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堆成“垃圾房”的储物间!
爱上❤️整理
爱上更美好的自己

整理是一种
“让今后的自己过得更轻松一点”的投资
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储物间”。
有了它,很多我们不知道该放在哪里的东西,一下子就都有了可以去的地方。
然而随着入住的时间越来越长,储物间却变成了这样一副画面:
各种纸箱子一直堆叠到房顶,也不知道每一个盒子里边放的是什么;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塞在一起,感觉随便拿一个剩下的都会哗啦啦掉下来;地面无从下脚,随便拿一个东西,灰尘飞扬呛得人直咳嗽……
储物间,变成了垃圾间。
下一次再进去,都得鼓起半天的勇气,更不用说进行一次彻底的整理了。
找东西找不到,已经有的东西没法扔,久而久之,本来被寄予厚望的几平米,变成了一个(假装)不会再想起的鸡肋一般的存在。
它本来是一个帮我们解决问题的好地方,最后却成了一个充满了问题的地方。

变成这样,其实储物间自己也不想啊!谁让我们没有把它利用好呢?
今天小蚂蚁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储物间使用的一些tips。
储物间应该放什么?
储物间,对很多人来说,是用来放所有“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的东西。
所以它的使用和管理都毫无章法。
实际上,储物间适合收纳的物品,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 消耗品备用
☑食品类:烟酒茶,调料,零食等;
☑清洁类:纸巾,纺织品,洗衣液,清洁剂等;
☑个护类:洗发水,沐浴液,洗手液等。
☑其他消耗品:空气净化或干燥,过滤棉等。

2 季节性用品
☑过季衣服和床上用品;
☑季节性生活工具,如电扇,暖气等;
☑节庆用品,如圣诞树,南瓜,新年装饰。

3 客用
☑客人用的床上用品及生活用品;
☑老人来居住时需要的一些特殊生活用品;

4 暂存
☑朋友赠送的但暂时用不上的礼物;
☑等待转交他人的物品;
☑等待被捐赠和丢弃的物品。

5 大件物品
☑梯子;
☑行李箱;
☑备用桌椅
☑郊游野营物品等。

进入你的储物间,对照上述清单和五大关键词来清点里面的每一件物品,就可以很快判断出:
A.这样东西是否应该放在储物间?
如果不具备这五大类的属性,那么就应该拿出来使用,或者直接丢弃。对于这一点小蚂蚁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每天都要进储物间好几趟拿东西,那就表示,里边有些东西该拿出来了!
相反的,如果你好几个星期都不会进去一次储物间,那这就表示里边很多东西都该扔掉了!
B.这样东西属于哪一大类?
可以直接按照上述五大类进行物品的分类和空间规划,然后再细分。

储物间收纳如何设计?
通常储物间的空间不会特别大,一般在2~3平米左右,那么如何通过布局和收纳的设计来充分利用空间就很重要。
1 储物家具设计成L型或U型,顶天立地敞开式的置物架。
L型或U型,是有利于我们进去之后找东西时操作方便,而且视线也一目了然。
顶天立地的置物架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对于物品管理相对粗犷的储物间来说,置物架的隔断不宜分割过小,一般也不必做排孔。

2 为大件物品设计好优先使用的空间
储物空间的设计都是由大入小易,由小入大难。
对于承担了存放大件物品职责的储物间而言,就更要预先给大件物品安好家。
规划储物间布局的时候,首先在置物架的一侧根据需求留出一部分没有间隔的完整空间。
家里的大件物品不像小杂物那么琐碎,大部分都是可以预先确认的东西,所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预留好空间就好啦。

3 适用于储物间的收纳工具
在日常用品的收纳中,小蚂蚁是一直反对大家用大箱子,带盖子的盒子等等,这些不利于拿取的收纳用品的。
但是储物间,我们可以例外。
由于储物间存放的大部分都是使用频率较低的物品,所以对于“易于拿取”这一点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采用更简单,价格更便宜一些的收纳。
像大的百纳箱:

附盖储物盒:

甚至一些比较结实美观的快递纸盒也可以利用:

最后,给所有的盒子都贴上标签。
对于使用频率很低的物品,我们的记忆也很模糊,那么贴标签就能帮助迅速识别物品的种类。

由于储物间通常通风和采光都不是很好,所以要注意保持干燥,定期做好清洁,通风,除菌的工作。不然你的储物间,就变成了细菌实验室了昂。

你真的必须要一个储物间吗?
小蚂蚁在装修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时,妈妈曾经建议,把双卫的其中一卫改成储物间。当时看着妈妈的眼神,仿佛感觉我如果能拥有一个储物间,那生活舒适度一定会获得飞一般的提升。
然而,闺蜜却跟我说:“不要惯着你自己屯垃圾的习惯哦!”
就是这句当头一棒的话,让我还是咬了咬牙,放弃了储物间,保留了双卫。
可以想像,如果有了储物间,我一定会“有多大地方就放多少东西”。而没有了储物间,自然会想其他办法去解决问题。比如刚才说的五大类物品:
消耗品备用:只保留最多一个月的分量,剩下的,就把楼下超市当成我的储物间吧。
季节性用品:经过衣橱改造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实现了衣物鞋包的收纳不换季!圣诞树嘛,一棵小小的点缀气氛就好了。
客用:客用拖鞋等尽量换成一次性简易款,能共享的共享,不能共享的丢弃,毕竟在家里招待客人的日子还是非常少的。
暂存:东西尽量做到拿到之后立刻判断是否需要,判断之后立刻进行转移和处理,玄关保留一个小小的暂存区即可。
大件物品:精简到最少,梯子,行李箱,帐篷等存入橱柜中。
事实证明,没有储物间的我,过得还不错。(而拥有了双卫的我,那生活舒适度才真是获得了飞一般的提升!)
“扔东西”这件事,是自带负疚感属性的,正因为如此,储物间才成了我们的救赎。当我们扔不掉,舍不得,做不了判断的时候,就把东西给“挪”到储物间去,眼不见为净。
然而这种负疚感,真的是坏事吗?
小蚂蚁最喜欢的敬子老师就说过,要珍惜这种负疚感,因为它会让我们逼迫自己去练习做判断,做决定,而且更重要的是:
这种负疚感带来的疼痛会引导我们,从“多扔”最终转变成“慎买”,转变成真正的对物品的“珍惜”。
这可是什么都比不过的收获呀!
如果有了储物间这个避难所,你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所以,如果你真的来问小蚂蚁该怎么收拾储物间,那我的回答一定是:
不要储物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