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整理:海德格尔相关
《向着大地和天空,凡人和诸神》 [美] 马克·拉索尔
存在-人-对自身存在有所领会,并且有所作为。
↓
某些事物唯有其存在方式是对其理应成其所是的一种特别解释之时,才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生存”。
↓
启发了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表达了)
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变的、理想的方式来成为人类。
↓
(ii)现实中,你个人的价值-求职-你能做(成就)什么。
笛卡尔与海德格尔
前者“我思故我在”(主观主义)-而对“思”之所思,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系列“经验”的纠缠。-主观无形之中受制何多!!
海:“一切领会在某种领会活动之中有其存在。”
领会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事实、知识),而是我们所做的东西。
情绪并非完全主观也非完全客观,而是人与世界联系之产物。
当我对世界有所领会时,我会发现自己处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此我给自己提供了不同的“为何之故”,为自己的生活施加秩序和目的的不同方式。而当我选定了这些“能存在”中的其中一种时,我就会发现,世界被建立起来了,从而允许特定的活动和对象在为了追求这种生活方式而被使用。(不同功能的铲子) -P33
世界就是我们所有行动在其中有意义的地方,我们靠懂得怎样行事来领会世界。(个人世界的发展) -P34
我们行动互相交织也互相支撑。
要想全面理解人类所处的境况,理解我们对生活自行决断的可能程度,这就需要把握我们对世界的领会是怎样起作用的。这尤其需要看清我们目前领会事物的方式对我们所能做到之事的约束程度,还有我们能探索出领会世界的新的可能性到何种程度, -P57
我们总是对世界自身构建的意义做出响应 –P62
海德格尔的领会活动之于科学的大脑状态(哲学的纯精神层面)
↓(影响)
梅洛-庞蒂 对主流心理学理论的批评
休伯特·德·赖弗斯 对主流认知科学和某些人工智能项目的批评
(ii)艺术创作上,对意义做出响应。
“本真的生存并不是任何漂浮在沉沦着的日常生活上空的东西,它在生存论上只 是掌握沉沦着的日常生活的某种变式。”(注: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17 页。)
待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