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灵魂伴侣
查看话题 >都怪这丹桂,撩人的芬芳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笑东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6194724/
王丹桂出生在西南一个水草丰茂,烟波浩渺的小镇。小镇交通闭塞,与外面的世界交流甚少。小镇的广场上有一颗百年丹桂树,每到桂花开放的季节,香气洒满小镇的大街小巷,小镇人民在这醉人的芳香中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王丹桂出生的那年,小镇要搞建设,摧古拉朽般将原来的老旧平房推到重建。这颗丹桂树所处的位置是小镇核心地带,为了在核心地带建造一个商场,开发商打算砍伐这颗百年丹桂树。小镇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群情激愤,纷纷聚集在丹桂树下,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免受灭顶之灾。
王丹桂的父亲当时是小镇一个有名的商人,经商多年,童叟无欺,不但赢得了财富,也赢得了口碑,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平日里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街坊邻居有想不明白的事情都想借王丹桂父亲的一双慧眼,把事情码放整齐。
如今王丹桂的父亲也在这颗丹桂树下与大家一起商讨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大家情绪非常激动,吵成了一锅粥,各说各的,始终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
卖麻圆的老高说;“都别吵了,这样吵有什么用,我们听听老王怎么说。”
这时坐在一旁沉默了很久的老王,把夹在手指间还在燃烧的烟头狠狠的摔在地上,然后说:
“跟开发商谈判这么久,始终谈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讲理看是行不通了。”
人群中有人激动的说:
“这颗丹桂树比我爷爷的年龄还要大,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岂能说砍就砍,老王你说怎么办,我们都跟着你干”。
老王说: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既然明天他们要来砍树,那我们到时候就在这里死守。”
说完冲着人群喊道:
“有谁明天愿意跟我一起保护这颗丹桂树的?”
大家都异口同时的表示愿意追随老王保护这颗丹桂树。就这样,一个自发的保护这颗丹桂树的联盟就成立里,有组织,有方针,有策略,但是没有纪律。开发商在人群中收买了自己的亲信,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的行动。那天晚上,开发商挨家挨户走访,收买人心,又是给钱,又是允诺以后商场租金减半等等,小镇只有百十号人家,一个晚上下来,开发商走遍了所有人家。王丹桂的父亲怕人心动摇,又特意给大家交代,不要被开发商蛊惑。大家都表示一定按照计划行事。
第二天开发商开着卡车,载着几十号人,带着电锯,斧头来砍树了。王丹桂父亲一早就挨家挨户的敲门,招呼大家集合,可没想到,有一大半的人家都只是嘴动,身子不动。王丹桂父亲知道这些人都被开发商收买了。眼看着开发商就要动手砍树了,王丹桂父亲顾不了那么多,带着十几个愿意保护丹桂树的乡亲,去和开发商理论。开发商人多势众,强行砍树,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在冲突中一个手持电锯的工人,一不小心将转动的电锯碰到了王丹桂父亲的腹部,顿时鲜血喷溅,当场死亡。商场还未动工便死了人,开发商觉得不吉利,随后撤资,商场停建,这颗丹桂树就这样逃过一劫,保留了下来。
王丹桂的父亲自此撒手人寰,只留下王丹桂的母亲,和没有出身的王丹桂。同日,王丹桂出生,她母亲便用她父亲拿生命保住的这颗丹桂树为她取名。
王丹桂从小没有父亲,每当王丹桂想念父亲时,王丹桂的母亲总是说;“你要是想你父亲,就去那颗丹桂树下把你要说的说出来,你父亲能听得见。”王丹桂小时候不知道母亲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每年他生日的时候,也就是她父亲的忌日,他都会在这颗丹桂树下说一些想对父亲说的话。
王丹桂大学毕业那年,她母亲把她父亲当年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的故事说与她听。尽管从小到大听到一些有关于他父亲事迹的只言片语,但是王丹桂母亲却绝口不提她父亲的事情。如今她母亲亲口告诉她这一切,她才愿意相信这一切。王丹桂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回到小镇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就在王丹桂工作的第二年,镇上来了一批从部队来的义诊小分队。就在那颗丹桂树下,摆摊设点,为小镇居民义诊。王丹桂陪着母亲去检查白内障,给王丹桂母亲做检查的是一个叫丁墨的小伙。身穿军服,外面套了一个白大褂,皮肤黝黑,大眼睛,臂膀宽厚,身体匀称。说话字正腔圆,铿锵有力。
