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校招,关于档案户口事宜知多少?
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真没想到,又是一年校招时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想想去年的自己,大概也是这个时间段,也正在匆匆忙忙地奔波于各个招聘会,每天都在投简历,刷笔试,约面试,等消息之间度过,然后也由于自己能力不强,很多次面试都没有通过,到最终甚至都已经对面试产生了恐惧感,唯恐避之不及。
现在毕业也快半年了,刚毕业时正式投入到工作,很多事情都在慢慢适应。真正地踏入社会了,从十几年的学生身份一下子转变为劳动者,没有了同学相伴,没有了悠闲自在的学生生涯,没有了来自家里的经济来源,甚至在日后满满得工作中,渐渐地没有了工作激情……这些都一下子铺天盖地奔向你,然后你会觉得生活怎么那么难,日子怎么那么难过。
也许这是每一个适应期都会经历的煎熬期,世界万物是运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有变化就得学会去适应。其实,当你度过了那个适应期之后,你会发现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得超快,就如现在的我,想起来已发现毕业已有小半年了呀。
言归正传,说真的,大四算是一个自在但又焦虑的学年。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四学年都不怎么安排课程了,所以学生们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清闲的。但另一方面,参加校招考研考公出国留学办理毕业手续等等也挺让人烦心的。对于我来说,大四上学期就是四处奔走于招聘会,大四下学期就是毕业照毕业论文毕业游还有处理毕业档案户口等等。
因为我以前大三实习时是与档案相关,在实习的几个月里,就基本上把毕业生的档案户口处理流程都熟悉了,所以其他同学很疑惑的信息,例如那些三方协议,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档案派遣,暂缓就业等等,我都觉得没什么呀,很好理解。也正是如此,当时学院年级辅导员叫我去学院年级就业办公室帮忙整理资料,同时同学们有关这方面的疑问等我也正好可以帮忙解答。当时在解答同学们问题时,发现很多同学都不懂,并且在我解释了之后还是一脸懵逼。所以在如今的校招毕业之际,来跟大家科普下这些信息啦,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等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2、接收函通常是指具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而出具的函件。人事关系转移的一种,计划经济制度时期极其重要的个人人事转移手续。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分有人事接收权单位和无人事接收权单位,只有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才能发接收函,无人事接收权单位不被允许发接收函,需要上级主管单位或者委托人事代理部门才能发函(一般只有党委机关、政府单位及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有人事接收权)。
3、"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
4、户口迁移证是你在大学毕业时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部门开具给你的,并且要你在办理户口时需要用到。若是你毕业时户口没有变动,那就不需要。
5、暂缓协议书是部分有需要办理暂缓就业的同学才需要用到的。暂缓就业是在每年5月底学校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报毕业生就业计划时,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又不愿把户口、人事关系迁回原生源地,将人事关系暂寄存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户口暂留学校的一种办法。暂缓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订的,暂缓期为两年。在暂缓就业期间,如能落实就业单位者,可按照有关就业程序办理就业报到手续,逾期未落实就业单位者,其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地自谋职业。
好了,介绍完几个最主要的定义,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毕业生办理流程。
(1)应届生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学校会发《就业协议书》(又称三方),学生找到工作跟单位签《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有法律约束效力,违约要赔违约金,当签合同的时候协议失效。
(2)签了协议之后,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就会出具接收函,学校根据协议和接收函下发《报到证》以及派遣档案,同学们拿到《报到证》后去单位报到,档案挂靠到人才市场的可以直接到人才市场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的转移手续。没有《报到证》转移不了档案和户口。《报到证》还跟干部身份等有关。
(3)找不到工作的、个人需要保留应届生身份的、不想档案被打回原籍的,可以申请暂缓就业。
(4)正式入职。
如果要迁户口的,拿着《报到证》的同时还会拿着《户口迁移证》去报到以及办理迁户口事宜。
主要流程: 填写电子表格申请-交就业协议书(三方)-人事局审核通过-领取接收函-领取报到证、户口迁移证(调动户口者需要)-到人才市场报到-领取指标卡(调动户口需要)
