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查看话题 >玉帝真的昏庸吗?| 西游记释疑03
【西游记释疑】
第03篇 玉帝真的昏庸吗?
玉帝在《西游记》改编作品里,基本都是一个昏庸的形象。玉帝真的昏庸吗?
首先,玉帝并不“昏”。玉帝非常清醒。
前文(释疑01)提到,惠岸不好明说天兵天将消极作战,把李天王口中的“狼虫虎豹”改成了“虎豹狮象”。对此,玉帝的反应是: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如果玉帝相信了惠岸的报告,他的表现应该是“惊”,而不是“笑”。玉帝这笑,应该是冷笑。天兵天将的表现,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十万天兵天将,基本都不是玉帝的嫡系部队。玉帝派到花果山的嫡系部队,只有李天王父子、九曜星君等。九曜星君乃是金德(太白金星)、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太阳、太阴、罗睺和计都。这在兴师花果山一段有描述:
罗睺星为头检点,计都星随后峥嵘。太阴星精神抖擞,太阳星照耀分明。五行星偏能豪杰,九曜星最喜相争。
李天王和太白金星是玉帝的嫡系,这在《西》中是非常清楚的,笔者就不再解释了。
《西游记》里有一个字,非常值得玩味,就是“调”:
奈他只是听调不听宣,陛下可降一道调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李天王即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一路出师来斗。
什么叫“听调不听宣”?具体到打仗,就是你可以把我的部队调过去,但是你不能指挥我的部队。我打不打、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那是我的事情。面子可以给,执行不执行,那要看具体情况。玉帝只能“调”二郎神,李天王也只能“调”四大天王与二十八宿,不能“令”他们。
玉帝听说十万天兵打不过孙悟空,这一笑,就暴露了他心里明白着,并不“昏”。
其次,玉帝也不“庸”。玉帝深知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所以积极地同佛教搞好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重用亲佛派人马。前文说了,玉帝的嫡系人马是李天王和九曜星。李天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在佛教发展,一个给领导当保镖,一个给领导当秘书:
天王道:“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吒,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
九曜星的说法,来自于唐朝时期传入我国的古印度天文历法。古印度就是天竺,也就是西游世界里西牛贺洲。九曜星中的太白金星,多次在西天取经过程中帮助唐僧师徒;在玉兔精那里,太阴星君手下的婢女投胎做了天竺公主。这两点,足以证明九曜和佛教关系不一般。吴承恩使用古印度天文历法里的九曜星名,并把他们描述为玉皇大帝的嫡系部队,也是在暗示玉皇大帝和佛教的关系密切。
2、支持佛教发展。大闹天宫之后,玉帝公开支持佛教西天取经。作为一名道教皇帝,玉帝对佛教事业的发展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心。在唐僧师徒的取经过程中,玉帝多次出人出力。
玉帝积极扶持佛教,就是要在道教和佛教之间玩平衡术。道教势力过强,不利于玉帝树立个人权威。玉帝希望通过引入佛教势力,改变他号令不出凌霄殿的现状。
综上可见,玉帝不仅不昏庸,还非常有智慧、懂权术。为什么吴承恩要描写一个看上去昏庸,其实深藏不露的玉帝呢?这也许跟吴承恩(1500—1583)的个人经历有关。天庭里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就是嘉靖年间(1521—1567)君臣之间博弈和斗争的缩影。
玉帝假装昏庸,麻痹敌人;天兵天将不是打不过,而是集体放水。这些事实,说明大闹天宫事件里的水很深。那么大闹天宫里到底藏着什么阴谋呢?下文将一步一步推导到事情的真相。让我们先从一个未卜先知的人那里说起,他就是菩提祖师。
为什么菩提祖师知道孙悟空一定会闯祸呢?请听下回分解。
注: 原文引用版本为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吕薇芬校注《西游记》世德堂本 。
●待续●
本文首次发布在微信公众号:西游记释疑 作者:曹不空
扩展阅读 帝王为什么喜欢玩平衡术?| 照妖镜03
【西游记释疑】 本文致力于解答《西游记》中的疑问,让读者读懂《西游记》。这里没有阴谋论,只有纯粹的逻辑分析。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 公众号:西游记释疑 作者:曹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