王丹桂一五一十的给丁墨介绍着母亲的病史,丁墨面带微笑,认真聆听,时不时目光停留在王丹桂的脸上,就像扎了根一样,难以拔离。王丹桂如今已出落成一个皮肤白净,眼若寒泉,大方,活泼的姑娘了。也难怪丁墨看到王丹桂时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丁墨诊断后,给出的建议是尽快做白内障手术。第二天,丁墨就安排王丹桂母亲去军分区医院做手术,丁墨是主刀医生。做完手术,丁墨又陪同王丹桂一起将王丹桂母亲送回家。这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几天时间,丁墨和王丹桂变得熟络起来。两个年级相仿的年轻人,说起话来,甚是投机。丁墨一天义诊结束后,王丹桂也放学了,两人在小镇的街道上边走边聊,有说有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丁墨所在的医疗小分队在小镇义诊一周的时间到了。要离开小镇的那天,王丹桂按照母亲的要求,请丁墨在家里吃顿饭,以表达在手术中丁墨给予的帮助。丁墨欣然赴约,席间丁墨告诉王丹桂他们的分队下一站要到隔壁的小镇继续义诊。距离王丹桂所在小镇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丁墨离开后,王丹桂却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心里空唠唠的,做什么事情都没劲。王丹桂如此,丁墨何尝不是,丁墨第一天在隔壁小镇义诊结束后,就感觉心像被掏空了,晚上躺在床上,心里只有和王丹桂在那颗丹桂树下聊天的场景,王丹桂美丽动人,丹桂树香气扑鼻,让人陶醉。
第二天义诊结束后,丁墨向带队的领导请假,独自来到了王丹桂的小镇。在王丹桂的学校门口等王丹桂。王丹桂放学拖着没精打采的脚步走出校门,一眼看到丁墨,差点高兴的跳起来,两眼放光,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就有了精神。惊喜的说:“你怎么来了?”丁墨吞吞吐吐的说;“领导派我过来处理一点事情。”王丹桂没有再细问,就说:“你还没吃饭吧,去我家吃饭。”这不正是丁墨求之不得的事情吗,然后重重的说;“唉”,同时点头如捣蒜。当晚丁墨在王丹桂家留宿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又反回了小队分。
往后两天,丁墨义诊结束都去王丹桂学校门口等王丹桂。第三天的时候,王丹桂看到丁墨站在学校门口,说:“你今天又是应领导安排来这里办事啊?”丁墨摸摸后脑勺,笑嘻嘻的说;“是吧”王丹桂却看不下去了:“领导安排你的事情就是在我家吃饭,住宿啊。”
丁墨笑而不语。
这天两人没有直接回王丹桂的家,而是一起来到了这颗丹桂树下。
丁墨说了很多他小时成长的事情,王丹桂也把他父亲去世的事情,她名字的由来,把她淤积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痛,一五一十的统统说与丁墨听。二十多年来,这是王丹桂第一次向一个外人诉说心中的苦。这二十年来,他没有父亲,她处处要装出一副强大的高冷的不容易接近的样子。此刻她装不出来,她的心门彻底打开了,她要把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最隐秘的东西交给另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保管,那个人就是丁墨。
王丹桂说着说着,已经哭成了泪人。丁墨心疼的用手擦拭着王丹桂的眼泪,说:“从今以后,我丁墨作为一个军人,不仅要保卫国家,我更要保护好我爱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王丹桂。”
两个年轻人,在这颗百年丹桂树下情定终生,生死相托。浓郁的桂花香,萦绕在他们周围,两人紧紧相拥。
那天晚上,王丹桂向母亲重新介绍了丁墨,母亲对丁墨也很满意,同意两人交往。
不久以后两人便在双方亲戚的见证下,在他们相识的丹桂树下举行了一场户外婚礼,婚礼当天丹桂树芳香四溢,香气沁人心脾,在场的人都说这是王丹桂的父亲为自己的女儿献上的一份厚礼。
两人渡过一个美好的蜜月之后,丁墨返回了军分区,在归队的当天就接到了上级命令,命令丁墨去参加非洲抗击疫情的任务。丁墨还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自然是打心里不想离王丹桂太远。但是军令如山,必须服从。无奈丁墨只好回家跟王丹桂告别,然后匆匆上路,随军直奔非洲。
丁墨离开前,部队领导告诉他,只安排他去一年时间,一年后他就可以返回自己原来的军分区。丁墨离开前也是这样跟王丹桂说的,王丹桂觉得一年时间也不算长,就劝丈夫丁墨不要操心家里,放心的去,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早日凯旋归来。
