并做简短的交谈。她说,对酒吧的某些拍摄做了处理,因为不想给我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她还亲切地问到小荻,笑着说:“即使不上电视,也可以一起来玩的。”我很感动,鲁豫不仅可爱,而且谦虚温和,体贴入微。这是一种职业道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那期节目给整个拉拉人群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后来,我曾拒绝过几次不同地方的电视采访,因为我不了解他们,他们也没有花心思去了解我,我为何要作为热点上他们的节目?收视率,那是他们的问题。
终于在2009年,我答应了成都电视台的采访。事先,也要求导演把所有的资料拿给我看,包括节目设计,内容大纲,经过几次修改后,我方才满意。
节目播出后,在成都市引起极大的反响。导演兴奋地打来电话告诉我:“于是,太好了,收视率极高,反响很大。不仅如此,这个节目还得到了专家与上级部门的肯定!”我微笑不语。
他邀请我们去吃肯德基,我和小荻答应了。小荻不满地对他说:“你们拍得不好,应该把于是拍得更帅!”他惶恐,说:“她那天不应该穿那件T恤的。”小荻回应道:“她穿得不好,你们也可以处理啊,比如角度,比如灯光,怎么样也可以更帅点。”小荻咄咄逼人,我只得加以劝阻,才放了那导演一马。
写出这些,是想告诉那些已经上了电视或以后还会上电视的拉拉朋友,不要随便地接受采访。如果觉得确有必要去做关于拉拉的节目,那么事先一定要了解导演对同志人群的态度是否友好,因为导演的态度决定了节目的观点。其次,要仔细地阅读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有没有出现任何对拉拉人群不利的内容。再次,要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观众的尊重与支持。最后,是真诚,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观众。
经过与各种媒体(含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的接触与交流,我得出的结论是:“友好而谨慎地对待媒体采访。”我接受采访的目的是:让社会大众正确地感知与认识拉拉人群,消除误解与歧视,尽可能地争取主流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抱定这个目的,必定可以做出好的同志节目。
现在,大多数老百姓还不了解同志人群。他们所能得到的一些知识,基本上来源于媒体。所以出现上媒体上的同志代表的形象,语言,故事,态度都尤为关键。有勇气上电视媒体的同志代表,应该利用一次次难得的机会,尽量表达出同志人群的心声。
湖南电视台的节目我没有看,但它在拉拉人群中引起的反感是可想而知的,我无权批评在此节目中被采访者的无知与软弱,只是想用这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有限的观点,并希望以后出现的同志节目,是友好的,是尊重与理解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实现,去掌握。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多元的世界才真正美好与精彩。
于哥,今晚湖南台播放《8090》,内容是一个T和一个男人争夺一个女孩。我们群里的所有人都一起关注这期节目。你有没有时间看看重播或是在网上看?大家看完后都觉得太可惜了。甚至对那些安慰团叫骂。T叫冬冬,她很无奈。我们看到这都很为她心痛。唉,节目前大家都猜测说她们一定会在一起。可是……大家都这么关注,但是很失望。更多的是大家都不理解拉拉。她们也不敢说。你忙吧,有时间看。(小丽)
今天上网,又看到小丽在我QQ上留言:“于哥,昨晚的信息有收到吗?有时间要看。大家一点都不理解我们。昨晚那些安慰团还说冬冬心里不正常的。都把我们群都激怒了。”
她还告诉我,那些安慰团的人,带着冬冬去买衣服化妆,最后节目组还安排了冬冬与一个男子相亲,节目到此结束。
我并没有看这个节目,也不知道节目制作人的意图何在。难道他们只是想拉一堆所谓的安慰团来改造冬冬,以便她能顺利地接受男人吗?我更加不明白的是,作为拉拉的冬冬为何要接受这样的节目邀请,而且还如此软弱地任由摆布?
我甚至怀疑,这个冬冬不是拉拉,而是湖南电视台根据需要安排的一个角色而已。
四年多以前,《鲁豫有约》的编导的找到我,我很是吃惊。那个编导是一个谦和而可爱的女孩,她静静地坐在我的面前,说明了来意。当时我并没有答应她的请求。
半个月以后,我同意了她的请求,但前提是我必须看到完整的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她同意了。她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许多的准备工作,终于我也看到了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我很满意,同时也惊讶她们对我如此了解,连我在网上发表的文章都无一不知。《鲁豫有约》所有的工作人员给我留下了极为良好的印象。
节目做完后,与鲁豫在会客室留影并做简短的交谈。她说,对酒吧的某些拍摄做了处理,因为不想给我带来任何负面的影响。她还亲切地问到小荻,笑着说:“即使不上电视,也可以一起来玩的。”我很感动,鲁豫不仅可爱,而且谦虚温和,体贴入微。这是一种职业道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那期节目给整个拉拉人群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后来,我曾拒绝过几次不同地方的电视采访,因为我不了解他们,他们也没有花心思去了解我,我为何要作为热点上他们的节目?收视率,那是他们的问题。
终于在2009年,我答应了成都电视台的采访。事先,也要求导演把所有的资料拿给我看,包括节目设计,内容大纲,经过几次修改后,我方才满意。
节目播出后,在成都市引起极大的反响。导演兴奋地打来电话告诉我:“于是,太好了,收视率极高,反响很大。不仅如此,这个节目还得到了专家与上级部门的肯定!”我微笑不语。
他邀请我们去吃肯德基,我和小荻答应了。小荻不满地对他说:“你们拍得不好,应该把于是拍得更帅!”他惶恐,说:“她那天不应该穿那件T恤的。”小荻回应道:“她穿得不好,你们也可以处理啊,比如角度,比如灯光,怎么样也可以更帅点。”小荻咄咄逼人,我只得加以劝阻,才放了那导演一马。
写出这些,是想告诉那些已经上了电视或以后还会上电视的拉拉朋友,不要随便地接受采访。如果觉得确有必要去做关于拉拉的节目,那么事先一定要了解导演对同志人群的态度是否友好,因为导演的态度决定了节目的观点。其次,要仔细地阅读节目设计与内容大纲,有没有出现任何对拉拉人群不利的内容。再次,要自尊自重,不卑不亢,只有这样,你才能赢得现场观众与电视机前观众的尊重与支持。最后,是真诚,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动观众。
经过与各种媒体(含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的接触与交流,我得出的结论是:“友好而谨慎地对待媒体采访。”我接受采访的目的是:让社会大众正确地感知与认识拉拉人群,消除误解与歧视,尽可能地争取主流社会的认同与尊重。抱定这个目的,必定可以做出好的同志节目。
现在,大多数老百姓还不了解同志人群。他们所能得到的一些知识,基本上来源于媒体。所以出现上媒体上的同志代表的形象,语言,故事,态度都尤为关键。有勇气上电视媒体的同志代表,应该利用一次次难得的机会,尽量表达出同志人群的心声。
湖南电视台的节目我没有看,但它在拉拉人群中引起的反感是可想而知的,我无权批评在此节目中被采访者的无知与软弱,只是想用这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有限的观点,并希望以后出现的同志节目,是友好的,是尊重与理解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去实现,去掌握。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世界,多元的世界才真正美好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