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滩上的一枚贝壳,到无形无色的比特币,货币究竟经历了什么?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货币。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生产阶段的产物,世界范围内,形形色色的货币各占一方,而我们中国古代货币正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货币之一。
一、吵出来的货币
在遥远的商朝,咱们中国社会完成了浩浩荡荡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超级厉害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门类也就越多,门类中又有不同领域,这样一来,就促进了商品间的互换。

当时,拴柱家在商朝开了一间鞋作坊,他们家的鞋子样式新颖、做工精细,深受乡亲父老的喜爱,其知名度不亚于内联升老北京布鞋。
有一天,在工作的时候拴柱的衣服被挂破了,于是他拿了两双布鞋到开服装店的王徐娘家换衣服,王徐娘却说:“你两双鞋就想换我家的一件衣服?太天真了吧?”

拴柱说:“我们家的鞋可是全城最好的鞋啊!两双鞋已经是看在你漂亮的份儿上了,你别得寸进尺!”
正在两个人争论不休时,城东的渔老板捕鱼哥拎着三条活鱼走了进来,进门就说:“徐娘!给我来件体面点儿的衣裳,下月要娶亲了!”结果徐娘生气的说:“你也不看看你那鱼什么货色,三条就想换衣裳?起码五条!”

此言一出,捕鱼哥也不干,从俩人的争执变成了三个人的理论。徐娘觉得自己衣服好,拴柱觉得自己的鞋子好,捕鱼哥觉着自己的鱼又肥又鲜。你一句我一句,太阳下山了,交易也没有达成,徐娘关门歇业,这哥俩悻悻而归。

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贝币应运而生。大家开始拿着贝壳去买东西,再也不用拿着自家的鞋去换别人家的衣服,市场上一片祥和,大家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生意,简直不能不说是国泰民安。

但是好景不长,毕竟真正的贝壳是有限的,很快捉襟见肘,真贝壳不够,于是就搞起了假贝壳,其中有珧贝、骨贝、石贝、铜贝等,材质不同,但是都能起到货币的作用,以串和朋为单位,五个贝壳一串,两串贝壳一朋。到这里,咱们中国历史上最早就货币就算是成形了。
二、从杂乱到统一
后来,聪明的古人又找到了铜,并且发现铜这个东西不光用起来舒服,而且多到不行。人们先是用铜造刀。
春秋时期,人们摒弃掉了贝,改为用铜做货币,但是没有好的创意,直接造成一把又一把的小刀。每把小刀上写着重量和产地,如“一两”、“十二朱”这些,朱两自然就成了计量单位。

大家看到用刀的创意可以做成货币,又有人模仿纺织轮的形状做了“环钱”,大圆中间有个小孔。但是与绝大多数不同的是个性的楚国,他们不甘于平庸,追求更具特色的创意,他们发明了蚁鼻钱,又称“鬼脸钱”。

从春秋到了战国,大家又发现了更好玩儿的东西——黄金,于是纷纷制作起了黄金材质的货币。还是按照重量使用,一共仨单位,一个是斤,一个是两,还有一个是镒,一斤合16两,一镒合二十两,所以古代评判两样差不多的时候喜欢用“半斤八两”这个词,因为那时半斤就等于八两。当时有一种货币叫做郢爰,就是个性的楚国的黄金货币。

春秋战国,各路诸侯各霸一方,货币样式多姿多态,麻烦就在于没有统一的铸币制度,可能翻过一座山买俩苹果,还得兑换一下货币,很不方便。这时,一个叫嬴政的人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统一六国之后把货币也统一了一下。规定全国使用两种货币,黄金为上币,单位是镒,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每个铜钱上都写着“半两”二字,代表每枚重半两。从此,货币杂乱的历史性难题得到一次性解决。

秦国之后,各个朝代都对货币进行了改进,但是基本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创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当时在宋朝,光是钱币就有五、六种之多,有的是铜钱,有的是铁钱,每一两种钱币在一个地方流通,还不允许运钱出境,流通十分混乱。
三、纸币的横空出世
众所周知,宋朝的人富啊!不光制造业,连娱乐业都搞了起来,铜钱铁钱因为地域限制很不够用,并且十分笨重。
河南的马员外想要到扬州旅游一番,光是钱就得带两箱,路过山东还很容易被迫孝敬了梁山好汉。搞的连享受下扬州修脚师傅的精湛手艺都得提心吊胆。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宋朝的印刷和造纸业很发达,并且一直在和北方的辽、夏、金三国交战,还总是打不过,不得不养重兵为备,军费开支巨大,国库空虚,财政紧张。

所以,国家开始想办法。历史上的种种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国家开始想办法,事情总是容易解决。朝廷决定,发行纸币!弥补开支!大约在宋真宗年间,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成都的16家商号联名发行了一种纸券,名曰“交子”,从此它代替了铜钱和铁钱的流通,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们人民币的祖先。
但是,这种交子是以私人名义发行的,信用度很低,经常发生不能购物不能兑现的尴尬情况。宋仁宗元年,政府出面禁止了私人发行交子,并且在次年发行了官方的交子,叫做官交子。到了南宋,交子变成了由宋朝央行户部掌管发行的官方纸币。
纸币用着用着就用到了明朝中叶的1436年,法律宣布:允许使用白银交易!其实在这之前,甚至在宋朝白银就已经具备了各项货币职能,只是法律不允许使用。法律一开放窗口,白银立马广泛的流通了起来,成色好看,手感感人,很快正式通货。到了嘉靖年间,政府又规定了白银和钱的比价,还规定了大数用银,小数用钱,单位还是两。

清朝时候,大家喜欢把银和两合起来叫,于是就有了银两之说。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银两又被细分为实银两和虚银两,实银两用来交易收授,虚银两用来做记账的单位。
实银两种类很多,官方的铸造成锭,大的50两,中的10两,小的几两,不成形的就叫碎银子,一般不够一两重。
再后来呢,又有了清朝的银元、铜元和银票。大清亡了之后,民国就来了,我们在送走民国的“袁大头”之后,又迎来了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币。时至今日,咱们的人民币在世界货币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当然这其中也保函着数千年的中华底蕴。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告诉发展,又诞生了虚拟货币。有可以让小学生成为尊贵的QQ会员傲视全班的Q币,还有各种充值兑换的游戏币,又有让世人为之疯狂的比特币,其实这些都是货币的延伸,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通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