一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朝思暮想的两个人终于可以见面了。王丹桂把家里里里外外彻彻底底的清洗了一遍,打扫的干干净净。把丁墨的衣服又从柜子里一件一件的拿出来洗了一遍,然后又一件一件的整理整齐放入柜子。这已经是这一年来第十几次这样清洗,整理丁墨的衣服了,她已经记不清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丁墨。
王丹桂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丈夫归来的消息,电话也打不通了。
一年时间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为什么还没有丈夫的消息,王丹桂有点坐不住了。她决定去军分区打探一下丈夫的消息。
丁墨没有回来,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就在丁墨要启程回国的前一天,在一次急救任务重,不幸沾染患者的血液,导致丁墨感染病毒,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军分区的领导已经在半个月前接到了丁墨牺牲的消息,苦于不知如何向王丹桂说起丁墨牺牲的事情。一直按兵未动,没有贸然把这个消息告诉王丹桂。
今天王丹桂找上门了,领导知道避无可避,不可能再隐瞒下去了。
军分区的领导一再铺垫之后,才把丁墨牺牲的消息告诉王丹桂,王丹桂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后,一度晕厥好几次。
王丹桂母亲得知丁墨牺牲,看到王丹桂如此情形,也是痛不欲生,默默的只把眼泪往心里流。王丹桂母亲比谁都知道,此刻失去丈夫的女儿心里有多痛。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又一次在自己女儿的身上上演,历史如此惊人的相似。
母女俩又为失去亲人,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日头西斜,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王丹桂和母亲在街上散步,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这颗丹桂树下。
母女俩默默地坐在树下,若有所思。
王丹桂突然开口说:
“都怪这丹桂,撩人的芬芳”。
作者:笑东风(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46194724/
王丹桂出生在西南一个水草丰茂,烟波浩渺的小镇。小镇交通闭塞,与外面的世界交流甚少。小镇的广场上有一颗百年丹桂树,每到桂花开放的季节,香气洒满小镇的大街小巷,小镇人民在这醉人的芳香中日出而耕日落而息,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王丹桂出生的那年,小镇要搞建设,摧古拉朽般将原来的老旧平房推到重建。这颗丹桂树所处的位置是小镇核心地带,为了在核心地带建造一个商场,开发商打算砍伐这颗百年丹桂树。小镇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群情激愤,纷纷聚集在丹桂树下,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讨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免受灭顶之灾。
王丹桂的父亲当时是小镇一个有名的商人,经商多年,童叟无欺,不但赢得了财富,也赢得了口碑,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平日里大家都喜欢听他的,街坊邻居有想不明白的事情都想借王丹桂父亲的一双慧眼,把事情码放整齐。
如今王丹桂的父亲也在这颗丹桂树下与大家一起商讨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大家情绪非常激动,吵成了一锅粥,各说各的,始终拿不出一个统一的意见。
卖麻圆的老高说;“都别吵了,这样吵有什么用,我们听听老王怎么说。”
这时坐在一旁沉默了很久的老王,把夹在手指间还在燃烧的烟头狠狠的摔在地上,然后说:
“跟开发商谈判这么久,始终谈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讲理看是行不通了。”
人群中有人激动的说:
“这颗丹桂树比我爷爷的年龄还要大,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岂能说砍就砍,老王你说怎么办,我们都跟着你干”。
老王说:
“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既然明天他们要来砍树,那我们到时候就在这里死守。”
说完冲着人群喊道:
“有谁明天愿意跟我一起保护这颗丹桂树的?”