办理这些手续是比较麻烦,但关系到自己以后的档案户口,所以还是要上心一点较好,若是决定将档案打回生源地,那是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信息,直接在学院那登记打回原籍就可以,然后毕业后拿着报到证到原籍档案主管部门管理处报到就行。
若还有不懂,欢迎咨询。
真没想到,又是一年校招时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想想去年的自己,大概也是这个时间段,也正在匆匆忙忙地奔波于各个招聘会,每天都在投简历,刷笔试,约面试,等消息之间度过,然后也由于自己能力不强,很多次面试都没有通过,到最终甚至都已经对面试产生了恐惧感,唯恐避之不及。
现在毕业也快半年了,刚毕业时正式投入到工作,很多事情都在慢慢适应。真正地踏入社会了,从十几年的学生身份一下子转变为劳动者,没有了同学相伴,没有了悠闲自在的学生生涯,没有了来自家里的经济来源,甚至在日后满满得工作中,渐渐地没有了工作激情……这些都一下子铺天盖地奔向你,然后你会觉得生活怎么那么难,日子怎么那么难过。
也许这是每一个适应期都会经历的煎熬期,世界万物是运动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生活,有变化就得学会去适应。其实,当你度过了那个适应期之后,你会发现日子在不知不觉中过得超快,就如现在的我,想起来已发现毕业已有小半年了呀。
言归正传,说真的,大四算是一个自在但又焦虑的学年。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四学年都不怎么安排课程了,所以学生们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清闲的。但另一方面,参加校招考研考公出国留学办理毕业手续等等也挺让人烦心的。对于我来说,大四上学期就是四处奔走于招聘会,大四下学期就是毕业照毕业论文毕业游还有处理毕业档案户口等等。
因为我以前大三实习时是与档案相关,在实习的几个月里,就基本上把毕业生的档案户口处理流程都熟悉了,所以其他同学很疑惑的信息,例如那些三方协议,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档案派遣,暂缓就业等等,我都觉得没什么呀,很好理解。也正是如此,当时学院年级辅导员叫我去学院年级就业办公室帮忙整理资料,同时同学们有关这方面的疑问等我也正好可以帮忙解答。当时在解答同学们问题时,发现很多同学都不懂,并且在我解释了之后还是一脸懵逼。所以在如今的校招毕业之际,来跟大家科普下这些信息啦,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等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2、接收函通常是指具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而出具的函件。人事关系转移的一种,计划经济制度时期极其重要的个人人事转移手续。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分有人事接收权单位和无人事接收权单位,只有有人事接收权的单位才能发接收函,无人事接收权单位不被允许发接收函,需要上级主管单位或者委托人事代理部门才能发函(一般只有党委机关、政府单位及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才有人事接收权)。
3、"报到证"由原来"派遣证"转化而来,是应届普通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也就是统招生)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
4、户口迁移证是你在大学毕业时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部门开具给你的,并且要你在办理户口时需要用到。若是你毕业时户口没有变动,那就不需要。
5、暂缓协议书是部分有需要办理暂缓就业的同学才需要用到的。暂缓就业是在每年5月底学校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报毕业生就业计划时,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又不愿把户口、人事关系迁回原生源地,将人事关系暂寄存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将户口暂留学校的一种办法。暂缓就业协议是毕业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订的,暂缓期为两年。在暂缓就业期间,如能落实就业单位者,可按照有关就业程序办理就业报到手续,逾期未落实就业单位者,其户口和档案转回生源地自谋职业。
好了,介绍完几个最主要的定义,接下来我来说一下毕业生办理流程。
(1)应届生一般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学校会发《就业协议书》(又称三方),学生找到工作跟单位签《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有法律约束效力,违约要赔违约金,当签合同的时候协议失效。
(2)签了协议之后,单位人事主管部门就会出具接收函,学校根据协议和接收函下发《报到证》以及派遣档案,同学们拿到《报到证》后去单位报到,档案挂靠到人才市场的可以直接到人才市场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的转移手续。没有《报到证》转移不了档案和户口。《报到证》还跟干部身份等有关。
(3)找不到工作的、个人需要保留应届生身份的、不想档案被打回原籍的,可以申请暂缓就业。
(4)正式入职。
如果要迁户口的,拿着《报到证》的同时还会拿着《户口迁移证》去报到以及办理迁户口事宜。
主要流程: 填写电子表格申请-交就业协议书(三方)-人事局审核通过-领取接收函-领取报到证、户口迁移证(调动户口者需要)-到人才市场报到-领取指标卡(调动户口需要)
办理这些手续是比较麻烦,但关系到自己以后的档案户口,所以还是要上心一点较好,若是决定将档案打回生源地,那是可以不用理会这些信息,直接在学院那登记打回原籍就可以,然后毕业后拿着报到证到原籍档案主管部门管理处报到就行。
若还有不懂,欢迎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