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作业,简存留给未来的自己
大学生职业规划
小的时候,想过各种各样的未来规划。自己像一个崭新的白纸,触摸到红色,仿佛自己就是一面红旗;浸润过蓝色,仿佛自己就是一涛惊骇;照耀到金色,仿佛自己是阳光下的一瞬风;氤氲过紫色,仿佛自己是罗兰花的一缕香…………
每一次色彩的铺染,都是纯的融合。原本离散各异的颜色似乎在时间线的牵引下趋化合一。我的未来到底是怎么样的选择似乎变得不再多元,颜色堆叠后似乎越来越深,越来越固定,未来的规划似乎也因为高考的尘埃落定而渐渐凝固成型。
来到了北体,成为了一名康复人。透镜后的道路似乎变得笔直,成为一名康复师似乎已成了脚下坚实的石板路。可我不喜欢康复师,它虽然坚固,踏实,到它的颜色却晦暗单调,似乎并不若彩虹一般多姿,这是我所不为所喜的。
若是以单向的起点推倒,会不自然得受所限条件的框定易辙,偏向一个看似唯一的选择,像是宿命论般的绝望,抑或是信马由缰,任由其驰骋,最终并无所得,回到原点。私以为,职业的规划,应该是以现在为起点,以理想状态下的工作为终点,期间以几个重要的阶段、事件为锚点,串以清晰的先后时间,组合成一个明确的职业轨迹。
现在的起点不过是一个自理能力极差的大一新生,没有什么实际的技能,“空有膀子力气”。而终点似乎遥不可及——自由撰稿人——却也诱人。这霄壤之间的差距令人生畏,但客观来说,并不是无法实现。
康复师作为时间上的中点,同样扮演着职业中点的角色。那么简述思路如下:
大学过英语六级,考托福,德福,学习西班牙语以及考几门语言的口译证,学习摄影,大量阅读,写作(以乐评,书评,影评,时评,游记为主,大二开设自己的公众号,尝试专项性投稿)考取二级健身教练证,营养师证。以高级康复师为目的,德国读研,期间利用假期游历欧洲,康复与摄影、文章并行。如此至毕业。暂时以康复师为工作,固定后利用时间充电,开始固定时间固定专栏投稿,开始向撰稿人转型,并积累人脉。大约在三旬,开始依照人脉做自媒体但始终以撰稿人的身份继续投稿。
如此来看,康复师不过是作为现在与未来稳定间的一个跳板,我并不排斥它的枯燥,疲惫,相反,我正需要一个技能,一个能够让我暂时安定下的技能,一个可以磨平我心性中浮躁与懒惰的职业。这是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因为在所谓职业间的跳槽中我有康复师作为最磐固的接盘。
其实就在编辑方才我所谓的“职业规划”时,我的内心其实经历了由松到紧的历程——愈是接近现在的规划我写的越是得心应手,愈远的规划,我则愈是“冰泉冷涩弦凝绝”般难以跟进。这不免说明,其实我的内心对于未来很久以后一个准确的规划还是不明晰的,一些标准例如我作为撰稿人所具备的素养,我心里还是不甚透彻的。这会导致我中距离很多的规划不是空白就是原地踏步。这种断裂也十分致命。但是我还是写下了,因为这毕竟不是终稿,后面的规划自然需要后面的时间去填补,调整,权且这下这前紧后松的规划,让未来模糊点,或许还有这朦胧梦境般的温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