大家都异口同时的表示愿意追随老王保护这颗丹桂树。就这样,一个自发的保护这颗丹桂树的联盟就成立里,有组织,有方针,有策略,但是没有纪律。开发商在人群中收买了自己的亲信,很快就知道了他们的行动。那天晚上,开发商挨家挨户走访,收买人心,又是给钱,又是允诺以后商场租金减半等等,小镇只有百十号人家,一个晚上下来,开发商走遍了所有人家。王丹桂的父亲怕人心动摇,又特意给大家交代,不要被开发商蛊惑。大家都表示一定按照计划行事。
第二天开发商开着卡车,载着几十号人,带着电锯,斧头来砍树了。王丹桂父亲一早就挨家挨户的敲门,招呼大家集合,可没想到,有一大半的人家都只是嘴动,身子不动。王丹桂父亲知道这些人都被开发商收买了。眼看着开发商就要动手砍树了,王丹桂父亲顾不了那么多,带着十几个愿意保护丹桂树的乡亲,去和开发商理论。开发商人多势众,强行砍树,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在冲突中一个手持电锯的工人,一不小心将转动的电锯碰到了王丹桂父亲的腹部,顿时鲜血喷溅,当场死亡。商场还未动工便死了人,开发商觉得不吉利,随后撤资,商场停建,这颗丹桂树就这样逃过一劫,保留了下来。
王丹桂的父亲自此撒手人寰,只留下王丹桂的母亲,和没有出身的王丹桂。同日,王丹桂出生,她母亲便用她父亲拿生命保住的这颗丹桂树为她取名。
王丹桂从小没有父亲,每当王丹桂想念父亲时,王丹桂的母亲总是说;“你要是想你父亲,就去那颗丹桂树下把你要说的说出来,你父亲能听得见。”王丹桂小时候不知道母亲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每年他生日的时候,也就是她父亲的忌日,他都会在这颗丹桂树下说一些想对父亲说的话。
王丹桂大学毕业那年,她母亲把她父亲当年如何保护这颗丹桂树的故事说与她听。尽管从小到大听到一些有关于他父亲事迹的只言片语,但是王丹桂母亲却绝口不提她父亲的事情。如今她母亲亲口告诉她这一切,她才愿意相信这一切。王丹桂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回到小镇中学当了一名教师。
就在王丹桂工作的第二年,镇上来了一批从部队来的义诊小分队。就在那颗丹桂树下,摆摊设点,为小镇居民义诊。王丹桂陪着母亲去检查白内障,给王丹桂母亲做检查的是一个叫丁墨的小伙。身穿军服,外面套了一个白大褂,皮肤黝黑,大眼睛,臂膀宽厚,身体匀称。说话字正腔圆,铿锵有力。
王丹桂一五一十的给丁墨介绍着母亲的病史,丁墨面带微笑,认真聆听,时不时目光停留在王丹桂的脸上,就像扎了根一样,难以拔离。王丹桂如今已出落成一个皮肤白净,眼若寒泉,大方,活泼的姑娘了。也难怪丁墨看到王丹桂时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丁墨诊断后,给出的建议是尽快做白内障手术。第二天,丁墨就安排王丹桂母亲去军分区医院做手术,丁墨是主刀医生。做完手术,丁墨又陪同王丹桂一起将王丹桂母亲送回家。这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几天时间,丁墨和王丹桂变得熟络起来。两个年级相仿的年轻人,说起话来,甚是投机。丁墨一天义诊结束后,王丹桂也放学了,两人在小镇的街道上边走边聊,有说有笑。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丁墨所在的医疗小分队在小镇义诊一周的时间到了。要离开小镇的那天,王丹桂按照母亲的要求,请丁墨在家里吃顿饭,以表达在手术中丁墨给予的帮助。丁墨欣然赴约,席间丁墨告诉王丹桂他们的分队下一站要到隔壁的小镇继续义诊。距离王丹桂所在小镇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丁墨离开后,王丹桂却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心里空唠唠的,做什么事情都没劲。王丹桂如此,丁墨何尝不是,丁墨第一天在隔壁小镇义诊结束后,就感觉心像被掏空了,晚上躺在床上,心里只有和王丹桂在那颗丹桂树下聊天的场景,王丹桂美丽动人,丹桂树香气扑鼻,让人陶醉。
第二天义诊结束后,丁墨向带队的领导请假,独自来到了王丹桂的小镇。在王丹桂的学校门口等王丹桂。王丹桂放学拖着没精打采的脚步走出校门,一眼看到丁墨,差点高兴的跳起来,两眼放光,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就有了精神。惊喜的说:“你怎么来了?”丁墨吞吞吐吐的说;“领导派我过来处理一点事情。”王丹桂没有再细问,就说:“你还没吃饭吧,去我家吃饭。”这不正是丁墨求之不得的事情吗,然后重重的说;“唉”,同时点头如捣蒜。当晚丁墨在王丹桂家留宿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又反回了小队分。
