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生死
我时常想,死亡究竟是什么,竟使得人探寻千万年而不得知。 人的死亡是否也如树木花草的死亡一般?人的死亡,是人生的尽头,而树木的枯萎,是树木的尽头,那么人的死亡是不是也就是枯萎。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步履蹒跚,满头白发落尽,行将就木,正如一棵形容枯槁的树木。枯老之木,看似粗壮的枝干早已被蛀空,而人枯老的身体也是这般,以半空的骨架支撑起干枯的皮囊。花草之老,衰败枯黄,无人问津,而大多数人老之后不也是如此,年老色衰,身体仿佛每时每刻都在萎缩。死后一切归零,树木花草回归大地,而人也是回归大地。人的一生也不过是像这树木花草一般,繁华一时,也不过只是一时。生前的一切烟消云散。 死亡是所有人的生命终点,而每个人的生命长短却不一,命长者有彭祖,八百年而亡,命短者有夭折之婴,方生于世而亡。而生命的长短又是相对的,之于朝生暮死的蜉蝣,人的生命何其长,而之于永恒的宇宙,人生短短数十年,又是何其之短。庄子曾有感道,万物方生方死。如此看来,生是短暂的,而死才是长久的。 死亡之于我们是未知的,生的人未体会过死的感觉,而体会过死亡的人早已离去,我们也无法得知他们的感觉。因为未知,因而激发想像,因而诞生了阴曹地府,诞生了天堂地狱,诞生了灵魂这一说法,但是这一切是否真的存在,我们无可得知,但是,我们是宁愿相信它们的存在的,因为无处安放的死亡会让我们更加恐惧。 回想人类的历史,从远古到现今,多少人,有多少人死去而毫无记载,甚至连曾经活过的痕迹也消失殆尽,泯灭于历史长河中。能成为伟人被记载在册,被铭记至今的不过寥寥数人。一个人一旦死去,对于漫长的历史而言,就如同烟云转眼即逝,不留半点痕迹。难怪东晋的恒温要说,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我自知不能像伟人们一样流芳百世,但也不会想着,也没那个能力遗臭万年。万年,这是一个多么久远的时间,中华文明,就起根源,也不过是上下五千年,还是时人夸大之词。我终将如蜉蝣,消失在天地间。如此看来,生命渺小如沙,在时间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呢?为什么饱受生活折磨的种种人,都还会选择继续活着呢? 因为,生,是人之本能,哪怕是九死一生,人也会死死抓紧最后那一丝生的希望。 生活,只要还有活着的希望,我们都会继续选择继续活下去,而不是死亡。死亡是意外的,谁也无法预料,对于生命的逝去,我们只能接受事实。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包括我们自己。 死亡我们无法预测,而生,是我们正触碰着的,孔子言,未知生,焉知死,时至今日,仍是积极的,我们应如是,好好享受这一场生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