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灵自由吗
事情原委
昨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去省会大剧院看了一部国外儿童剧,意大利沉浸式儿童互动剧《星星海洋》。顾名思义,与在场的小朋友是有互动节目的。 舞台的中央有一个“魔毯”,采用高科技踩踏会发光,每个互动的环节演员会下台随机寻找四五名小朋友,上台共同体验玩耍那个魔毯。 可结果是演员根本走不到台下来,在舞台边缘便被急切想上台体验的小朋友挡住了。每次演员抓着一个小朋友在等待工作人员的协调与警告后,依然无法下台寻找,最后他无奈的放弃了,他被热切的小朋友堵得水泄不通,只好随便拉几个挤在他身边的小朋友上场。我们的座位在3排的过道边 ,被选中的几率很大。大概下台了5次,每次没到儿子的身边就离开了。 开场之前工作人员有提示过小朋友需要脱了鞋子坐在座位上等待,儿子头两次很乖的坐在座位上等待,可是其他小朋友都奔跑着挤到舞台边缘,堵在了儿子旁边的过道上。后面几次,儿子的从众心理在作怪,他要求跟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挤上台,都被我按捺住了。所以他被选的几率就是0。 大概还有五分钟结束时,儿子委屈地大哭着要离开,我怕影响其他人看剧,便告知身边的工作人员抱着他离开了剧场。他是带着强烈的失望情绪离开的。 规则与责任 看似是看剧的孩子们不遵守规则,实际上不遵守规则的是各自的家长们。成年人如果就没有规则意识,给孩子灌输的是“快上台”,那孩子吸收的就是快快挤到台上去,不会乖乖的坐在座位上等待。我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着孩子的生命,我们是什么状态的人,孩子就会吸收到什么状态。这些陪伴他们的大人就是他们的成长环境。那我们该如何告知孩子与“成人”(成年了也可能依然是一个未长大的不承担责任的孩子)后的自己呢?三个字:请等待。 只有在规则的保障下,你才是有自由的。这个自由是你选择上的自由。规则有个人家庭规则与社会规则。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遵守它的规则,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你才会拥有选择的自由。 规则引来的内在心理冲突 我上篇文章告诉过大家我对幼教感兴趣, 我所说的幼教是一种蒙氏教育(蒙托梭利), 这种教育践行的是“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 (这个教育日后有机会再深谈)。 所以儿子对“规则”二字并不陌生, 但今天他体会应该更加深刻。 儿子面对一次次机会错失对他的心灵打击, 刚开始问:为什么不选我? 我答:没有选你,不代表你不好。选择是随机的。 (人之初是会有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 后来又问:怎么还不选我? 我答:很多小朋友不遵守规则,叔叔过不来。 最后告诉我:我要离开,这里太憋闷了。 我说:没有选到你,你很失望是吗? 他答:是的,我要离开。 最后他痛哭一声,我们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