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理解的与众不同跟你理解的一样
致《无声告白》
陆陆续续终于看完了,看了那么多书,这是唯一一部让我看着看着,心里会发慌的书,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透露着一种我们对身边事物的忽视,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就消失的恐慌感。孩子的成长、夫妻之间的相处、母亲的逝世,仿佛都是在没有关注下,一瞬间就发生的事情。 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詹姆斯跟玛丽琳一见钟情的时候内心截然相反的心里活动。 詹姆斯“自己爱上她的原因,是因为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因为她看上去那么普通和自然。” 玛丽琳“他就是自己想要找的那个人,因为他明白什么叫做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可以理解是出类拔萃,也可以理解是异类。女的希望是鹤立鸡群、出类拔萃,而男的因为自己的亚裔美人,所以希望自己不要与众不同,能很好地融入这个社会、群体。以至于后来他们结婚,在教育、培养、关注孩子成长方面都倾尽太多他们年轻时没有完成的愿望。他们不懂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孩子也不敢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只有希望自己长大,长大了,逃离了,就自由了。 很遗憾书中用了莉迪亚的死为线索去把故事展开,也用大家对莉迪亚死后大家的情感回归而结尾。对于看这本书的我来说,莉迪亚解脱了,她不再压抑也不再痛苦,只是会有遗憾。 这书跟我经常看的美国电影,美国电视剧有挺大不一样的,它不够理想化。这书中给我们呈现很强的美国种族歧视的生活,这也是美国在建国时候就遗留下来非常现实的文化历史问题。有多宽容就有多么多元。 就像这本书的推荐语“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定位、发现并接受自己,忠于自己。 最后我们终究会得到很多,失去很多,然后原谅很多。
来自 豆瓣App