往后两天,丁墨义诊结束都去王丹桂学校门口等王丹桂。第三天的时候,王丹桂看到丁墨站在学校门口,说:“你今天又是应领导安排来这里办事啊?”丁墨摸摸后脑勺,笑嘻嘻的说;“是吧”王丹桂却看不下去了:“领导安排你的事情就是在我家吃饭,住宿啊。”
丁墨笑而不语。
这天两人没有直接回王丹桂的家,而是一起来到了这颗丹桂树下。
丁墨说了很多他小时成长的事情,王丹桂也把他父亲去世的事情,她名字的由来,把她淤积在心中二十多年的痛,一五一十的统统说与丁墨听。二十多年来,这是王丹桂第一次向一个外人诉说心中的苦。这二十年来,他没有父亲,她处处要装出一副强大的高冷的不容易接近的样子。此刻她装不出来,她的心门彻底打开了,她要把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最隐秘的东西交给另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保管,那个人就是丁墨。
王丹桂说着说着,已经哭成了泪人。丁墨心疼的用手擦拭着王丹桂的眼泪,说:“从今以后,我丁墨作为一个军人,不仅要保卫国家,我更要保护好我爱的人,这个人就是你,王丹桂。”
两个年轻人,在这颗百年丹桂树下情定终生,生死相托。浓郁的桂花香,萦绕在他们周围,两人紧紧相拥。
那天晚上,王丹桂向母亲重新介绍了丁墨,母亲对丁墨也很满意,同意两人交往。
不久以后两人便在双方亲戚的见证下,在他们相识的丹桂树下举行了一场户外婚礼,婚礼当天丹桂树芳香四溢,香气沁人心脾,在场的人都说这是王丹桂的父亲为自己的女儿献上的一份厚礼。
两人渡过一个美好的蜜月之后,丁墨返回了军分区,在归队的当天就接到了上级命令,命令丁墨去参加非洲抗击疫情的任务。丁墨还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中,自然是打心里不想离王丹桂太远。但是军令如山,必须服从。无奈丁墨只好回家跟王丹桂告别,然后匆匆上路,随军直奔非洲。
丁墨离开前,部队领导告诉他,只安排他去一年时间,一年后他就可以返回自己原来的军分区。丁墨离开前也是这样跟王丹桂说的,王丹桂觉得一年时间也不算长,就劝丈夫丁墨不要操心家里,放心的去,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早日凯旋归来。
一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朝思暮想的两个人终于可以见面了。王丹桂把家里里里外外彻彻底底的清洗了一遍,打扫的干干净净。把丁墨的衣服又从柜子里一件一件的拿出来洗了一遍,然后又一件一件的整理整齐放入柜子。这已经是这一年来第十几次这样清洗,整理丁墨的衣服了,她已经记不清楚了。
万事俱备只欠丁墨。
王丹桂左等右等,始终不见丈夫归来的消息,电话也打不通了。
一年时间已经过了快一个月了,为什么还没有丈夫的消息,王丹桂有点坐不住了。她决定去军分区打探一下丈夫的消息。
丁墨没有回来,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就在丁墨要启程回国的前一天,在一次急救任务重,不幸沾染患者的血液,导致丁墨感染病毒,最终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军分区的领导已经在半个月前接到了丁墨牺牲的消息,苦于不知如何向王丹桂说起丁墨牺牲的事情。一直按兵未动,没有贸然把这个消息告诉王丹桂。
今天王丹桂找上门了,领导知道避无可避,不可能再隐瞒下去了。
军分区的领导一再铺垫之后,才把丁墨牺牲的消息告诉王丹桂,王丹桂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后,一度晕厥好几次。
王丹桂母亲得知丁墨牺牲,看到王丹桂如此情形,也是痛不欲生,默默的只把眼泪往心里流。王丹桂母亲比谁都知道,此刻失去丈夫的女儿心里有多痛。没想到时隔多年,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又一次在自己女儿的身上上演,历史如此惊人的相似。
母女俩又为失去亲人,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日头西斜,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王丹桂和母亲在街上散步,不知不觉又走到了这颗丹桂树下。
母女俩默默地坐在树下,若有所思。
王丹桂突然开口说:
“都怪这丹桂,撩人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